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瑞利衰落信道下MPSK信号调制方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制识别是非协作通信系统接收机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际环境中,噪声和信道衰落是影响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的重要因素。针对瑞利衰落信道上MPSK较难识别的情况,提了基于似然比的识别算法,并根据最大似然准则对瑞利信道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完成对2种调制信号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高斯白噪声的瑞利衰落信道的环境下,以BPSK和QPSK为例,正确识别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无线通信信道传输特性的讨论,以瑞利信道和莱斯信道为模型,研究在QPSK扩频调制下接收端信号的同步、多径分离与按增益合并.仿真实现了频率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下的一种Rake接收技术,结果表明用他来减小多径衰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在无线通信中,多径衰落严重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分集接收技术是有效对抗多径衰落、提高信号接收增益、改善通信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瑞利信道、莱斯信道是无线通信信道的主要模型,自身有很多特性。选择合并和等增益合并是常用的合并方式,各自有其优越性能。根据信道特征,将两种合并方式相结合的切换合并,在仿真分析后验证了在接收机应用中的可行性。虽然提高了设备要求,但也加宽了接收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多径衰落信道接收信号的特点,建立了多径传播的仿真模型,并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分别通过AWGN高斯信道、两径瑞利衰落信道、六径瑞利衰落信道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得出OFDM系统具有抗多径衰落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重点研究了基于多相滤波技术实现全概率截获的信道化接收机,推导了实信号的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利用MATLAB针对四路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接收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为通信系统具体应用该接收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田园  张峰  刘佳 《电视技术》2012,36(5):5-7,30
介绍了一种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的CMMB算法仿真平台。该平台包括CMMB系统的信号发生模块、信道仿真模块、数据解调模块、同步和信道估计模块。通过仿真得到了该平台在AWGN信道不同信噪比环境下的误码率曲线,该曲线与理论相符。通过对仿真平台的研究,一方面验证了CMMB接收机算法的正确性,为研制CMMB硬件接收机提供了可参考的算法模型和硬件架构,另一方面也为搭建其他OFDM接收机仿真平台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发射机与接收机进行信号传播时,会面临非常复杂的传播环境,通常认为,自然界中,通信信道较为恶劣的一种为无线信道。无线信道的类型包含深空通信信道,其不仅具备一般共性特征,且具备自身独特的性质。设计无线通信系统过程中,无线信道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分析信道特性。本文中首先介绍了深空通信系统,接着分析了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的调制及解调原理,最后利用该调制技术,完成信道模型仿真系统的搭建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软件接收机相关原理,并基于MATLAB软件实现了GPS接收处理模块的软件仿真。该仿真系统可实现GPS信号的捕获、跟踪和解调定位处理。在给出所模拟的信号输入后,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设计正确可行。使用该系统可为进一步研究各种算法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9.
郭一鸣  杨勇  张冬玲  彭华 《信号处理》2015,31(7):860-866
针对非协作通信中单通道同频混合信号盲分离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在连续干扰抵消(Seri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算法基础上,构建了单通道同频混合信号的信道接收模型,提出了基于SIC的低复杂度盲分离算法。并对信道重构中的信道截断影响进行了处理,避免了分离性能的损失。仿真结果表明,QPSK调制方式下分离性能与已有算法性能相当,但复杂度降低了2/3,且算法对频偏误差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吴莉  马玲 《电子工程师》2010,36(7):22-24
文章基于SystemView系统仿真平台,通过对单边带调制解调系统基本原理的分析,采用相移法实现下边带调制,并对已调信号运用相干法实现解调。研究了基于SystemView软件环境下的单边带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实现问题,设计了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型,对参数进行设定,在模块中加入噪声源,模拟实际信道中的噪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利用分析窗口对解调信号进行谱分析,证实了单边带通信占用的频带宽度较窄的特点。体现了SystemView进行系统仿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