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潭江流域开平河段水污染控制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潭江流域水污染状况。结合开平河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潭江流域开平河段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源、总量控制目标的规模与分配、污染j醺排放总量控制与削减措施,水污染控制设施。水污染控制规划范围、城市污水治理方案水土流失和面污染源防治措施,以达到对水功能区和入江河排污口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目的,为潭江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一直以来是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云南采取革命性措施全力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以洱海保护治理为例,阐述洱海保护治理相关理念以及工程措施,分析洱海保护治理问题,总结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效,为我国高原湖泊以及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提供洱海保护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我国管水治水工作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共治体系。信江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生态文化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为研究河长制下的信江流域保护与治理对策,从流域层面梳理了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信江水质总体良好,但少数断面水质差,城市黑臭水体、河流生态功能及水生态监测等方面问题较突出。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及江西省实际情况,提出推进信江流域保护与治理的重点对策和措施,并建议从加强关键技术支撑、制度建设、统一规划管理和鼓励民众参与等4个方面深入推进和落实河长制,促进其在信江流域保护与治理中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孔燕  苏斌  李建平 《人民长江》2016,47(8):12-17
资金保障是开展湖泊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后盾。目前湖泊治理资金的来源仍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难以满足湖泊治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展湖泊保护与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云南省对省内九大高原湖泊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在归纳总结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对如何建立和完善湖泊经济支撑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持续健康的高原湖泊保护和治理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系统分析了洱海不同阶段治理措施的特点,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洱海的水质保护历史及其措施对我国湖泊水质的保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给水排水》2007,33(12)
水专项滇池项目方案完成国家水专项滇池项目实施方案《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审查。项目选择昆明滇池为我国高原湖泊区重污染湖泊的典型对象,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以科技进步引导建立严格、有效的全流域污染控制管理体系。示范区污染负荷入湖量削减20%以上,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滇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以及滇池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内蒙古乌海市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为了确保乌海市水源地安全,环保部门近期开展了专项整…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幅员辽阔,地跨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不同流域湖泊自然地理及河流水系条件差别较大,湖泊功能不一,湖泊保护及治理措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针对安徽省淮河流域湖泊特点,阐述了淮河流域湖泊保护规划编制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安徽省湖泊保护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4,(12):76-78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红碱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评价,并根据底泥营养元素数据,分析红碱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红碱淖为轻度富营养化水平;红碱淖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外源营养物质汇入,湖泊面积萎缩,湖水咸化,p H值升高。提出红碱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外源营养物质汇入,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进行生态补水。  相似文献   

9.
综合保护工程对杭州西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西湖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的调查、监测,评价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生态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工程实施后,西湖的自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域内污染物削减量明显,入湖溪流和西湖水质改善效果明显,流域内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对我国城市湖泊的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较强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湖泊富营养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依托最前沿的理念和理论成果,因地制宜地把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应用水下森林、生态浮岛、生态陷阱等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城市湖泊大水体综合治理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宜在城市湖泊的生态治理技术,实现对城市湖泊长效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湖泊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是千湖之省,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湖泊生态健康日益恶化。分析了当前湖北省湖泊健康的总体情况。当前湖北省湖泊健康呈现出部分改善、总体恶化,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特点,富营养化是湖泊健康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业面源污染是湖泊污染的主因,工业生产的不达标排放加快了湖泊的富营养化,加上湖泊水体交换受阻,减弱湖泊自净能力,最终导致湖泊生态健康的恶化。湖泊与流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完整生态系统,对于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必须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紧密联系。对湖泊及其源头发生过程及程度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掌握湖泊和流域状况及变化趋势,是湖泊水环境治理最为迫切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12.
《海河水利》2009,(3):39-39
湖泊污染治理与水体修复一直是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工作重点。2009年11月来自60多个国家的湖泊治理专家和学者将齐聚武汉,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共同交流湖泊保护和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湖泊污染治理与水体修复一直是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工作重点。2009年11月来自60多个国家的湖泊治理专家和学者将齐聚武汉,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共同交流湖泊保护和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清水河(滦河流域辽宁省部分)面临的河水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系统脆弱、水旱灾害严重、流域内监测监管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从加强控制相关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该流域内水土的流失,保护和修复河湖,加强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提升管理与监控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以期为滦河流域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洪泽湖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淮河及湖泊周围地区环境污染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的影响,我国第4大淡水湖泊洪泽湖水生生态环境呈现退化趋势.分析了洪泽湖湖面萎缩、湿地锐减、水质下降、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论述了洪泽湖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泥沙淤积是湖面萎缩的主要因素,入湖污染物的总量超过洪泽湖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下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灾害频发,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不稳定、外来物种的入侵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洪泽湖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南湖荡日趋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常熟市自2009年决定对其实施生态保护。通过对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应采取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控制内外污染源以及强化流域环境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湖泊等封闭及半封闭性水体水华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包括天然湖泊和水库)水华一直是水环境治 理中的热门课题。为了对湖泊和河流的水体特征进行比较,先指出湖泊等封闭半封闭水体水 华频发的原因,然后结合实例,介绍相关的水华治理手段,并重点评述几种水华的生态治理 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形成,富营养化的危害和影响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现状,提出了长江流域防治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加快点源治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减少氮磷入湖量;加大内源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湖库水体理化条件;推进生态修复技术,合理制定调度及管理方案;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监测与预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治理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娄云 《吉林水利》2005,(9):34-37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所引起的二次污染现象。主要表现为水体的溶解氧下降、透明度降低、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大量生物死亡。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走过了从控制营养盐、生物调控到生态修复的艰难历程。纵观全球富营养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后,不难看出,在全湖性富营养化难以快速根治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结合当地的自然务件和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优先解决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局部水域富营养化问题,然后再逐步实现全湖乃至全流域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20.
河海大学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太湖流域富营养化控制机理研究”以优异成绩“A”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经过4年深入研究全面完成了预期计划,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①揭示了污染物在太湖流域不同下垫面中迁移转化的机理及规律性;②揭示了污染物在河网水体中的降解循环规律;③建立了水动力作用下太湖水体透明度模型和富营养化仿真预测系统;④提出了湖泊流域富营养化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