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韩萍  华红  胡海波 《中医杂志》2012,53(5):428-430
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纳入及排除标准1.1.1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1]:X线胸片示右肺下动脉干扩张;肺动脉段中度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肥大.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30mmHg.②年龄40~75岁.③患者均为急性加重期,舌质暗红,苔白滑,脉沉涩滑,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2],属阳虚水泛兼有血瘀.  相似文献   

2.
以放免法规定60例不同中医证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美洋地黄因子(sEDF)含量,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肺心病组sEDF含量比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1)。属于阳虚水泛型组的sEDF含量明显高于痰浊阻肺组(P<0.001)。经治疗后,前组患者sEDF含量比后组患者下降显著,提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sEDF含量变化可作为该病中医证类分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实现中医证类标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人,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发期以肺气郁闭为常见证,常可兼见肺脾两虚、阳虚水泛如瘀血阻络。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在常规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刁本恕教授研制的温经通络逐瘀熏洗方熏洗双足,疗程12天。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指标、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9.41%;心功能、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经通络逐瘀熏洗方熏洗双足能改善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患者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利  刁本恕 《四川中医》2006,24(7):67-68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法对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患者6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内服中药、中药静脉滴注、灯火灸、耳穴压籽、中药熏洗内外合治法治疗,对照组32例只内服中药,两组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8.75%,疗效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法对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内服中药。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114例,均符合199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衰患者。男40例,女74例。年龄40~80岁,其中50岁以下者46例;50~70岁60例;70岁以上者8例。并发自发性气胸者2例,肺性脑病者4例。咳喘病史多在10~26年。1.2 辨证分型 痰饮壅肺型(30例),主证:气急喘促,痰涎上壅,色白质稀或呈泡沫状,心悸乏力,唇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滑。痰热壅肺型(42例),主证:烦躁面赤,嗜睡、迷蒙、咳逆喘息气促不能平卧,痰黄稠、小溲短黄、口渴欲饮,舌暗红,舌苔黄腻,脉滑数。阳虚水泛型(28例),主证:颜面四肢肿,皮肤光亮,小溲少,心悸气短,咳逆倚息,痰多色白呈泡沫状,舌紫苔白滑,脉沉弱。气虚血瘀型(14例),主证;呼吸短浅难续,心悸乏力,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可属中医肺胀、喘证等范畴。 1 996年 1月~1 999年 1 1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1 2 1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2 1例均为住院病人 ,符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1〕。其中男 76例 ,女 45例 ;年龄 47~ 92岁 ,平均 6 6岁 ;病程最短 8年 ,最长 32年 ,平均 1 5年。按文献〔2〕进行中医诊断及分型 ,其中痰热郁肺型 6 6例 ,痰浊壅肺型 1 7例 ,阳虚水泛型 32例 ,痰蒙神窍型 6例。2 治疗方法2 .1 辨证分型治疗 痰热郁肺型治以清肺化痰 ,降逆平喘为主 ,方用桑白…  相似文献   

8.
李淑芳  熊旭东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00-501,5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及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研究组60例,其中COPD患者33例,合并肺心病患者27例,所有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热壅肺证(20例)、痰湿蕴肺证(13例)、气阴两虚证(15例)和阳虚水泛证(12例);正常组15例来自本院体检正常者。研究组于入选当时按观察表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情况,研究组和正常组均于48h内完成心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比较研究组与正常组之间、研究组各证型之间心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研究组CI、ACI明显降低,STP、SVRI及TFC明显升高。(2)研究组各证型之间比较:气阴两虚与实证比较,CI明显降低,SVRI、TFC明显升高;阳虚水泛与实证比较,CI、LCWI明显降低,STR明显升高,SVRI、TFC明显升高;阳虚水泛与气阴两虚比较,只STR有明显差异。(3)各证型之间血气分析:阳虚水泛PaO2最低,其次为气阴两虚,阳虚水泛与实证比较差异明显。结论COPD及肺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左心功能障碍,心功能指标可以作为评定COPD病情变化及证型演变的参考指标;显著的低氧血症是阳虚水泛证患者左心功能指标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逐瘀熏洗方"熏洗双足对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阳虚水泛证水肿纳入标准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双足,疗程12d,观察两组患者水肿消退、症候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电解质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水肿消退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76.67%,生活质量改善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电解质的影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熏洗协同西药能明显增加对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水肿的治疗效果,降低对电解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双足治疗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双足,对照组加内服真武汤合五苓散,均治疗12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证候、疗效经等级资料矢和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3.33%,经非劣效性比较,治疗组不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对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证具有不低于内服真武汤合五苓散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参芪真武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地高辛片、速尿片、安体舒通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雷米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芪真武汤.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芪真武汤合用西药治疗阳虚水泛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心功能差异情况,为慢性肺心病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心脏彩超和hsCPR检测,将不同证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2组间比较,研究各证型间心功能差异性。结果共纳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101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阻肺组、痰热郁肺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其中痰浊阻肺组/痰热郁肺组与肺肾气虚组和阳虚水泛组的2组间比较,其中RV、RVOT、PA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肺组和痰热郁肺组的RV、RVOT、PA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LVEF、hsCPR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RVOT、PASP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阳虚水泛组、肺肾气虚组、痰热郁肺组和痰浊阻肺组。结论 4组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证型有关,不同证型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具有一定差异性,可为肺心病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陀中心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所收住的CHF阳虚水泛证患者病例,探讨本病证与发病年龄、性别差异、伴发疾病以及实验室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 CHF阳虚水泛证多见于80岁以上的患者;8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以及70岁到79岁之间的男性患者较为多发;常并发冠心病、房颤、糖尿病等疾病;中医病名多为喘病、胸痹心痛病;临床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心悸、下肢浮肿、小便量少、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细等;心功能Ⅲ级以及BNP在459~1006pg/ml的患者相对较多。结论 CHF阳虚水泛证在发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胸痹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归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证型分布依次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痰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痰瘀交阻证>单纯血瘀证>单纯痰浊证=单纯阴虚证>单纯阳虚证>单纯气滞证>单纯气虚证;进一步归纳:阳虚及其各兼证组(单纯阳虚证 阳虚痰瘀证 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及其兼证组(单纯气虚证 气虚痰瘀证)>阴虚及其兼证组(单纯阴虚证 阴虚痰瘀证)>气滞血瘀组>痰瘀交阻组>单纯血瘀组>单纯痰浊组>单纯气滞组.阳虚兼证组内出现率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见舌象有:舌质紫暗、淡紫、暗红、淡红,舌体胖大、齿痕、嫩,苔多白腻、白滑,脉象常见沉弦、沉弱、沉涩.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机复杂,虚实相兼;阳虚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论文摘编     
陈治英等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上撰文介绍了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淤证微观辨证的探讨。为了从微观角度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的定量辨证,对10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患者和8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测值的多因素判别分析,筛选出判别淤证的三个指标,并建立了判别函数f及其淤证判别临床值,还对健康人和淤证患者分别以所建立的判别模式进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严世芸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数据与数据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探索严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整理严世芸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的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并利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频数、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相似匹配度测定、粗糙集的属性简约算法等,通过综合分析数据挖掘结果,探索严世芸教授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运用中药用药规律与临床经验。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严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时通常以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作为基础方。结论:通过研究结果探讨严世芸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严老在临证时采用圆机活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灵活运用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炎症介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为痰热壅肺、痰浊蕴肺、气阴两虚及阳虚水泛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分别测定不同证型炎症介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较不同证型中相关炎症介质的关系。结果:在四种证型中,痰热壅肺型患者TNF-α、IL-1β、IL-6含量较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含量最高为阳虚水泛型患者,与气阴两虚证及痰浊蕴肺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蕴肺证候积分与TNF-α呈正相关,痰热壅肺证候、阳虚水泛证候积分均与TNF-α、IL-8呈正相关。结论: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炎症介质具有高度相关性,使用炎症介质相关指标评价肺心病中医证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临床调查内容和制作调查表,对442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前瞻组129例,回顾组313例。按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加重期和慢性稳定期,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疾病分期、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证型等临床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两组频数≥10%的主要证型依次为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气虚血瘀证;慢性稳定期两组频数≥10%的主要证型依次为气虚血瘀证、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血瘀证,两组主要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疾病的阶段不同其证型也不同,急性加重期以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为主,慢性稳定期以气虚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 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和治疗原则》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以心力衰竭为主而出现浮肿者,归为心脾肾阳虚水泛型。除谨慎使用西药强心利尿剂外,采用中医温肾健脾利水益气宁心,佐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我组根据临床观察,认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伴心力衰竭的病机为痰热壅肺,肺气不宣,热瘀水停。因此,单纯采用中医清热宣肺行水法治疗,不仅避免了西药强心利尿药易产生的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979年10月至1980年4月收治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以心力衰竭为主而出现浮肿的46例(50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洪  于晓敏  张晓云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92+1796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基本证型为痰湿蕴肺,肺气闭郁证,其治法为宣肺化痰。随着病情进展,影响脾肾导致肺脾两虚或阳虚水泛,兼见肺脾两虚证则佐以健脾益肺之法,兼见阳虚水泛证则合用温阳利水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