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联合血清游离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总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β-HCG)、及孕酮(PROG)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9例异位妊娠患者和20例同期宫内早期妊娠妇女的Fβ-HCG、Tβ-HCG和孕酮的浓度值。结果:异位妊娠组Fβ-HCG高于正常妊娠组。异位妊娠患者血清总β-HCG与Fβ-HCG比值低于正常妊娠组。异位妊娠组PROG低于正常妊娠组。结论:用以上三个指标联合中医诊断对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又一有力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孙英 《四川中医》2013,(2):72-74
目的:探讨中药宫外孕2号方加味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异位妊娠(PEP)中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输卵管异位妊娠(EP)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宫外孕2号方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MTX)40mg病灶注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PEP的发生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EP的发生率分别为3.7%和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天的血清β-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显著低于对照组20.7%(P<0.05)。结论:中药宫外孕2号加味应用于腹腔镜保守性术后的EP患者,可有效减少PEP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妊娠早期超声尚不能确定妊娠部位时,通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水平检测预测异位妊娠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2例未明确妊娠部位就诊患者,分为宫内妊娠组及异位妊娠组,检测其初诊及5 d后血β-HCG及孕酮指标,并结合超声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2组入院时血清β-HCG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孕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5 d后血清β-HCG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β-HCG和孕酮的变化,以及阴式彩超的影像学改变,对于早期妊娠部位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联合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血清β-HCG及孕酮以早期诊断异位妊娠,防止临床误诊。方法对138例疑是异位妊娠的患者测定血清β-HCG、孕酮及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按最终诊断分3组:A组为异位妊娠(早期未破裂者)78例;B组为宫内妊娠流产35例;C组为宫内正常妊娠25例。结果C组的子宫内膜厚度、β-HCG、孕酮值均大于B组及A组(P均0.01)。B组的β-HCG值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子宫内膜厚度、孕酮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厚度、血清β-HCG及孕酮均可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指标,但三者联合检测可以预测妊娠的着床部位,在防止误诊中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孕酮(P)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异位妊娠患者125例和同期要求终止妊娠的宫内妊娠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血清中β-HCG、P和PAPP-A的水平,对两组患者的β-HCG、P和PAPP-A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内妊娠组血清β-HCG、P和PAPP-A的水平均高于异位妊娠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结果显示,β-HCG与P之间,β-HCG与PAPP-A之间呈正相关,未发现P与PAPP-A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清β-HCG、P和PAPP-A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孕酮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及子宫内膜厚度在异常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异常妊娠患者,分别测定血清β-HCG、孕酮值及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异位妊娠组β-HCG、孕酮值及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和异常宫内妊娠组(P均〈0.01),其中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可将诊断准确性提高至94.21%.结论:血清β-HCG及孕酮值是诊断妊娠的指标,所以结合子宫内膜厚度则能提高异位妊娠的准确性,增加了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β-HCG及孕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检测血清β-HCG及孕酮,比较两者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的下降幅度及两者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血清β-HCG下降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孕酮下降幅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孕酮比血清β-HCG更快地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动态联合检测血清β-HCG及孕酮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预后的监测,动态检测血清孕酮比β-HCG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β—HCG、孕酮对早期异位妊娠孕妇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将118例确诊为早期异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列为异位妊娠组;同期就诊于我院的正常妊娠孕妇125例,列为正常组。分别检测和对比两组孕妇血清β-HCG、孕酮含量。结果:异位妊娠组孕妇血清β—HCG、孕酮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孕妇血清β—HCG、孕酮含量(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孕妇的血清β—HCG、孕酮含量有助于确诊早期异位妊娠,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与孕酮测定对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院接收的异常妊娠病例240例,按照妊娠的结果将其分为异位妊娠组(72例),先兆流产组(108例)以及稽留流产组(60例),检测每组的血清孕酮与β-HC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先兆流产组的血清β-HCG以及孕酮值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血清β-HCG以及孕酮值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CG与孕酮测定是早期诊断异常妊娠的重要手段,对预测以及指导治疗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取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血清β-HCG、孕酮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显著降低血清β-HCG、孕酮水平,有利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口服宫外孕Ⅱ号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7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2组,中药组:手术+术后服用宫外孕Ⅱ号方,对照组:手术+术中向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甲氨喋呤(MTX)20 mg,比较两组术后血β-HCG值下降幅度和恢复正常时间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均无PEP发生,两组手术后72小时血β-HCG值下降幅度和恢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运用宫外孕Ⅱ号方能预防PEP的发生,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甲胎蛋白(AFP)、CA125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宫外孕组)80例和85例正常宫内孕妇女(对照组)在治疗前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β-HCG、孕酮、甲胎蛋白、CA125的水平。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HCG、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宫内孕组,CA125水平低于正常宫内孕组,甲胎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宫内孕组。结论:血清HCG、孕酮、甲胎蛋白和CA125联合检测可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提供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酮、血HCG指标的检测在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采取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荧光免疫的方法对患者孕酮,β-HCG进行测定,并对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例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有56例成功,24例失败。治疗前,成功组孕酮值为(11.7±7.15)ng/mL,β-HCG值为(1 109.3±384.3)U/L;而失败组相应值为(18.14±3.67)ng/mL,(1 775±271.5)U/L;两项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孕酮、β-HCG水平检测可以作为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用甲氨蝶呤(MTX)与宫外孕Ⅱ号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对比情况。方法将512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并进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术后2 d血β-HCG下降速度低于术前20%的143例患者分2组治疗,70例MTX 50 mg/m2肌注,73例口服宫外孕Ⅱ号,监测术后5,10 d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 MTX与宫外孕Ⅱ号均对血β-HCG下降起到很好作用,均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应用MTX与宫外孕Ⅱ号均能预防PEP的发生,建议广大临床医生可采用中药治疗,其不良反应少,以弘扬国医。  相似文献   

15.
宋家欣  侯丽辉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37-1439
目的:观察血清β-HCG与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79例。采用西药甲氨喋呤(MTX)20mg,肌肉注射5天,并口服米非司酮25mg,早晚各1次,连用3天;同时中药宫外孕2号方加减,口服直到血β-HCG恢复至正常值为止。治疗前测定血清β-HCG,治疗后动态监测血清β-HCG下降情况及临床反应。结果:79例中62例保守治疗成功,成功者用药后血清β-HCG下降率均大于15%,治疗前血清β-HCG值越高,治疗天数越长。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与血清β-HCG含量关系密切,含量越高成功率越低,而在治疗方面血清β-HCG含量越高治疗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缛节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持续移位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中山市东升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且施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根据是否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分为PEP组和非PEP组,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对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术前水平和术后下降率。结果:与非PEP组对比,PEP组术后下降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CG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持续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通过β-HCG水平的检测能够对持续性异位妊娠进行一定的预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清热方灌肠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米非司酮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清热方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统计疗效,观察比较2组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β-HCG、孕酮水平及包块直径变化情况,比较2组远期随访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妊娠率(包括正常妊娠及异位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 0%,对照组总有效率77. 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包块直径明显缩小(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对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远期随访输卵管通畅率及正常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活血清热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可明显促进各临床指标恢复正常,降低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促进包块吸收,且远期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及正常妊娠率高,可避免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黄昕  廉伟 《陕西中医》2020,(10):1376-137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红黄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激素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妊娠终止成功率83.33%与对照组7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β-HCG(25.24±9.39)IU/L、P(12.85±3.02)ng/ml低于对照组的(31.35±15.27)IU/L、(15.64±6.29)ng/ml(P<0.05); 观察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19.53±9.64)d、住院时间(12.96±5.27)d、阴道停止流血时间(15.87±5.32)d和血清β-HCG转阴时间(12.83±4.59)d短于对照组的(23.51±10.28)d、(16.14±5.85)d、(19.48±6.95)d、(15.02±4.18)d(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28.33%(P<0.05); 观察组宫内妊娠77.97%、再次异位妊娠13.33%和继发性不孕者比例10.00%与对照组的75.00%、18.33%、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与米非司酮联用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激素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远期生育能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杜鹃  王利平 《新中医》2022,54(7):132-135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消癥方辅助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行气活血消癥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β-HCG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β-HCG转阴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及子宫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β-HCG、孕酮、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β-HCG、孕酮、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活血消癥方辅助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症状改善,降低激素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9):1216-1217
目的:观察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兆流产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保胎三七汤结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足月妊娠率80.0%高于对照组60.0%(P0.05)。观察组流产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保胎三七汤结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妊娠及血清β-HCG的疗效更佳,可提高血清β-HCG水平,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