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丹霞  唐滨 《山西建筑》2009,35(27):284-285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山区公路的特点和安全特征,按照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的要求,提出了山区公路防撞护栏设置技术、布设改进建议及防撞护栏的维护与管理措施,以使防撞护栏的设计和管理维护能够起到预防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钢板-聚氨酯夹层板制作的圆形桥梁防撞装置,采用数值动力计算方法,分析船舶撞击该种防撞套箱不同部位时的防撞性能。结果表明:该种防撞套箱能够很好地避免船舶与墩柱发生直接碰撞,当船舶斜撞程度较大时,套箱可以利用自身的构造优点和材料特点拨开船头,更好地保护桥墩、防撞套箱及船体。  相似文献   

3.
何雪华 《市政技术》2016,(4):51-55,84
城市桥梁是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重要的航道跨越构筑物。在河道中间设置桥墩难免对船舶航道产生影响,导致船桥撞击事故的发生,可能造成船舶损坏沉没、桥梁损毁倒塌,以及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常见的桥墩防撞设施的设计方法与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衢州市书院大桥的防撞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船舶撞击桥墩的危害性及桥墩防护的必要性,并对桥墩的防撞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述,总结目前国内外桥墩防撞装置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关于防撞装置的设计思路,研究了国内外船桥碰撞和桥墩防撞装置的情况,以及防撞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防撞吸能器的力-位移关系,建立了用于结构防撞设计的简化弹塑性撞击分析模型。同时对新型蜂窝状加气混凝土吸能器开展了系列静压试验,结果表明该吸能器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吸能特性。通过改变水灰比、骨料配比及模具的形状与大小,可制作不同强度及不同几何构型的蜂窝状加气混凝土吸能器。对安装该吸能器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撞击试验,实测的结构振动响应与简化弹塑性撞击分析模型的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简化撞击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的撞击能量转移及结构振动响应分析表明:吸能器强度越大,则撞击持续时间越短,而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撞击能量越大;撞击过程中结构的动力响应主要受吸能器的强度及结构自身刚度的影响;采用拟静力法分析撞击过程中结构的位移响应时需考虑合适的放大系数。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恐怖主义袭击活动中,车载简易爆炸装置(VBIED)已逐渐成为对重要建筑目标袭击的最主要方式,因而车载简易爆炸装置被视作建筑结构与基础设施安全的重大威胁。阻拦型防撞路障作为重要建筑周边的第一道安全屏障,能够有效阻控潜在威胁车辆对建筑物的接近。对国外现有阻拦型防撞路障的相关试验与测评规范进行了介绍,并对各个规范在撞击车辆类型、撞击工况等级、撞击侵入距离以及试验场地要求等多个重要指标与条件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可了解国外规范对阻拦型防撞路障的功能要求,为今后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以及试验测评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6)
船舶对于桥梁的撞击力是桥梁设计的重点,也是桥梁区域运营管理重点关注的特征量。本文以京杭运河江苏段1000吨级标准散货船作为研究船只,拟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建立数学模型,探讨研究船只在不同斜边角与船舶碰撞速度下,对桥梁钢套箱式桥梁防撞设施的能量吸收特性与撞击过程,最后根据大量数模实验计算数据拟合了不同斜边角与船舶碰撞速度下对桥梁撞击力估算公式,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密集型门式起重机(简称行车)在施工现场常见的撞击现象作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撞的处理措施。按共用轨道和不共用轨道,描述了撞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电气控制回路。通过上海耀华路隧道施工现场的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的恐怖袭击中,汽车炸弹已成为攻击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主要方式。固定式防撞柱是一种车辆障碍设施,具有阻挡车辆的作用,以控制爆炸距离。本文采用LS-DYNA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模拟卡车与固定式防撞柱的碰撞过程,并通过比较数值模拟得到的车辆及防撞柱动力响应时程与实车撞击试验的实测记录,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本文还通过分析碰撞过程中发动机的运动轨迹,提出了用于阻挡卡车的防撞柱高度不应小于900 mm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厚度、不同结构形式的泡沫铝桥墩防撞装置进行的对比模型试验,得出不同防撞装置的耐撞性和对桥墩不同的防护效果,并分析了撞击规律及其原因,以寻求能够对桥墩保护作用具有更明显优势的装置厚度和结构形式;在试验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各工况碰撞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与试验结果相近的结论;相对于承受相同荷载的裸墩,泡沫铝桥墩防撞装置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显著降低荷载对桥墩的作用,因而有良好的防撞效果;研究了二次防撞效果;探讨了装置厚度及结构形式与防撞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