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中药心复康治疗组及心宝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于治疗前后予普通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结果。结果心复康治疗组在提升心率,改善心律失常等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心宝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在提升患者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方面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在改善具有心肾阳虚兼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方面亦优于两对照组。结论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疗效,其可能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血供与心功能,从而提高与改善窦房结功能及房室传导功能,使窦房结恢复正常起搏和传导动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心复康治疗组、心宝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于治疗前后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比较结果。结果:心复康治疗组在提升心率、改善心律失常等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心宝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药心复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心脉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心脉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复心脉胶囊治疗组30例与心宝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以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窦房结恢复时间、窦房传导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种药物对窦性心动过缓均有疗效,复心脉胶囊总有效率为93.33.%,心宝组总有效率为76.66%,且复心脉在提高心率、改善临床症状与缩短窦房结恢复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心宝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复心脉胶囊对窦性心动过缓有显著疗效,其机制可能是该方具有益气温阳、补心肾、活血化瘀作用,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血供及心功能,提高和改善窦房结功能及房室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甲状腺切除大鼠60只,随机分为心复康高中低剂量组、心宝对照组、阿托品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6组另选取健康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均进行相应治疗疗程为1周,2周后大鼠皮下注射可乐定,并同时灌胃给药,分别记录灌胃后0.5h、1h、1.5h、2h心电图信号。心电图测定后,并取血检测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含量。结果:心复康高、中剂量组能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心率,改善房室传导,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提高血浆环磷酸腺苷含量,降低环磷酸鸟苷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心复康可以有效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研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心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组,对照组34例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34例基于对照组条件给予真武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以及血清hs-CRP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方案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CO、LVEF等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比对照组更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确切的疗效,并且对抑制hs-CRP表达、改善患者心功能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参附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组和心宝丸对照组,疗程1个月。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加味参附颗粒前后症状和平静心率的变化;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加味参附颗粒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4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和最快心率的变化,并和对照组比较。结果: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总疗效及痊愈率,静息心率,动态心电图总疗效,24h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改善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及心功能,提高和改善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养心复脉汤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及血清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心复脉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房颤持续时间与心室率、血清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有效率观察组为88.6%,对照组为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4,P=0.007);中医证候积分、房颤持续时间与心室率、血清hs-CRP治疗前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t=5.229,P=0.000;t=2.415,P=0.016),房颤持续时间与心室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复脉汤治疗阵发性房颤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房颤持续时间与心室率,降低血清hs-C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70例UA(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Hcy、hs-CRP、TNF-α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患者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治疗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心血瘀阻型UA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其能降低UA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防止斑块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肾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9例加服益肾通脉汤;比较两组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及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Hoher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其相关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通脉汤有较好的改善心肌供血、心功能、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及抗炎、抗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复康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1 50例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西药和心复康联合治疗 ;对照组只予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心肌酶谱的恢复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复康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中药对其影响。方法将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sCD40L、hs-CRP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痰阻心脉证、心脉不通证、寒凝心脉证组和气阴两虚证sCD40L、hs-CRP均降低,阳气虚衰证无明显降低。结论中药治疗可降低ACS患者血清sCD40L及hs-CRP水平,不同证型,疗效有差异,辨证分型选择中药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清热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加清热活血方,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加冠心2号方。2组均观察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变化,及治疗后比较2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定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6%,对照组4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心悸、气短的症状积分、hs-CRP、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P<0.01),部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定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具有改善热毒血瘀证ACS患者临床症状、降低hs-CRP水平、发挥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中脏腑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星蒌承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血清hs-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GC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中脏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优于纯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状态、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6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西药外,另加补阳还五汤,日1剂,分两次服用。经过四周用药后,对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并按照中医症状评分标准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促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在改善心绞痛发作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0.0%),(P0.05);在对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等中医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单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hs-CRP、IL-6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施乐 《河北中医》2012,34(7):975-978
目的观察心复康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复康丸。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24小时Holter总心率、中医症状有效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指标。结果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为60.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总心率及平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LVEF及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复康丸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延长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改善中医症状,改善临床症状及心脏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芪参降脂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58例颈AS斑块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湿阻滞证、瘀阻脉络证、浊毒内蕴证和肝肾亏虚证、气虚证5型。给予复方芪参降脂饮口服,疗程为6个月。检查各证型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及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颈AS患者易损斑块分布以瘀阻脉络证和浊毒内蕴证组远大于其他证组(P〈0.05)。治疗后瘀阻脉络证、浊毒内蕴证、气虚证组颈动脉易损斑块IMT、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芪参降脂饮对稳定瘀血、浊毒、气虚证易损斑块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脂及抗炎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心脉通1号对冠心病患者周围动脉弹性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确诊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心脉通1号,疗程1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及用药情况、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均有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hs-CRP有明显下降,以治疗组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血糖均明显降低,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压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心脉通1号对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弹性、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候积分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51-105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的NIHSS和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和中医证候,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