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布里渊散射在水下激光成像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光电成像探测是声纳技术的一种有效补充,然而水下激光成像的后向散射效应严重影响了水下光电成像探测的分辨能力与探测距离.基于激光水下传输的布里渊散射理论,分析了蓝绿激光及其布里渊散射水下传输特性,研究了基于光子晶体滤波器的布里渊散射频移检出技术,设计了同步扫描布里渊散射水下成像装置以及距离选通布里渊散射水下成像装置,以布里渊散射频移的空间分布替代场景反射光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水下成像探测,高效抑制水下激光成像后向散射噪声,提高成像探测的作用距离.布里渊散射水下激光成像探测机理的探索将为水下目标光电成像探测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机载激光探测技术片6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率先出现后,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它与传统的声纳探测技术相比,具有战术性强、探测速度快、特别适用于近海水域探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激光致声水中辐射声场的方向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针对现有声纳技术探测水中小目标的实际困难,从激光致声辐射声场的线性模型出发,应用声纳基阵的波束形成原理,建立了等离子体圆盘模型,对激光致声水中辐射声场的方向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此声场的方向性图,进而分析和比较了功率不同的激光束所激发的辐射声场的方向性,并得出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机载激光水下探测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辜建辉 《激光技术》1992,16(4):229-234
机载激光探测技术自6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率先出现后,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它与传统的声纳探测技术相比,具有战术机动性强、探测速度快、特别适用于近海水域探测等优点。这一技术在民用方面也存在比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激光微多普勒探测运动目标复合振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帅  王学勤  盛美菊  王建华  张骏 《激光与红外》2007,37(10):1036-1038
建立了激光微多普勒效应探测系统,开展了激光微多普勒效应探测运动目标复合振动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频谱分析和时-频域的联合分析表明:利用激光微多普勒效应,可以有效地探测目标的复合振动,为目标的探测、分类和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是空间资源开发、空间安全等方向应用的前提条件,同其他方式相比,激光探测具有其突出的优势。当前传统的空间监视网是以微波雷达和光学望远镜为基础,激光探测与之相比具有系统简单、效费比高、能探测空间目标多种特征参数的优点。介绍了激光探测空间目标中的空间目标轨道确定、几何形状估计、对装配的光学设备检测和对空间目标的振动识别等几种目标识别技术。最后分析了激光探测在空间目标识别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激光窃听技术的改进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凡 《激光与红外》2008,38(2):145-148
提出了运用"猫眼"效应原理对激光窃听技术进行改进的方案,分析了功率对比度与离焦量的关系.窃听过程中,音频振动信号对功率对比度进行调制,探测功率对比度并进行解调可实现激光窃听.经验证型实验分析,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激光微多普勒效应探测系统,开展了利用激光微多普勒效应探测运动目标微小振动的实验研究.特征提取的结果表明:时-频分析方法适合于时变微多普勒信号的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取出运动目标的振动特征.  相似文献   

9.
建立波长1 550 nm的全光纤激光相干探测系统,系统采用全光纤设计,光路简单且稳定性高.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相干探测和时-频分析,可有效地提取水下不同频率、不同强度和不同深度的振动特征.该系统可实时探测出40~10 000 Hz的水下声信号,且测量标准偏差小于几个赫兹.因此,激光相干雷达用于水下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具有实时性,该技术可为水下目标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采用蓝绿波段激光、红外波段激光相结合的水下双波段激光探测技术,分析了红外波段激光击穿水辐射声波应用于水下探测的基本模式、探测特点及声信号的激发机理,实验研究了激光声信号的强度、波形、频谱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双波段激光复合探测模式可将空中光信道、水中声信道结合起来,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激光声信号应用于水下探测,具有优良的脉冲特性及频谱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激光在海洋中的探测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军政 《现代导航》2012,3(3):209-214
本文论述了射频隐身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需求,分析了飞行器射频隐身的技术途径,指出了射频隐身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OCDMA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将OCDMA技术与现有的光时分复用(OTDM)和波分复用(WDM)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OCDMA技术的应用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场光镊是近场光学领域中的新型技术,因其可对纳米尺度微粒直接进行捕获和操纵而受到广泛关注.简述了该技术的原理,详细介绍了近场光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众多学科领域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光纤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东  孙小菡  杨春  张明德 《电子器件》2000,23(4):286-291
分析了近年来促使聚合物光纤迅速发展的市场动力。介绍了最有应用前景的GI型聚合物光纤的特性。从提高聚合物光纤的通信容量的角度,介绍了可见光波分复用技术。分析了聚合物光纤应用于信息家电、局域网等领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世顺  樊彦 《电信科学》1993,9(6):55-58
本文对CT-2在中国应用前景作了剖析,指出:只要采取支持、扶持政策,吸取国内外成功和失败经验,在我国有极大市场潜力的“穷人和蜂窝“,其前景光明。文中还针对国内外公共无绳电话系统组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组网方案,希望有利于它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激光法制备纳米粉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激光法制备纳米粉体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各种纳米粉体的激光制备工艺、原材料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具体分析了激光技术在Si/C/N纳米粉体及其它粉体制备中的应用,并对该项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胜友  陈咏恩 《电子工程师》2001,27(1):40-42,46
论述了蓝牙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关键技术,并对蓝牙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费民权  费悦 《现代显示》2007,18(9):13-20
继CRT显示技术和LCD显示技术之后,PLED/OLED(统称为OEL)显示技术被业界定义为第三代显示技术,而PLED显示则是第三代显示技术中最适宜于大尺寸电视的技术。本文通过对PLED原理、技术、市场、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的分析,试图揭示PLED未来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FPGA和DDS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三相PWM脉冲信号,并通过AGC程控放大技术实现对PWM信号的功率可控.本设计具有控制灵活,输出频率稳定和范围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的声学扫描技术在对薄芯片和多层结构检测时所表现的不足引入,主要阐述了双波透射技术在此领域应用的突出优势,介绍了双波透射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关键部件反射板的选取,以及双波透射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