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夹闭大鼠腹主动脉下段造成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4h再灌注8h组(I/R)、Sham+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组和I/R+AG组.后两组于再灌注2h或相应的假手术时间点给予舌静脉注射iNOS阻断剂-AG,前两组给予等量溶剂处理.分别以North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NOS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硝酸还原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NO代谢产物NO-2/NO-3含量的变化;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检测肺组织学变化和肺组织湿重和干重之比(wet-to-dryweightratio,W/D)的变化.结果I/R组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和炎症细胞(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聚集等病理变化.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中MDA含量、W/D以及NO-2/NO-3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Northernblotting检测显示I/R组肺组织中iNOSmRNA表达增强,免疫组化检测,可见I/R组肺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增强,阳性颗粒几乎遍布所有肺组织.与I/R组相比,I/R+AG组肺组织中NO-2/NO-3含量、MDA含量以及肺组织W/D均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明显减轻.Sham组与sham+AG组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讨论本实验结果显示大鼠双侧后肢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肺损伤的发生,同时伴有肺组织中iNOS表达和NO生成增多,应用iNOS阻断剂-AG减少NO生成,可显著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肺损伤,表明肺组织中iNOS的诱生以及NO的过量生成具有损伤作用,参与介导了此种肺损伤的发生.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组织中iNOS表达的上调以及NO的过量生成参与介导了此种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mRNA表达的影响及肺保护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处理(IP)组。测定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量以反映对肺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液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和RT-PCR法检测ACEmRNA的表达。结果:IP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明显低于I/R组(P0.05),而IP组和I/R组肺组织W/D高于control组(P0.05);IP组血清中MDA、ET-1的含量明显低于I/R组;而SOD的含量明显高于I/R组(均P0.05)。IP组和I/R组血清中MDA的含量均高于control组,但SOD的含量低于control组(P0.05)。镜下观察发现IP组肺损伤程度较轻。与I/R组相比较,IP组无论是血中ET-1的含量还是ACEmRNA的表达都明显下降(P0.05)。结论:IP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IP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IP激活内源性抗氧化作用、灭活或减少氧自由基、保护肺脏血管内皮的损伤和下调ACE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对照组),仅分离而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肠I/R损伤组,阻断SMA 1 h后再灌注1 h;缺血预处理(IPC)组,在长时间阻断SMA前预先阻断SMA 10 min然后开放 10 min;缺血后处理(IPo)组,在阻断SMA 1 h后连续进行3个循环的开放 SMA 30 s /阻断SMA 30 s (总时间为3 min),然后开放1 h;延迟后处理(delay)组,在再灌注3 min (IPo的总时间)后行3个循环的 30 s 缺血/ 30 s再灌注的缺血后处理,余同IPo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于再灌注1 h 后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并计算肺通透性指数,称肺湿重及干重并计算肺含水率,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检测血清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 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能显著改善肺损伤,显著降低肺通透性指数及肺含水率,同时降低血浆TNF-α与IL-6的浓度、肺组织MDA含量及MPO活性,升高SOD活性。后处理被延迟3min后,其肺保护作用消失,且不能显著改变上述指标。 结论: 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具有抗肠I/R后肺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肺内聚集及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而且,再灌注早期后处理对肺的保护作用最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酸枣叶总黄酮(FZS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影响,并探讨该作用是否由其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所介导。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组,I/R组,低、中、高剂量(50、100和200 mg/kg)FZSL组,以及HIF-1α抑制剂YC-1(20 mg/kg)+FZSL(200 mg/kg)组,每组1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 h制备大鼠心肌I/R模型。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缺血面积和梗死面积;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酶活性检测法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心肌发生显著梗死,血清LDH和CK活性,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和caspase-3活性均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5.
核黄素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核黄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喂以正常饲料,核黄素预处理组(R+I/R组)大鼠补充核黄素。喂养4周后,阻断大鼠肝门1 h,再灌注1 h建立I/R模型。术后采血并收集肝脏标本,分别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 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亦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及HO-1蛋白表达则显著增高(P<0.05)。而R+I/R组较I/R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MDA水平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中MDA水平亦明显降低,SOD及HO-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组织切片显示I/R组大鼠肝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小叶结构紊乱;R+I/R组大鼠肝细胞仅轻度肿胀,几乎无气球样变,小叶结构清晰。结论: 核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黄素通过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及HO-1蛋白表达,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HGF处理组(HGF +I/R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灶体积,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I/R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缺血侧脑组织见较大的梗死灶(231.15±22.79 mm3),脑组织SOD活性(83.10±17.16 U/mgPro)明显降低、MDA含量(11.86±2.91μmol/gPro)显著增高(与Sham组比较,P0.01)。与I/R组比较,HGF+I/R组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梗死灶体积(196.64±25.28 mm3)明显减小(P0.05),SOD活性(109.91±23.93U/mgPro)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7.49±2.27μmol/gPro)明显降低(P0.01)。结论:H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及缺血后处理(IPO)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min后松夹再灌的方法制RIRI模型。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溶剂对照(sham+V)组、缺血再灌注(I/R)组、Sim组和IPO组。Sim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灌胃,持续2周。IPO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去夹后,行6个循环夹闭10 s/再灌10 s后处理。再灌注24 h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取血后迅速摘取双侧肾脏,观察肾组织损伤程度,检测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 NOS)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I/R组大鼠肾功能明显受损,BUN和SCr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和sham+V组(P0.01)。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BUN和SCr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RI/RI后,I/R组SOD活性较sham组和sham+V组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MDA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RI/RI后,I/R组NO及e NOS含量均明显低于sham组和sham+V组(P0.05);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NO及e NOS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Sham组和sham+V组Bcl-2与Bax蛋白无明显表达,I/R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而Bcl-2蛋白表达较少;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Bax蛋白表达减少,而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Sim和IPO减轻大鼠RI/RI的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肾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肾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仅切除右肾,游离左肾动脉)、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NAC处理组(N+I/R组)。NAC组和I/R组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45min再灌注以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夹闭动脉前30min给予NAC150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于再灌注4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比色法检测肺组织谷胱甘肽(GSH)及其过氧化物酶(GSH-Px)、ELISA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IL-10浓度。结果NAC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使肾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GSH、GSH-Px、SOD含量升高,MDA降低,使血清及BALF中TNF-α、IL-6含量降低,IL-10升高(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肾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蒜素抗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采用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NO和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 I-R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海马组织NO和MDA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而SOD活性显著低于sham组;静脉给予大蒜素预处理可抑制上述变化,且呈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 大蒜素具有抑制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大蒜素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对大鼠损伤大脑皮质组织caspase-9 和脑红蛋白(NGB) 的表达、氧化损伤和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缺血再灌注组 (I/R 组)、CysC 低、中、高浓度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缺血2h 再灌注24 h 后行H-E 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9 的阳性细胞数;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皮质神经元 NGB阳性细胞数;免疫印迹检测脑皮质组织中caspase-9 蛋白的表达。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化学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 I/R 组相比,CysC 低、CysC 中浓度组caspase-9 表达较I/R 组明显减少;而CysC 高浓度组caspase-9 的表达明显升 高,与I/R 无明显差别。CysC 低、CysC 中浓度组caspase-9 阳性细胞数较I/R 组明显减少,NGB阳性细胞数较I/R 组显著增多,SOD和GSH-PX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而CysC 高浓度组caspase-9 阳性细胞数增多,NGB阳 性细胞数减少,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CysC 高浓度组与I/R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C 低、中浓度可能通过上调NGB的表达,下调caspase-9 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自由基损伤。而浓度 过高则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 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而不夹闭根部。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I/R组的D-乳酸、内毒素、MDA水平和Chius病理评分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血清SOD活力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四逆汤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建立离体大鼠肺灌流模型,研究四逆汤(SND)对缺血-再灌注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SND组,观察SND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组织湿/干重比(W/D)、灌流液及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结果:模型+SND组的肺泡壁增厚程度和肺泡水肿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肺组织W/D值及MPAP显著小于模型组,灌流液和肺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而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SND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NO含量的减少。但3组间比较,NOS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SND有抗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改善组织灌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苦参素降低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苦参素的抗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从抗氧化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双肾肾蒂夹闭45 min建立IRI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苦参素治疗组(oxymatrine+I/R)。苦参素治疗组又分为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在缺血再灌注前,连续7 d经腹腔注射。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苦参素对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确定最优剂量;以最优剂量干预用分光分析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肾脏IRI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改善肾功能。与I/R组相比,再灌注72 h后,MDA水平,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苦参素治疗组的CAT、T-SOD、GSH-Px活性改善明显(P<0.05)。苦参素无体外抗氧化作用。结论苦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对肺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兔肺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左肺门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硫代巴比妥酸法及UFN13直接法测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航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肺组织光镜观察。结果:缺血再灌组左肺MDA较假手术组和缺血组为高,而SOD和GSHpx活性较低(P<0.01),肺组织损伤较重。与缺血再灌组比较,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组有较低的MDA含量和较高的SOD与GSHpx活性(P<0.05),肺损伤亦较轻。结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常温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促分裂型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m-h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摘除大鼠左侧肾脏,随即夹毕大鼠右侧肾动脉60 min,24 h后松开动脉夹,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5 min后,经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nm-haFGF,并用haFGF作为对照。24 h后取大鼠肾组织、血液和尿液,检测肾脏组织和血液中SOD、MDA以及血液和尿液中BUM、Cr的变化,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注24 h后,nm-haFGF所有剂量组和haFGF组血清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而血清和尿BUN和Cr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肾组织SOD活性在nm-haFGF 20 μg/kg和40 μg/kg剂量组和haFGF组明显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nm-haFGF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组织水肿,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和细胞坏死。结论:nm-haFGF可拮抗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 外源性二氧化硫(SO2)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IR后肺损伤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组、肢体缺血4 h再灌注4 h(IR) 组、sham+SO2组、sham+异羟肟酸(hydroxamate, HDX)组、IR+SO2组和IR+HDX组。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计数肺泡间隔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PMN)数目;测定肺系数和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测定肺内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表达的变化;测定肺组织中SO2含量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观察动物24 h存活率。结果:大鼠肢体 IR可引起肺组织出现损伤性变化,同时肺泡间隔中PMN数目、肺系数、肺组织 MDA 含量和ICAM-1水平以及血清TNF-α和IL-1含量增加,而肺组织SO2含量和AST活性下降、动物存活率降低;预先给予SO2供体Na2SO3/NaHSO3可明显减轻上述指标的变化;而预先给予体内SO2生成酶抑制剂HDX减少SO2的生成可加重IR所致的上述变化。结论:肺内AST/SO2体系下调参与介导了大鼠肢体IR致ALI的发生;外源性 SO2通过抗炎、抗氧化发挥其改善肢体IR所致的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的富含L-精氨酸、亚硒酸钠、牛磺酸的复合脂质体对抗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时给药组。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造成缺血,松夹即为再灌注,再灌注2h后分别测定各组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T-SOD活性及Ca2+-Mg2+-ATP酶活性,并观察各组肠组织超微结构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时给药组MDA含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T-SOD和Ca2+-Mg2+-ATPase活性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bcl-2蛋白在正常组适当表达,在缺血再灌注组不表达,而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时给药组均表达强阳性(P<0.01),且两用药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合脂质体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内环境、诱导bcl-2蛋白的高表达以阻止肠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等机制对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休克组及Epo治疗组3组,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检测血丙二醛(MDA)、肌酐(Cr)、素氮(BUN)和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Epo治疗组血浆MDA、Cr、BUN水平较失血性休克组组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SOD显著升高、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 Epo可提高SOD,降低IL-6,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己酮可可碱对抗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对抗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I/R+己酮可可碱组、I/R+低温组、I/R+己酮可可碱+低温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均用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动脉60min后恢复血流灌注,24h后取左肾分别检测肾组织匀浆的SOD、MDA和BUN、SCr水平的变化,并作病理观察。结果: I/R组肾小管出现水样变性、出血坏死,出血坏死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嵴极其紊乱、模糊、甚至消失;I/R+己酮可可碱组和I/R+低温组损伤减轻;I/R+己酮可可碱+低温组和假手术组形态正常。再灌注24h后I/R组BUN、SCr、MD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SOD活性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I/R+低温组和I/R+己酮可可碱组BUN、SCr、MDA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I/R(P<0.05),低温+己酮可可碱组的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有对抗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