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径0.5mm以下微孔的加工方法较多,尤其是零件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孔型组成为同轴复合孔时的精加工。如图1所示:零件上孔数多达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孔时,往往给加工和检测均带来很大的难度。图1的零件材料为1cr18Ni9Ti,经固溶处理。现述一种简便易行的机械冲挤法加工精密微孔。  相似文献   

2.
微孔薄膜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制造、医疗器械、纳滤水处理、超级电容器等多个领域,而BOPP微孔薄膜孔径大小与分布是评价一款产品的关键指标和依据之一。目前,行业内对BOPP微孔薄膜孔径大小及分布的测试方法很多,主要有表征法、压汞法、泡点法等。将针对结合不同领域的应用介绍几种BOPP微孔薄膜孔径大小及分布测试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孔检测中精度和效率亟待提高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基于光通量的微孔几何参数快速检测理论和技术.研究基于微弱光通量检测的微孔测量传感器测量原理和用于微弱信号处理的电路设计.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格的微孔进行检测,拟合出基于光通量法检测微孔电压值与图像检测数据的关系曲线.最后分析了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和特点,研究了误差补偿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光通量法微孔检测原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 Tool For Bending公司(TFB)开发出一种新的表面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铝、青铜制的工具寿命提高120%,使标准铬制成的工具寿命提高70%。这就是所谓Kro—Lon表面处理法,也即添加Teflon(特氟隆)的硬质铬表面处理法。Kro—Lon处理法经过如下四个工序:①工具表面要进行热处理,磨削和研磨;②进行特殊的硬质铬表面处理;③放置工具,控制气穴,使铬内形成无数微小的小孔;④用热——机械式装置把特氟隆填塞到微孔中去。这样,表面上就形成了60%的铬,40%的特  相似文献   

5.
滤膜堵塞法是一种半定量的油液污染度检测方法,研究固体颗粒尺寸分布与滤膜堵塞机理的关系有助于该检测方法的定量化。利用AC细粉尘及煤粉配制了8种不同尺寸分布的悬浮溶液,选择了10 μm、15 μm两种不同尺寸的微孔滤膜,对其堵塞机理与溶液中固体颗粒尺寸分布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基于膜孔尺寸将颗粒划分为可通过颗粒、敏感颗粒、架桥颗粒及易挡孔颗粒,将溶液恒压下通过微孔滤膜的流量衰减曲线与经典堵塞模型的堵塞指数相结合,分析不同类型颗粒在膜孔堵塞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颗粒尺寸分布对应的滤膜堵塞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微孔滤膜堵塞机理与溶液尺寸分布规律相对应,与膜孔尺寸的选择无关;溶液中的敏感颗粒越多,对滤膜的初始堵塞会越严重,越易形成滤饼;对于可通过小颗粒较多、敏感颗粒和架桥颗粒适量、易挡孔颗粒较少这种液压系统中常见的颗粒尺寸分布规律,微孔滤膜的堵塞以标准堵塞-滤饼过滤为主要机理。首次从颗粒尺寸分布的角度分析微米级滤膜堵塞机理,分析结果有助于建立滤膜通量与固体污染颗粒尺寸分布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滤膜堵塞法的油液污染度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五十年代以来,对于直径为0.25~0.00065mm的精密微孔加工仍主要依靠机械加工方式。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在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超过机械加工微孔  相似文献   

7.
采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300 fs的飞秒激光对1 mm厚度的Inconel 718高温合金进行逐层环切打孔,比较了与传统环切打孔的区别,发现逐层环切打孔可以明显降低微孔锥度、提高微孔进出口圆度,从而改善微孔质量。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扫描速度、单脉冲能量及重复频率对飞秒激光逐层环切打孔进出口孔径、微孔锥度等质量的影响。发现扫描速度对微孔出口孔径和出口圆度影响较大,提升重复频率对微孔孔径影响较小,略微降低了微孔锥度;随着单脉冲能量的增加,微孔进口孔径增加,出口孔径先增加再下降,微孔锥度先降低后上升。  相似文献   

8.
激光表面微孔化改善端面密封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在T8钢表面进行微孔化处理,模拟机械端面密封的摩擦工况,利用环-盘式摩擦试验机测试其不同载荷和速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激光微孔化的T8钢盘表面的微孔直径为200 mm,切向间距800 mm,径向间距400 mm,孔中心深度为10 mm左右;随着载荷和速度的增大,微孔结构摩擦副和光滑摩擦副的摩擦因数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与光滑摩擦副相比,多孔端面密封可以将最大pv提高2.5倍。微孔可作为润滑剂存储器在摩擦过程中持续给接触面间供油,同时可捕捉摩擦面间的磨损粒子减少犁沟的形成,因而激光微孔技术是一种减小磨损、增加润滑膜的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微孔加工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手表夹板、化纤喷丝板、喷气发动机喷嘴、电子计算机打印头、印刷电路板、电视机障板、天象仪星孔板、航空陀螺仪表元件、飞机透平叶片以及医疗器械中的红血球细胞过滤器等零件的加工领城。根据小孔的尺寸范围划分为六档。小孔:1.00~3.00(mm);次小孔:0.40~1.00;超小孔:0.1~0.40;微孔:0.01~0.10;次微孔:0.001~0.01;超微孔:<0.001。到目前为止,微孔加工的方法约有50种之多,有代表性的共有26种(见表1),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两大类。本文介绍机械式微孔加工的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专利文摘     
《橡塑机械时代》2014,(4):53-54
硅橡胶微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微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67~89重量份成孔剂与l0~33重量份液体硅橡胶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②将第一混合物装入模具中放入恒温加热装置固化;③脱模:将步骤二升温固化后的第一混合物放八蒸馏水中浸出成孔剂,即得到硅橡胶微孔材料。  相似文献   

11.
激光诱导空泡微孔抛光机理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微孔抛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抛光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聚焦水中产生空泡,并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空泡溃灭冲击波和射流推送磨粒进行微孔抛光。通过高速摄影仪和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对激光诱导空泡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不同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次数和脉冲频率对304不锈钢管进行抛光实验,发现随着激光脉冲能量(7~21.6mJ)和脉冲次数(0~7000)的增加,微孔表面粗糙度也随之改善;同时激光在低脉冲频率(1~10Hz)情况下,改变脉冲频率的大小对微孔的抛光效果影响不大。对微孔在不同位置的抛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孔入口1~1.5mm处的抛光效果较好,孔中和孔尾的抛光效果不佳。通过激光诱导空泡微孔抛光机理和实验研究,表明微孔抛光过程是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空泡溃灭冲击波和射流共同作用的过程,并得到了激光微孔抛光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程可  石卓  陆晓峰 《润滑与密封》2014,39(12):80-85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单一椭圆型微孔端面不可压缩牛顿流体的三维CFD动力润滑模型,研究不同截面形状椭圆微孔机械密封的动力润滑性能,分析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椭圆微孔对端面液膜承载力、摩擦力和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孔其他参数恒定情形下,微孔深度与端面间隙比值H*0.8时,矩形截面微孔的动力润滑性能占优,0.8≤H*1.8时梯形截面微孔的动力润滑性能占优,H*≥1.8时三角形截面微孔的动力润滑性能最好;微孔倾斜角为45°时3种截面形状下都取得了最好的动力润滑性能,且梯形截面动力润滑性能最好;微孔长宽比1.5≤γ2时梯形截面形状的微孔端面动力润滑性能最好,但当γ2时矩形截面形状的微孔端面动力润滑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液体椭圆微孔端面密封特性,通过液体密封试验考察了微孔端面密封的泄漏控制规律,对2种椭圆微孔端面和1种光滑端面开展对比研究,研究了不同压力和转速工况下泄漏率和温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密封表面双列椭圆微孔设计在高速下可明显降低摩擦温升,转速达到15000 r/min时,最高可降低80℃;合理的反向椭圆微孔可以降低并控制密封泄漏;椭圆多孔密封端面在多转速工况时存在增加磨损的风险,通过合理的反向椭圆微孔设计可一定程度上减缓端面磨损。  相似文献   

14.
微孔发泡聚丙烯(PP)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颖  周丽  龚维  张纯  罗筑  郝智  何力 《现代机械》2006,76(3):67-68,101
通过“二次开模法”制备了聚丙烯(PP)微孔发泡材料,对拉伸中泡孔的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几种不同密度的PP 微孔泡沫塑料进行了缺口冲击实验,研究了泡孔直径及密度对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断口形貌的电镜分析,研究了PP微孔发泡材料的破坏机制及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倾斜椭圆微孔表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孔排布方式对倾斜微孔气体润滑动压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对部分开孔、全开孔以及双列开孔3种典型分布形式倾斜微孔表面的气膜厚度和摩擦扭矩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倾斜微孔表面可保证摩擦配副表面迅速打开;在相同孔型几何参数条件下,微孔的排布方式对倾斜微孔表面的动压性能影响明显,部分开孔表面优于全开孔表面,而双列开孔表面的动压效果最好;转速越高,倾斜微孔结构的导向作用越明显,动压效应越强,气体润滑成膜能力越好。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为多孔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微孔加工一直是制造业所关注的难点问题之一。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传统微孔加工存在温升高、排屑困难、断刀等问题。为克服传统加工方法的不足,复合加工技术逐渐兴起。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微孔复合加工技术,对其加工原理、加工特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综述。通过将多种微孔加工技术进行复合,兼顾加工效率和精度,有望实现微孔加工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三角形-椭圆复合微孔机械端面密封的几何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出三角形、椭圆及三角形-椭圆复合微孔织构化密封端面流场的压力分布;系统考察结构参数织构深度h_p、织构面积率S_p、三角形、椭圆微孔偏转角度α,β;工况参数密封间隙h_0、动环旋转速度n等对密封端面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_p=4~5 μm,三种织构化端面的承载力F、流体膜刚度K均能获得最大值、且泄漏量Q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当h_04 μm时,三角形-椭圆复合织构化端面的承载力F、泄漏量Q、流体膜刚度K均优于其他2种单一微孔织构化端面;当α=15°、β=10°~20°时,三角形-椭圆复合微孔织构化密封端面具有最佳的综合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部分端面微孔机械密封的液膜开启力、液膜刚度、泄漏率和摩擦力矩等密封性能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微孔密度Sp、微孔深径比ε、微孔区域比α等密封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端面全区域开微孔机械密封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孔密度Sp≈0.2、微孔深径比ε≈0.02时,开启力、液膜刚度和泄漏率最大;摩擦力矩随Sp、ε、α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机械传动》2013,(3):83-87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希尔伯特-黄变换分解会产生端点效应,现已提出了诸多的端点效应抑制方法。首先引入了端点效应问题,介绍了镜像延拓法、平行延拓法、极值延拓法、多项式拟合延拓法原理;提出延拓方法评价指标,采用仿真信号对四种抑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镜像延拓法是相对最优的处理方法;采用基于4种端点延拓方法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凯斯西楚大学轴承故障数据依次进行处理;最终通过仿真分析与实例故障诊断均验证了镜像延拓法在解决端点效应问题方面的相对最优性。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临床医学诊断上对多种病毒同时进行检测,研究了一种基于Visual C++开发的酶标微孔板阵列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由步进电机带动酶标微孔板运行相应步数后,由CCD采集图像,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被保存至硬盘中。系统循环运行采集多幅图像,图像文件以不同的名字命名以进行存储和处理,该方法效率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