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中国先秦儒家"正名"学派,其"正名"逻辑思想是一种重视内涵性的概念逻辑系统。他们在许多方面提出了独特的新见解,充实和发展了儒家"正名"逻辑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2.
孟子、荀子由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导致他们在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的认识上有着根本的分歧.孟子认为父子之间的亲爱是人群相互亲爱的根源,从而极力爱护、培育之;同时孟子认为人人只要诉诸自身的"良知良能",就能够认识行为的合理与否,故他主张在父与子有过时,父子均应"父子之间不责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无礼义",人反求自性是不能认识行为的合理与否,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辨知能力来认识其合理与否,故荀子主张当父母有过时,子女在不失对父母爱敬的基础上,可以与父母争论,最终由父母通过自己的辩知能力来认识并改正过失.可以这样说,孟子主于反身自求,荀子主于外在辩知;孟子主于向内,而荀子偏于向外.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学术界将孟子心性论与其他相近或相关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孟子荀子心性论的关系及优劣是非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孟子荀子心性论有内在联系,荀子对孟子批评中实际上又有继承;但二者论断的优劣是非问题仍迄无定论。学者还将孟子心性论与以下的心性学说相比较或联系进行考察,包括:孔子心性论、《管子》心性论、朱熹及宋明儒学心性论、老庄心性之学、佛教心性学说、近代来华传教士心性论、弗洛姆性善论、卢梭等西方哲学家人性论。  相似文献   

4.
一、孟子时代的人性心理学思想首先有必要对孟子时代的人性学说作一初步的介绍以与孟子人性心理学进行比较。儒家文化主要是一种德性文化,德性文化与知性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用伦理善恶标准来衡量一切,这一点在孟子时代的人性论思想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据《孟子》和王充《论衡》载,该时代的人性观主要有四派:第一派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载于《孟子·告子》篇。告子提出“生之谓性”命题。他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生命特质。这种特质,告子认为包括了至少两类:一是“食色”,指人的饮食男女等生理要求;二是“仁”,指一种社会交…  相似文献   

5.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处的角度讲的。但是,既然言性恶,善又何以可能?所以荀子通过知性,也就是心之知,虚一而静的大清明之心的知道、可道,也就是知礼义可礼义之心,解释了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当然不论情性、欲性、知性等,此皆“天之就也”之性,皆乃天予之、生来具备的。而荀子论性还需注意的是其积伪(为)而成的生成性,此是人在不断积伪(为)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日生日成之性,而其生成之性的终极之处便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之境。而荀子积伪以成性的人性生成论,也为当今人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现代人性论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孟子、荀子由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导致他们在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的认识上有着根本的分歧。孟子认为父子之间的亲爱是人群相互亲爱的根源,从而极力爱护、培育之;同时孟子认为人人只要诉诸自身的“良知良能”,就能够认识行为的合理与否,故他主张在父与子有过时,父子均应“父子之间不责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元礼义”,人反求自性是不能认识行为的合理与否,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辨知能力来认识其合理与否,故荀子主张当父母有过时,子女在不失对父母爱敬的基础上,可以与父母争论,最终由父母通过自己的辩知能力来认识并改正过失。可以这样说,孟子主于反身自求,荀子主于外在辩知;孟子主于向内,而荀子偏于向外。  相似文献   

7.
儒家把万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从孔子的.乐山乐水",孟子的"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到荀子不失.万物之情",先秦儒家保留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原始生态伦理思想的样本,为现代生态伦理学健康发展和理论建构提供了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8.
探讨孟荀对辩论的态度、内容、方法等问题,指出孟子的"不得已之辩"和荀子的"君子必辩",对孔子"君子无所争"的主张有所超越。孟荀辩论观是儒家在表达形式上的对外响应,包含着儒家思想的深化发展。孟荀辩论观的差异在于,孟子虽然使用辩论方法,却没有把辩论作为探讨对象。荀子则不但使用辩论方法,还探讨辩论自身的相关问题。通过孟荀辩论观的比较,指出儒家思想若要继续发展,应通过辩论厘清内部理论纠葛,因应外在哲学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和理论基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说,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直接影响传统知识阶层的道德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传统儒家的德育理念,道德教育之必要;由于人性中的欲性,道德教育之可能;由于人性中的知性和仁性,道德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为仁由己",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孔子到孟子、荀子,以至于以后的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这一人性内涵的演绎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导致了大规模、细分工,冲击了古典社会手工作坊似的工作模式,也使得行当这种职业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了,从而使职业伦理日益从一种对劳动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的感召弱化为对劳动者个人的道德约束。从古典时代到现代社会,德性从公共领域走向私人领域,反映着古典德性的衰落,而今天所谓的职业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德性衰落在劳动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关于心的论述都很丰富。孟子荀子有关心论的论述有心的内涵、心是否为标准、养心的途径与目的、心论产生的背景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同表现。这种比较既可以帮助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也可以观照数千年来儒家心论的分派源头和肇始状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孟子》、《荀子》中“善”、“恶”、“荣”、“辱”、“乐”’等字眼的意蕴以探究孟子、荀子不同的价值标准及思想的巨大差导。  相似文献   

13.
围绕着如何实现儒家三代之治理想政治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社会的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展开了多重进路的思考。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路是既重视仁、又重视礼,既重视收拾人心,也重视重建秩序;孟子则侧重于内在之仁,将政治内向化,用政治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仁心)来解释政治事务并强调仁心对于政治事务的无可替代性;荀子主张泛礼化的政治,用礼来解释政治活动,强调礼的规范对于政治的意义,将政治与儒家礼学典制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政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在荀子那里,天人之分与性伪之分二者间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共同奠定了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主旨在于论证吉凶由人,将人世治乱的重心放在人自身和对礼义的推崇上面。由此更进一步,荀子从"察乎性伪之分"引发出性恶论和化性起伪的思想,解答了礼义的起源问题和政治上贵重圣王礼义的缘由。进一步讲,天人之分和性伪之分的内在关联,还表现在对天生人成的主体精神的张扬和对圣王礼义之于国家社会的合理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孟子以孔子的“私淑”弟子自命,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伦理思想与修养方法方面,他把孔子以格言、命题构成的内蕴丰富而形式粗略的体系,加以补缀和引伸,使其具有逻辑连贯的特征;而在实际上,不着痕迹地把本来是与奴隶主贵族利益相联系的内容,变为适合地主阶级开创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与战国后期孔学的另一重要继承者荀子比较,虽然孟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泥古守旧的倾向,不若荀子对传统思想学术之富于批判精神,在伦理思想方面,也反映出这种情况,但是,孟子准确地把握住了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矛盾因素,经过理论的推衍,确实把孔子的伦理思想包括修养方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何谓人性?孟子的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引言只注篇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欲望。可见孟、荀二人所言人性的差异。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孟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不过孟子比荀子更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荀子》为依据,从荀子“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考察荀子天人关系视域中有关人的思想,阐发他关于天对人的存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对天应有的基本态度及“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认为在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究中,人是他探究的重心,而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探究天人关系的落脚点;并由此揭示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问题上有两大针锋相对的观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二者都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从今天看来,性恶论无疑要比性善论思想深刻得多。本文主要通过对荀子性恶论思想的分析,以及和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简要比较,挖掘出性恶论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权本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特征.儒家为王权本位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为它奠定了重本主义、重位主义等主要的哲学思想;荀子贡献了王道政治学;孟子则贡献了"民本"的配套理论.  相似文献   

20.
荀子在批判孟子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人性恶的观点,但人性恶的提出却似乎是性之发用,而非人性之本身。即如此,如何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呢?该文试图剖析看似悖论的问题及何以形成隆礼重法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