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螺纹形态对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研究V型、矩型和锯齿型3种螺纹形态对即刻负载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在计算机上建立3种螺纹形态牙种植体、局部下颌骨块三维实体模型,将实体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种植体即刻负载有限元模型,模型界面存在初始应力(0.1 mm过盈产生);给有限元模型分别加载垂直向、水平向力,计算V型、矩型和锯齿型3种螺纹形态模型种植体骨界面微动.结果垂直载荷下,V型、矩型、锯齿型种植体根末端骨界面最大微动分别为:18.09、15.56、10.93μm,即矩型、锯齿型种植体微动与V型种植体微动相比,分别下降了13.99%和39.58%.水平载荷下,3种螺纹形态种植体颈部骨质水平向最大微动分别为:16.58、17.50、17.52 μm.结论矩型、锯齿型螺纹设计与V型相比可增加种植体垂直向初期稳定性,但3种螺纹形态模型的水平向微动相差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机械结合;对照组为骨整合结合状态.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即刻负载后的位移变化较小;即刻负载不影响骨整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可行的建立包含真实螺纹形态的牙种植体即刻负载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为牙种植体即刻负载相关研究提供模型支持.方法采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在计算机上建立螺纹型牙种植体、局部下颌骨块三维实体模型,将实体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过盈配合法模拟实现即刻负载种植体骨界面初始应力,定义界面摩擦系数.结果在计算机上建立了真实螺纹形态牙种植体、下颌骨块的三维立体即刻负载有限元模型,随着过盈量的增加,界面初始应力相应逐渐增加.结论采用过盈配合法可模拟即刻负载种植体骨界面的初始应力状态,所建即刻负载有限元模型为牙种植体即刻负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骨代谢情况下不同加载时机对大鼠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40只,分为A(低骨代谢即刻负载)组、B(低骨代谢2周负载)组、C(正常即刻负载)组、D(正常2周负载)组。A和B组建立低骨代谢模型,B和D组大鼠左侧胫骨植入直径1.6mm的微种植体2枚,两周后A和C组微种植体植入;然后各组同时负载0.98N拉力,30d后处死动物。通过X线片测量种植体骨内移动间距;制作含有种植体的组织学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加载时机的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状况并计算骨结合率(BIC)。结果:4组大鼠微种植体均无松动;4组微种植体支抗位移、B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骨代谢=17.139和33.506,P均<0.001;F时间=1.904和1.395,P>0.05;F交互=0.047和0.620,P>0.05),C和D组微种植体支抗位移大于A和B组,BIC高于A和B组。结论:低骨代谢情况下微种植体支抗即刻、延期负载是可行的,加载时机对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即刻负载微种植体支抗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低组(甲减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优甲乐、丙基硫氧嘧啶和蒸馏水,均按0.01mL/g体质量每天灌胃1次,28d后植入微种植体并即刻持续负载0.98N,加载30d后处死动物。通过X线片测量微种植体支抗骨内移动间距;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含微种植体超硬组织切片并计算骨矿化沉积率、骨结合率。结果:3组微种植体支抗位移、骨结合率和骨矿化沉积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825、39.953和20.045,P<0.05),其中甲亢组骨结合率和骨矿化沉积率最高,微种植体支抗位移最大,高于正常组和甲减组;甲减组以上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微种植体支抗即刻负载是可行的;甲状腺激素对微种植体支抗能力有影响,甲亢时微种植体支抗骨结合率最高,甲减时骨结合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状态下两种不同直径的微种植体支抗即刻负载情况的比较,进而探讨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甲减1、2组和正常1、2组,每组10只,用丙基硫氧嘧啶化学诱导建立甲减动物模型。模型确立后,在甲减1、正常1两组大鼠每只左侧胫骨植入直径1.6 mm的微种植体2枚,在甲减2、正常2组大鼠每只左侧胫骨植入直径1.2 mm的微种植体2枚。植入术后即刻加力0.98 N,30 d后处死动物。通过X线片测量种植体骨内移动间距,镜下观察带微种植体的骨组织磨片,并计算骨结合率。结果 4组大鼠微种植体均无松动。1.6 mm微种植体支抗位移小于1.2 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 mm种植体骨结合率高于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骨代谢情况下植入直径1.6、1.2 mm微种植体并即刻负载是可行的;直径1.6 mm微种植体的骨结合率高,稳定性能大,更适应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评估牙列缺失患者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 4 例牙列缺失患者,共植入种植体35颗,部分种植体于植入当天行复合树脂临时固定修复,术后3个月,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后均行永久修复. 1 年后随访,所有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存留率为100%. 12个月后种植体周围平均边缘骨吸收值为( 0. 637 ± 0. 42 ) mm. 其中,前 6 个月平均骨吸收值为(0. 625 ± 0. 38)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即刻负载种植固定义齿是临床上解决牙列缺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黎  郑根建  张治汉 《吉林医学》2012,33(13):2695-2697
目的:探讨即刻负载条件下,RGD多肽涂层对微型支抗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8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胫骨平行植入2枚附着RGD多肽涂层微支抗种植体,右侧为2枚未经RGD多肽涂层附着处理的对照组。根据种植体即刻负载力值的不同,分为200 g、400 g。种植后1周、2周、4周、8周分别处死两组实验对象,通过推出实验测试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在200 g、400 g力加载中RGD多肽仿生修饰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术后第4、8周时,RGD多肽仿生修饰组骨的力学结合强度高于对照组的结合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D多肽仿生修饰微支抗种植体能够加强微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9.
张积词 《中外医疗》2009,28(33):47-4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本研究通过对单个牙缺失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探讨其即刻负重后种植体的稳定性和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牙列缺损病例8例,使用Ankylos种植系统,共植入8颗种植体,所有病例均即刻临时冠修复并负重。1个月后安装有久修复体。术后采用平行投照法拍摄根尖片,观察术后即刻、3、6、12个月种植体周骨水平变化情况。临床观察种植修复体的稳定性。结果即刻负重的种植体均获得骨结合,临床检查种植体稳定性良好,无失败病例。术后X线结果显示存在少量的骨吸收,12个月的骨吸收范围0.07~2.0mm。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单个种植义齿即刻负重可以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且骨吸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原则,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即刻修复的患者进行即刻修复设计,观察疗效。结果控制种植体的微动是提供即刻修复的基本要求。负重对界面间质细胞分化是否有不利影响,关键在于种植体的稳定而不是受到负重。结论适当的病例选择;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掌握早期修复的制作要点。即刻种植后早期修复可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何亮  杨楠  余洋  郑金曙 《河北医学》2009,15(2):136-138
目的:在人工牙即刻种植术中将多孔骨无机质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周骨缺损区,覆以可吸收膜的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进行骨内即刻种植,以探讨即刻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以促进种植体骨融合,确保种植成功和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新鲜拔牙创内即刻植入ReplaceTM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采用与植体类型配套的扩骨器的骨挤压法制备种植体窝,在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骨缺损区植入Bio-OssTM颗粒多孔骨无机材料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覆以Bio-GideTM可吸收膜。结果:所有13例即刻种植18枚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植骨材料及自体咀嚼粘骨膜瓣也正常愈合。13例患者即刻种植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即刻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也较轻,较适合多孔骨无机质膜下植入的应用,能达到充填骨缺损、引导骨生成、与种植体和自体骨相骨性结合的作用。本组病例随访时间短,虽远期成功率无从谈及,但种植体及植骨材料的成活,软、硬组织的成功保护,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增强了术者对即刻种植临床应用的信心,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相信,本组病例即刻种植中所采用的骨引导再生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Straumann牙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traumann牙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牙或牙列缺失患者42例,植入ITI Straumann牙种植体98枚,其中2例为即刻种植,2例为下颌肿瘤术后种植体支持的功能性重建.6周~3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口腔卫生、种植体周骨结合状况及骨吸收速度、种植体周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结果 种植成功率98.98%.1枚即刻种植体第1年唇侧牙龈退缩2.5 mm,其余种植体第1年周围骨吸收距离(0.93±0.27)mm;第2年后种植体周围骨均稳定,无吸收.4枚种植体植入后分别出现愈合帽松脱及上部结构松动,病人对舒适度及咀嚼效率评价良好.结论 Straumann牙种植系统有负载时间早、潜入与非潜入种植皆宜、手术次数少、疗程短以及成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小明  杜凯延 《安徽医学》2010,31(11):1348-1349
目的评价种植义齿的修复方法与远期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牙列缺损病例112例,使用CDIC种植系统,共植入218颗种植体,所有病例均术后采用平行投照法拍摄根尖片,观察术后5年种植体周围骨水平变化情况。临床观察种植修复体的稳定性。结果即刻负重的种植体均获得骨结合,临床检查种植体稳定性良好,无失败病例。结论研究表明种植义齿即刻负重可以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且骨吸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口腔种植中组织工程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义齿已成为常规修复缺失牙的方法之一,种植义齿获得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获得和维持种植的骨性结合.种植体周围骨间隙及缺损区的存在是影响即刻种植体获得良好骨结合的主要原因.Brunski[1]研究表明:只有种植体不存在肉眼观察到的动度和超过100 μm的微小动度,即刻负重的种植体仍然可形成骨结合,但宏观动度则会阻碍骨结合,使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率下降.为了消除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骨缺损被新骨替代或充填是即刻种植的牙种植体获得理想骨结合的必备前提.……  相似文献   

15.
陆学伟 《黑龙江医学》2004,28(8):614-615
目的 应用天然无机牛骨Bio -oss结合自体骨修复拔牙后即刻种植中的骨缺损 ,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 在种植术中将Bio -oss和自体骨混合物充填在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 ,6~ 9个月后进行 2期手术。暴露骨缺损区 ,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其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2期手术时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 ,术后负重 8~ 4 0个月的跟踪随访 ,结果显示 5 4颗植入骨缺损区的种植体 ,有 2颗脱落 ,种植体存活率达 96 %。结论 Bio -oss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 ,重建缺损的骨组织 ,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微种植体支抗施力的时机与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关系,为微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犬3只,设为未加力组、即刻加力组与非即刻加力组。全麻条件下将钛微种植体植入实验动物狗的双侧上颌尖牙、磨牙区与下颌磨牙区,所施力值0.2 N。8周处死动物,X线拍片进行影像学评价;通过HE染色与GOMORI特殊染色方法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X线结果显示磨牙区植入的微种植体较尖牙区更多骨结合。HE染色显示实验8周时即刻加力组可观察到微种植体周围骨边缘整齐的成熟的层状骨,可见到大量成纤维细胞;非即刻加力组微种植体周围为高矿化的层状骨组织,可见较多的骨陷窝,内有骨细胞,钙化程度与旧骨组织接近。GOMORI特殊染色显示即刻加力组微种植体周围有较多未矿化结缔组织,非即刻加力组微种植体周围有明显矿化骨组织出现。结论:非即刻加力组较即刻加力组的微种植体有更多的骨性结合,可更好地提供稳定的正畸支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患者于拔牙术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完成骨结合以后进行义齿修复.结果 种植体稳定无松动,周围无炎症,X片显示无明显骨吸收.结论 即刻种植疗程短,疗效与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患者于拔牙术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完成骨结合以后进行义齿修复。结果种植体稳定无松动,周围无炎症,X片显示无明显骨吸收。结论即刻种植疗程短,疗效与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即刻加载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即刻负载的稳定性. 方法 以两只绵羊作为实验动物,分别于两侧下颌骨各植入4枚微螺钉种植体,共计16枚,随机选择一侧即刻加力200 g为实验组,对侧不加力为对照组,通过测量种植钉-骨界面的剪切力,评价即刻负载对支抗种植钉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 实验组种植体的剪切力平均137.53 N,对照组种植体的平均161.48N,两组剪切力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中随着载荷的增加种植体颈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 结论 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前提下适当力值的即刻加载不会影响种植体的稳定,可以满足正畸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HA涂层种植体即刻种植的治疗效果,探讨HA涂层种植体在即刻种植术中临床应用的前景。方法 对26例因外伤、残根、牙周病等原因需拔除患牙的患者,在拔除患牙的同时即刻植入36枚国产HA涂层种植体,种植体与拔牙创间较大的骨间隙用HA颗粒充填或胶原膜覆盖以引导骨再生,4~6个月后二次手术,连接上部结构并完成修复。修复后对种植体稳固性、牙槽嵴丰满度、骨吸收、骨融合情况等进行临床和X线的连续观察。结果 26例36枚HA涂层种植体连续观察1年~3年4个月,成功23例32枚,失败3例4枚,其中1例植入的2枚种植体中有1枚未形成骨结合,成功率88.9%。结论 即刻种植术具有保持牙槽嵴高度,有效防止骨吸收,缩短患者无牙期,尽快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等优点,有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