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的法律逻辑教学应配合法学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以下必要改革:应明确法律逻辑教学对象主要为法学院学生、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应紧紧围绕训练法律人的法律思维方式来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办案思维的逻辑和大陆法系法律推理模式;教学方法宜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苏格拉底问答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自然也应成为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调解实践中存在法官、当事人诚信缺失现象,强制调解、恶意调解行为时有发生.法律没有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科以明确的惩罚、制裁.应将诚实信用原则明确规定为诉讼调解原则,并出台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和当事人的要求,明确不诚信行为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保障权利受损者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司违规减资的行为层出不穷.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①第一百七十七条对公司的减资程序做出了详细规定,但关于违反该规定的具体责任类型、责任承担者、责任范围等问题,在我国相关法律中都未提及.实践中,法官运用设证推理、类推适用等不同的法律方法,选择不同的利益着重点,对减资行为进行不同的法律解释,对"股东在公司违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法律逻辑教学应配合法学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以下必要改革:应明确法律逻辑教学对象主要为法学院学生、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应紧紧围绕训练法律人的法律思维方式来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办案思维的逻辑和大陆法系法律推理模式:教学方法宜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苏格拉底问答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立法中心主义没有意识到法律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忽视法官对法律运行的重要作用.司法中心主义强调重视司法实践,重视法官的主动性.认为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该从立法中心主义向司法中心主义转变,重视法官对判决的解释和论证,提高司法过程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证据制度中是否采用自由心证仍然存在争论.文章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法官自由心证是不依赖于法律而客观存在的,自由心证只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官自由心证合理存在的客观条件和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电影《真水无香》通过四个普通的案件把法官宋鱼水置于法理与情理相冲突的法律尴尬之中,引发了人们对现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官的思考。一方面法官要尊重法律,对法律负责;另一方面法官要兼顾情理,对社会负责。法官应该寻求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平衡点,从根本上解决纠纷,促进社会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8.
依照目前的法律规定,法官量刑权只有授权而没有控权,导致刑事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行使不当直接影响司法成品的质量,影响法律的公信力。我国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过大提出,要从立法上进行控权和司法实践操作上同时进行控权的观点,并具体构建了均衡法官量刑权的思路与走向。  相似文献   

9.
比较而言,普通法系中,经验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拒绝法律实践中的体系化和概念主义,法律的发展遵循着渐进式的成长模式,由此决定了法官是推动法律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卡多佐时代的美国,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因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实践,"法官造法"尤为积极且重要.卡多佐其人及其<司法过程的性质>所演绎和诠释的正是普通法系的上述演进理性,这也是解读卡多佐及其<司法过程的性质>必须立足于普通法系如何成长的外在视角.  相似文献   

10.
法律推理作为逻辑学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审判中法官正确恰当地运用法律推理无疑能够增强司法判决的一致性和正当性。对法律推理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与审判实践紧密结合能够使法官加强法律推理能力及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理性、科学的司法裁判。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律推理,会对法官裁判案件大有帮助。但目前,我国的法律推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与法官裁判活动的结合不够紧密,未取得令人乐观的实质性进展,加强法律推理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典型的法典中,几乎没有哪一条法规不需要司法解释。没有解释就没有法律的适用,法官适用法律的过程就是法官解释法律的过程。这一论断早已为西方法学界普遍接受,而在我国,学术界对于法官解释争论颇多。本文试对刑法的法官解释进行研究,以期端正人们对法官解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民事关系是否受宪法基本权效力的约束、宪法基本权私法效力在民事司法中如何展开、法官在民事关系的合宪控制中应当使用的法律解释方法及判断基准等问题.在处理民事案件时,法官不能回避对宪法基本权的考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采购条例》的规定,装备采购合同的法定形式是书面形式,但不能绝对排除违反法定形式订立装备采购合同的情形。装备采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的法律效果是问题争论的焦点;分析了装备采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的法律效果的3种情况;认为合同违反法定形式的直接法律效果就是合同无效,附带法律效果包括无效合同的损害赔偿、违反诚信原则对合同无效的排除及不当得利制度的适用,违反法定形式的装备采购合同不能因履行而有效。  相似文献   

14.
法官是我国司法实践环节中重要的载体,是法律在具体运用的实施者之一。军事法院法官和地方法院法官都是我国审判机关的审判人员,但是两者在诸多方面还是有相异之处。将两者进行比较对我国法官现状的认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农村社区非对称纠纷的传统调解和法律解决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这些问题是导致农村社区非对称纠纷发展成非理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提出建立农村社区纠纷调处预警机制,社区非对称纠纷调解的"倒偏向"方法和法官模糊法律产品的"说服性调解"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法官如何思考》这本书中表达的观点是法官绝不是法条主义者,尤其是在非常规案件中,法官是政治的,有时还必须成为"偶尔的立法者"。读完波斯纳的这本书,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政治性倾向是法官这个职业群体不可避免的特征,在中国,司法制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法官体系采取的是职业制法官体系,这个体系在整体上是属于公务员体系的,由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法官具有政治性倾向的原因,一是法官这个职业的发展过程,二是法官作为法律的具体实施者,法律的特征直接影响的法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法律推理的独特性正是司法公正的内在保障,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方法论的自治性"。在法理推理的司法实践中,要正确处理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冲突。法官在寻找裁判大前提的过程中,弄清法律条款的含义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握成文规范和其内在意义。而在法律规定本身可能相互冲突时,法官则需要用辩论推理来构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8.
法官适用法律形成的判例离不开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行政判例的辅助法源地位之所以得到肯定,因为其符合归纳推理的逻辑。介绍了法律推理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方法以及实质推理的运用形式,阐述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法律解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印度之行》中,E.M.福斯特围绕阿齐兹的犯罪审判,对英国统治下印度的法庭、法庭审判场景、审判气氛和参与法庭审判的观众、律师和法官等各式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本文介绍了殖民地时期印度的法律发展历程,探讨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对于印度的种族偏见以及在对阿齐兹审判过程中的反映.本文认为,通过对于阿齐兹审判的描写,小说揭示了英国强加于印度的法律制度以及该法律制度与印度本土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冲突,充分反映了殖民地法律中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20.
卡多佐是美国史上著名伟大的法官之一,也是美国实用主义法学、社会学的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多佐沿着霍姆斯的法律实用主义的路径.将实用主义进一步带入司法过程,主张透过法律的形式主义追求实质正义,对司法及其过程进行了深刻、独到的说明和阐述,其司法哲学对我国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