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有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有利于针对敏感话题的探讨与调查,以及能够对传统课堂的不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的发展。将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用于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对于传统的教与学都是一次重要的变革,虚拟化的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课堂不仅可以更快的提升人群素质,拓展传统课堂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推动社会对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可以影响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进而推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在全国的中小学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长关于儿童青春期妇科检查及性健康教育的认知与态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且为人父母的21名男性和55名女性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式面对面访谈法收集资料,应用经典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65.45%的女性家长及90.48%的男性家长支持儿童青春期妇科检查,其主要原因有:青少年性生活提前、妇科炎症感染、疾病年轻化、性传播疾病及HPV疫苗接种;80.00%女性家长及80.95%的男性家长支持对儿童青春期女孩加强性健康教育,其主要的论点是:性健康教育不到位、防止儿童及青少年性侵害、网络性信息良莠不齐。结论从家长的认知上,针对儿童青春期女孩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妇科检查是可行且必要的,且在妇科检查过程中开展的性健康教育对儿童青春期女孩才是潜在的巨大益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青春期少女的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以及避孕知识、性病知识等角度对青春期少女的性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以期对青春期少女这个特殊群体开展有效的性健康教育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使青少年在父母眼中变得很“陌生”。读懂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已经是父母能够与青春期孩子进行积极“对话”的前提条件。青春期孩子通过“同伴价值感”、“同性价值感”、“异性价值感”三条路径的自我价值体验的需求尤其强烈,随之带来了与已有“道德感”的冲突和三个价值感之间不平衡时的自动调整冲突。这些“冲突”常常使孩子面临“抉择的烦恼”,特别需要合理“砝码”的加入——即成年人的理解与指导,使之顺利走过人生的“雨季”,享受绚烂的“花季”。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研全日制高中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知信行实际情况,为教育、卫生、宣传等有关部门和家庭不断完善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高二女生,发放问卷275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89.82%。结果:女生对学校开展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感到非常满意5.26%,满意27.12%,基本满意51.82%,不满意15.78%;父母能坦然与孩子交谈有关性话题情况是,经常5.66%,偶尔47.36%,从来没有46.96%;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为:学校30.76%,父母亲29.95%,同学和朋友42.51%,书报和杂志34.01%,网络45.74%,电视27.12%,广播电台4.04%,其它11.33%;存在性方面的烦恼或困惑时学生最希望求助于:父母亲23.48%,同学和朋友31.57%,老师7.28%,自己看书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51.82%,其它12.14%。结论: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并要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引导学生安全顺利度过人生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家庭性教育情况及家长对性教育的态度,以期为更有成效地开展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的同时,对他们的家长进行了同期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性教育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少年青春期来临之前,教会他们性的知识",这是周总理的嘱托。从那时起,作为中国性教育工作者,我们开展了当代的性教育,开展了以性知识教育为主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是正常生理心理变化的结果,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普遍趋于提前,性生理知识缺乏,因而形成性成熟早,心理成熟晚和不稳定之特点。因此,性健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性生理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办有关性问题的"悄悄话"电台节目,通过社会媒介传布性知识;并把"青春期常识"列为选修课,通过学校把性教育与伦理道德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家庭进行青春期教育。把学生、家长及教师结合起来,通过各个途径使学生们了解两性发育知识,打破性神秘感,以正确引导学生顺利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9.
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晓 《中国性科学》2006,15(4):32-35
定义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内涵,探讨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剖析了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结合浦东新区“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及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体系,思考确立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教育模式,改进与提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已被一些地区列为中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但普遍开展这项工作还存在着教材未定、师资匮乏以及教学时间安排等问题。一、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以普通性科学知识和性伦理知识为内容,面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显著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代玉文 《中国性科学》2012,21(2):37-38,42
目的:了解现代女大学生性知识来源与需求、性态度、性价值观、性道德意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性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女大学生性知识来源与需求等状况.结果:女大学生性知识来源主要为杂志、电影电视和课堂教学,来源单一;女学生的性知识需求主要集中在女性怎样保护自己、性与爱等;恋爱学生人数多,主张恋爱的比例较高,普遍需要学习性知识.结论:高等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开展好性健康教育,特别是恋爱观、性态度、性价值观、性道德意识的引导与教育,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主流性教育模式为"唯禁欲性教育"与"综合性性教育",反思两者在我国的实践发现,唯禁欲性教育以旧道德压抑青少年性行为,有"道德捆绑"之嫌;综合性性教育偏于性知识、性心理的传授与调适,有"性教唆"之虞。为超越二者的实践困境,有必要以德性为基础整合两者优长建立新的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段成利 《中国性科学》2007,16(12):18-21
周作人先生以人的解放作为性学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着"由人到性,再由性到人"的思想主线,强调性知识的重要性,提倡新的性道德、性观念和新的爱情观,提倡开明的、净观的性教育。他对性文艺的态度鲜明,关注妇女解放,认为"性的解放在妇女解放中的重要地位"同经济因素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方刚 《中国性科学》2014,(2):111-112
对青少年性侵犯案的高度关注有助于推动性教育、防范性侵犯,但是,也曝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包括:性的保守势力借机回潮;"守贞教育"大行其道;打着保护青少年的名义,青少年的性权利被进一步剥夺;专制主义也借尸还魂。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保护,需要进行赋权型性教育。赋权型性教育帮助青少年具备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所需要的技能,将真正造福青少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高职学生性观念、性态度、性行为等,从而掌握不同性别高职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为我国高职院校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所不同类型院校的70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学生对性知识了解较少,对性行为认知不理性,对婚前性行为产生的危害不明确,预防性病的知识不科学.结论:高职院校必须尽快提供全面、科学、系统、安全的性知识教育,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其性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美国华人新移民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性行为的现状,探讨在华人大学生中开展性心理咨询和性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问卷",对美国5所高校的126名华人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华人大学生对学生时期性行为有一定顾虑,在面对性行为有可能引起的后果方面相对谨慎。华人新移民大学生在中国较少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性知识比较缺乏,但有了解性知识的愿望。结论:大学是公众教育的最后一站。在华人新移民大学生性知识较缺乏的情况下,大学应成为性心理咨询和性教育的重要渠道。需要在华人新移民大学生中展开系统全面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青少年性教育科普畅销书的特征和内容,探讨其发展与问题,同时反映目前青少年性教育现状。方法:本文对当当网、卓越网以及来自开卷"全国图书零售观测系统"上共18个榜单进行归纳整理,共筛选出49本青少年性教育科普图书,对其进行特征及内容的分析研究。结果:仅有18.4%的图书书名中包含"性"这个字;默认性教育应该是母亲教授的和自学的均为34.7%;作者有性教育专业背景的仅10%。在内容上存在态度积极、信息量大等优点,同时存在内容缺失乃至错误,价值保守迎合家长等问题。结论:目前性教育科普图书的大量出现和畅销暗示了对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视的增加。但是性教育科普图书问题依然存在,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务工未婚男青年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建  黄少芬  敖贵文 《中国性科学》2010,19(8):32-34,40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现状,为开展未婚男性生殖健康促进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深圳特区马家龙社区四个工厂的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外来务工未婚男性青年性相关知识水平偏低,大部分问题正确回答率均低于80%;(2)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开放,已有性生活体验的占被调查者的71.5%,未婚同居现象达52.1%;(3)因婚前性生活造成性伴侣意外妊娠达64.2%,造成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占46.56%和避孕失败占53.44%;(3)17.81%务工未婚男青年有过生殖道不适症状。结论:要加强对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并提供避孕药具以减少性伴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齐丹  刘瑞斌  迟新丽 《中国性科学》2013,22(8):76-80,85
目的:了解当前中职生的性知识水平和性态度状况,以便有效地开展中职生青春期性教育.方法:本研究采用性知识问卷和性态度问卷,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测查了某职校423名中职生的性知识水平、性态度状况.结果:调查发现,中职生性知识总体水平较低,性态度总体趋于中间和偏保守状态,性知识与性态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加强中职生的性知识全面教育,加强对中职生科学的、理性的性态度的引导,而不仅仅是保守的性态度引导,以促进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在信息时代建立性教育网站来满足人们对性知识需求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中国现有的性教育网站,最后根据国外性教育网站建设的经验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建立更为完善的性教育网站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