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终身体育视域下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手段、内容设置、竞赛形式等进行改革,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吉林省15所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对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存在认识模糊、项目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落后、竞赛组织陈旧等状况,并对此提出相应改革措施,皆在为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25所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对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存在认识模糊、项目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落后、竞赛组织陈旧等状况,文章对此提出相应改革措施,旨在为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吉林省25所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对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存在认识模糊、项目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落后、竞赛组织陈旧等状况,本文对此提出相应改革措施,旨在为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制约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因素:体委与教委的配合存在问题;副校长分管体 育力度太小;体育教师的训练水平较低,进修机会太少;学生家长不十分支持;学校体育人才选 拔培养渠道不畅通;课余体育竞赛问题很多;课余训练时间不足;体育经费缺乏;训练场地和器 材缺乏;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数量增加质量下降。对此,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组织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吸引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施措之一。但当前不少学校普遍存在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缺、体育教师不足等困难,影响了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如何针对这些存在问题,设法开展生动活泼的课余体育竞赛呢?几年来,我们做了些尝试,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等方法对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当前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分析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建议。为贵州高校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课余训练正在不断发展,但是,参加课余训练的人数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项目布局与衔接不够理想,师资状况、经费的投入、场地设施等条件以及奖励和竞赛制度的不完善等均是影响我国课余训练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为了提高质量,要做到:①开拓视野、更新观念。②改变体委系统单一渠道培养人才的做法,体委系统与教委系统发挥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体育人材。③多种模式并举,以高水平试点学校为龙头、以传统项目学校为核心,联合社会力量促进带动广大普通学校参加课余训练的积极性。④改革现行奖励、竞赛制度。⑤尽快建立课余训练教练员培训、进修制度。⑥开展课余训练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魏磊 《体育科研》2016,(1):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魏磊 《体育科研》2016,(2):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学习、体育消费、考试以及课余生活方面对忻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从众心理的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这几方面均有着普遍的从众现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克服他们心理障碍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既要发挥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抑制它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实现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心理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课外活动不仅是体育教学的第二课堂,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掌握一些自我医务诊断和预防措施,对于预防意外的事故的发生、祛病健体、增进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8所综合大学的1 000名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开展情况欠佳,存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差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常锻炼的习惯差,近四成大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课余体育竞赛,不参加锻炼的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与较高的体育兴趣是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体育氛围、体育教育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道德品质、知识、指导训练、心理能力等方面,阐述一般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分析和探讨1名合格的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14所高校"非体育类"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活动形式、锻炼方式以及影响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学生课余锻炼的宣传工作、增加相关经费投入、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建议,为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等方法,对粤东高校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院校都开始注重校园体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规律和锻炼现状,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太原市部分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失衡现象主要包括:部份体育项目课程教师严重不足,部份体育项目课程教师过多;重视体育课量的教学管理,忽视课余锻炼的指导、监控;体育课量教学侧重"教书",忽视"育人";重视竟技体育工作;忽视群众体育工作;重视体育课教学,忽视体育科研;重视低年级选项课程,忽视高年级选修课程。对这6种失衡现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不同的体育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主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习方式与项群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传统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没有显著性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效果不一样,其中,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要优于隔网对抗性项群和同场对抗性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又显著高于同场对抗性项群,并且不同项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提出有效改善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并从学校性质和学生性别等不同角度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参与形式和运动项目丰富多样,对课余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同时,本文对阻碍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