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报告16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骨显像,并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的发病率及其特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不同类型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不同,以腺癌为是,其次是小细胞癌,鳞癌及鳞腺癌。转移的部位以胸部多见同病理其余依次为脊柱,骨盆,肢体和颅骨。多发转移灶占85.7%,单发转移灶占14.3%,平均每例病灶数6.1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肺癌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56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部位、数量、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39.45%,其中腺癌发生率50.66%,鳞癌发生率26.19%,小细胞癌发生率12.50%.101例肺癌骨转移中,多发病灶89例(8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骨转移单发者占30.88%,多发者69.12%。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48.53%,鳞癌25.00%,小细胞未分化癌19.12%,腺鳞癌7.40%。骨转移部位为肋骨35.00%,胸椎24.00%,骨盆21.00%,腰椎12.00%,其余为肩岬骨、胸骨、四肢骨等。腺癌以胸椎、骨盆转移为主,小细胞肺癌以肋骨、骨盆、胸椎转移为主。在行X线、CT、MRI检查的病人中,骨转移以溶骨性破坏54.41%,成骨性破坏26.47%,混合性骨破坏19.12%。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4.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的全身骨显像的特点.方法应用SPECT放射性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肺癌骨转移发生率、转移部位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肺癌骨转移的发生腺癌较高,其次鳞癌,未分化癌较低.肺癌骨转移发生部位以胸部、脊柱多见,其他依次为骨盆、四肢、颅骨.肺癌患者应常规进行全身骨显像,对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程国芬  骆成  刘海波 《癌症进展》2018,16(7):834-836,840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颅脑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脑转移瘤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病灶数目、密度特征、瘤周水肿情况及强化特征.结果 4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中,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共显示165处脑转移灶,其中17例腺癌患者检出75处转移灶,12例鳞癌患者检出41处转移灶,7例小细胞癌患者检出40处转移灶,2例大细胞癌患者检出5处转移灶,2例腺鳞癌患者检出4处转移灶.4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中,以多发病灶为主,占62.5%(25/40);瘤周水肿多为中~重度,占77.5%(31/40).腺癌及小细胞癌脑转移瘤中,多发转移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6.5%和71.4%;鳞癌脑转移瘤中,单发转移灶的比例较高,为58.3%.腺癌及小细胞癌脑转移瘤中,混杂密度比例较高,分别为40.0%和35.0%;鳞癌、大细胞癌及腺鳞癌脑转移瘤中,等密度比例较高,分别为43.9%、40.0%和50.0%.不同病理类型比较,腺癌中合并出血的比例最高,为56.0%;鳞癌中未合并出血的比例最高,为82.9%.肺癌脑转移瘤的强化方式以结节性强化比例最高(45.5%),环形强化次之(37.0%),不强化的比例最低(2.4%).腺癌脑转移瘤中,环形强化的比例最高,为50.7%;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腺鳞癌脑转移瘤中,结节性强化的比例均最高,分别为68.3%、37.5%、60.0%和50.0%.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肺癌骨转移临床病理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年1月-1993年1月收治资料完整的肺癌骨转移病人85例,其中腺癌34例,小细胞未见分化癌26例,鳞癌20例,其它癌5例,骨痛是肺癌骨转移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81.2%),次之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病理性骨折。肺癌骨转移与病理类型的有关:腺癌最常见(40.0%),小细胞未分化癌(30.5%),鳞癌(23.5%)。骨转移的常见的好发中位依次为肋骨(48.2%)、胸椎(39.9%)、腰椎(35.3%  相似文献   

7.
1985年1月~1993年1月收治资料完整的肺癌骨转移病人85例,其中腺癌3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6例,鳞癌20例,其它癌5例。骨痛是肺癌骨转移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81.2%),次之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病理性骨折。肺癌骨转移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最常见(40.0%),小细胞未分化癌(30.5%),鳞癌(23.5%)。骨转移的常见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48.2%)、胸椎(39.9%)、腰椎(35.3%)和骨盆(31.6%)。病灶以多发转移为主(78.9%)。放射性核素骨显影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以对症治疗和局部治疗为主,对一般情况较好者,可补加特异性治疗.所有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7个月。单一与多发二者的生存期分别为3.3个月和2.1个月;局部治疗对生存期也无明显的影响。自确诊后的1年生存率为5.3%,2年生存率为2.1%,3年生存率为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1例确诊为原发性肺癌且有完整资料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男377例,女144例,年龄15-80岁,中位年龄58岁.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其他病理类型肺癌分别占32.44%、35.12%、25.14%和7.29%.女性患者腺癌发生率高于男性,鳞癌发生率较男性低.吸烟主要与鳞癌的发生有关.男性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女性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骨、脑、对侧肺及肝脏,其中腺癌的骨、脑、肺转移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结论:腺癌仍是目前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吸烟、性别均是肺癌病理类型的影响因素,骨、脑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相似文献   

9.
肺癌骨转移核素显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规律。方法136例肺癌患者做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136例肺癌患者中有87例骨显像异常,结合临床及X线诊断为骨转移,骨转移的发生率为63.97%。其中左肺癌的阳性率为58.33%,右肺癌的阳性率为73.47%。肺腺癌的阳性率72.41%,肺鳞癌的阳性率为43.48%,腺癌较鳞癌容易发生骨转移(P<0.05)。87例骨转移患者中81例为多发病灶(占93.1%),6例为单发病灶(占6.9%),每例患者的平均病灶数为6.39个。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脊柱、骨盆、肢体和颅骨。伴有区域淋巴结及远处其它器官转移的患者出现骨显像异常的可能显著增多(P<0.05),骨转移是否发生与肿瘤原发病灶范围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到统计学证实。结论肺癌骨转移发生率很高,骨转移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于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决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骨转移单发者占30.88%,多发者69.12%.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48.53%,鳞癌25.00%,小细胞未分化癌19.12%,腺鳞癌7.40%.骨转移部位为肋骨35.00%,胸椎24.00%,骨盆21.00%,腰椎12.00%,其余为肩岬骨、胸骨、四肢骨等.腺癌以胸椎、骨盆转移为主,小细胞肺癌以肋骨、骨盆、胸椎转移为主.在行X线、CT、MRI检查的病人中,骨转移以溶骨性破坏54.41%,成骨性破坏26.47%,混合性骨破坏19.12%.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11.
唐顺  郭卫  杨荣利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3):1335-1338
目的:肺癌是最常出现骨转移的实体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响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随访1997年10月至2007年1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27例。其中男84例,女43例;平均年龄61.2岁(29~88岁)。应用x线平片、CT、MRI和全身骨扫描确定骨转移灶的部位及数目。根据病理分类将肺癌骨转移分为腺癌转移80例(63.0%),鳞癌转移17例(13.4%),大细胞癌转移9例(7.1%),小细胞癌转移21例(16.5%)。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生存相关模型分析各相关危险因素,找到影响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各个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肺癌骨转移后6个月、1年和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4%、25.8%和8.0%。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6个月,诊断骨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肺癌骨转移后影响生存的有效预后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生存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单发或多发)、以骨破坏为首诊症状、有无其它脏器转移、转移时长(从诊断肺癌到出现骨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存在骨科并发症(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肺癌骨转移后影响生存的有效预后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生存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有无其它脏器转移、转移时长。结论:明确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有助于确定手术的适应证,进一步提高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4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及其不同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肺癌骨转移的预后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骨转移单发者占26.2%,多发者占73.8%。腺癌平均每例发生骨转移1.95处,鳞癌平均每例发生骨转移1.61处。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鳞癌以胸部及脊柱转移为主。x线摄片检出31.5%,CT骨扫描为38.5%,MRI为75%,ECT为100%。死亡者平均存活6.3个月。提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者多见,腺癌骨转移率最高,鳞癌次之。转移部位以胸部最多,其次为骨盆和脊柱。ECT对骨转移的诊断最有价值。骨转移为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62例肺癌骨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62例肺癌骨转移。96.8%的患者有骨痛。63.3%的患者骨痛出现时间晚于呼吸道症状。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骨最常见(占70.1%),其次为脊柱(69.3%)和骨盆(45.2%)。骨x线片对病灶的检出率为64.3%,且以单灶为多(68.6%),平均检出病灶数为1.6±0.2个。骨核素显像的检出率为100%,且能检出多灶(占59.1%),平均检出病灶数为2.8±0.1个。骨X线片和核素显像结合应用可提高骨转移灶的定性、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84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骨显像的结果,对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本组肺癌骨转移性率66.3%(122/184),骨转移部位以胸部最多,为35%,其他依次为脊柱25.2%,骨盆22.4%,肢体15.6%,颅骨1.8%。多发性转移灶占81.15%(99/122),孤立性转移灶18.85%。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对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与 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同机装置(SPECT/CT)全身骨显像在肺腺癌或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诊断骨转移的临床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82例肺原发腺癌或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行99 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SPECT/CT 全身骨显像,术前1周内对部分骨显像阳性病灶行 MRI 检查。采用χ2检验分析骨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82例肺癌患者中腺癌38例,鳞状细胞癌44例,发现骨转移38例,发生率为46.3%。其中肺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较鳞状细胞癌略高,分别为57.9%(22/38)和36.4%(16/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P =0.027)。肺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的骨转移部位以双侧肋骨较为多见,其次为脊柱骨、骨盆骨、四肢骨、颅骨等。结论肺腺癌较鳞状细胞癌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以双侧肋骨多见。肺癌患者术前行 SPECT/CT 全身骨显像筛查骨转移,对肿瘤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单发者占 19.1% ,多发者 80 .9%。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 5 8.5 % ,鳞癌 2 0 .2 % ,小细胞未分化癌 14 .9% ,大细胞癌 2 % ,腺鳞癌 2 % ,类癌1%。骨转移部位为肋骨 5 5 .3 % ,胸椎 46 .8% ,骨盆 40 .4% ,腰椎 31.9% ,其余为肩岬骨、胸骨、四肢骨等。腺癌以肋骨、胸椎、骨盆转移为主 ,鳞癌以肋骨、胸椎转移为主 ,小细胞肺癌以肋骨、骨盆、胸椎转移为主。在行X线、CT、MRI检查的病人中 ,骨转移以溶骨性破坏的占 86 % ,成骨性破坏 6 .9% ,混合性骨损害 6 .9%。 94例病人中 ,仅发现 1例有高血钙 ,34例有血清AKP增高。结论 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高钙血症与是否有骨转移无关。血清AKP值对肺癌骨转移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癌脑转移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在颅内转移瘤中以来自于肺癌为最多。本文观察肺癌脑转移的MRI征象,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病灶的差异。方法:分析32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病例MRI图像,观察转移瘤的部位、数目、形态、信号、水肿、增强表现及脑膜和颅骨的受侵等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共检出88个病灶,57个为囊实性。31个为实性。病灶多数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病灶周围Ⅱ-Ⅲ度水肿共47个病灶(腺癌20个,鳞癌26个。小细胞癌1个),Ⅰ度水肿41个(腺癌21个,鳞癌9个,小细胞癌11个)。有15个病灶内可见不同范围的短T1WI信号(腺癌12个,鳞癌2个,小细胞癌1个);颅骨破坏4例,均见于腺癌。结论:肺癌脑转移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MRI征象,肺腺癌和鳞癌脑转移瘤MRI表现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转移瘤发生率、病灶数目、水肿范围以及短T1信号出现率和颅骨转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骨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6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骨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率为35.3%。多发转移者201例,全组平均病灶3.4个。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最常见,其它依次为脊柱、骨盆、肢体和颅骨,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腺癌和腺鳞癌骨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P<0.005)。细胞分化程度较低者骨转移率明显增高(P<0.005)。Ⅲ~Ⅳ期骨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5)。结论 肺癌骨转移临床常见,肺癌患者应常规作全身骨显像检查。骨显像检查有助于肺癌的准确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肺癌脑转移的MRI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讨肺癌脑转移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85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行脑部MRI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其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58例行MRI检查的患者中,有脑转移者393例,占45.8%。其中腺癌117例(29.8%),小细胞肺癌110例(28.0%),鳞癌52例(13.2%),腺鳞癌16例(4.1%),大细胞癌2例(0.5%),类癌1(0.3%),不知确切病理亚型95例(24.2%)。在19例脑膜转移的患者中,原发病为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5例,鳞癌4例,病理类型不明者4例。在374例脑实质转移的患者中,病灶周围无明确水肿120例,轻度水肿98例,中度水肿70例,重度水肿86例。结论 癌容易发生脑转移,MRl增强扫描有助于肺癌脑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核素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岚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3):362-363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的核素骨显像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从1998年1月~2003年12月之间确诊为肺癌的骨转移患者166例,并对其核素骨显像及骨X线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腺癌和小细胞癌并骨转移发生率较高,鳞癌次之。骨转移顺序为胸部(65.1%)、脊柱(52.4%)、骨盆(25.9%)、肢体(12.7%)、颅骨(6.0%);骨X线片发生骨转移的阳性率23.2%而骨显像阳性率为96.4%。结论提示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X线及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不同阶段可表现出不一致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