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为解决在传统轧-蒸(P-S)染色工艺中因轧余率高、湿织物升温缓慢而导致的活性染料水解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在汽蒸前增加真空脱水工序的棉织物浸轧-真空脱水-湿蒸固色工艺(以下称作低含水率-湿蒸(L-W-S)染色工艺)。以活性蓝19为例,研究了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Na2CO3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湿蒸染色的影响,并对L-W-S工艺与传统轧-(烘)-蒸(P-(D)-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和染料固色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染色深度时,活性蓝19采用L-W-S工艺上染试样的K/S值和固色率始终高于经传统P-(D)-S工艺上染试样,可为提高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工艺的固色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小文  吴伟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2021,42(7):115-122
针对棉织物传统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存在的能耗高、活性染料易水解、废水含盐量高和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密封装置固色的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通过测定密封装置中织物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探讨含水率对织物升温以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理论。探究焙蒸温度、焙蒸时间、代用碱和Na2SO4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的影响,并且对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与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染料用量相同时,经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均比经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高,采用这2种工艺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相差较小,这为提升棉织物轧染工艺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活性染料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用活性大红K-2G、活性黄K-R和活性黑KN-B对棉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预烘时间、汽蒸时间、固色碱剂CJ-R质量浓度、皂洗剂用呈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黄K-R、活性大红K-2G和活性黑KN-B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预烘时间都为55 s,汽蒸时间分别为90 s、100 s和120 s,固色碱剂CJ-R质量浓度分别为2.0 g/L、3.0 g/L和3.5 g/L,皂洗剂质量浓度为1.0~1.5g/L.染色织物具有很好的匀染性、透染性和较高的K/S值.和传统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的染色织物可以达到传统染色工艺的色牢度.K/S值甚至更高.该工艺解决了活性染料传统染色的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的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以氯化钠质量浓度、碳酸钠质量浓度、烘干时间和汽蒸时间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染色织物K/S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了多因素模型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织物实验K/S值和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96,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5%,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建模方法可用于染色织物K/S值的预测,可以用于棉针织物轧烘轧蒸染色工艺的预测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厚重织物活性染料连续轧-蒸染色固色率低的难题,选用活性红3BS对灯芯绒织物进行染色,分析连续轧-蒸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将染色灯芯绒织物的颜色参数和固色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红3BS用于灯芯绒染色时,适宜的碳酸钠、汽蒸固色和诱导扩散时间分别为25 g/L、5 min和30 min;碱剂对灯芯绒织物颜色参数影响较大,采用专用碱剂可将染色灯芯绒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提高2.9和11.2%;增加染料分子诱导扩散时间也可改善染色性能,但作用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活性染料传统轧-蒸染色的固色率和染深性,将真空脱水技术引入棉织物的活性染料轧-蒸染色过程。研究了棉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碳酸钠用量对活性金黄SRE湿蒸染色的影响,并比较了活性金黄SRE采用浸轧-真空脱水-湿蒸(P-Vac-S)工艺与传统浸轧-湿蒸(P-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染深性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浸轧含25 g/L活性金黄SRE染液的棉织物,将其含水率真空脱水至20%~30%,再进行湿蒸,棉织物的上染率(K/S值)和染料固色率相对较高;含水率为(25±2)%的棉织物湿蒸染色的适宜汽蒸时间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分别为5 min和25 g/L;采用活性金黄SRE经P-Vac-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K/S值比采用P-S工艺染色的K/S值高15%~30%,但是经前者染色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比后者略差。  相似文献   

7.
选用活性红SNE染料,采用轧蒸染色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制定棉织物活性红SNE的轧蒸染色工艺。对染色后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进行测试,讨论了汽蒸时间、碳酸钠、元明粉、尿素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红SNE染料25 g/L、汽蒸时间3 min、碳酸钠30 g/L、元明粉60 g/L、尿素50 g/L时,染色织物K/S值和固色率较好,棉织物的染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活性染料传统连续轧染纤维素纤维织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湿蒸短流程工艺进行加工.探讨了活性染料品种、湿度、汽蒸时间、电解质用量、碱剂用量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选用合适的染料、助剂,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对纯棉平绒织物进行湿蒸短流程染色,结果表明:安诺其ECO活性红、ECO活性蓝在相对湿度50%、Na2SO4 50 g/L、Na2CO3 40~50 g/L、汽蒸时间2.5 min,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ECO型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的湿焙连续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棉织物的轧烘轧蒸连续染色由"吸附扩散固色水洗"4步组成,而湿短蒸工艺使4步在1个蒸箱中完成,并且使用ANOZOLECO型活性染料,整个过程除碱剂外不添加任何电解质,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针对无盐饱和湿短蒸工艺中固色率和表观深度低的现状,通过测定湿蒸箱中织物表面温度变化曲线,分析织物中含水的多种分布状态;研究含水率与蒸箱温度、湿度和时间的关系;考察蒸箱温度、湿度、湿焙时间、含水率对湿焙工艺染色表观深度和固色率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确定最佳湿焙染色工艺路线,达到织物染色后较高的色牢度和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湿短蒸染色清洁生产的工艺条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秋 《印染》2004,30(17):42-44
2 .2 .3 Eco Steam系统湿短蒸工艺效果(1)纯棉织物K型活性染料短流程湿蒸工艺染色半制品为经烧毛、煮练、丝光的 2 9tex× 2 9tex (2 0 s× 2 0 s)2 3 6根 /10cm× 2 3 6根 /10cm全棉平布及 48tex× 5 8tex (12 s× 10 s)3 14 .5根 /10cm× 181根 /10cm全棉卡其。①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 (染料用量 2 0g/L)→湿蒸→水洗→烘干②时间选择 由于K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较弱 ,活化能高 ,因此固色时间对固色率有较大的影响 (见表 5 )。表 5 固色时间的影响织物时间 (min)2 9tex× 2 9tex全棉平布1 2 348tex× 58tex全棉卡其2 3 4K/S值红K2BP黄…  相似文献   

11.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套印不准仍然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难题,它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四大公害之一.消除产生问题的根源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要解决凹印套印不准问题,应仔细分析其原因,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再--加以攻破.  相似文献   

12.
郭精超  陈国强  邢铁玲 《印染》2012,38(1):22-25
纯棉机织物冷轧堆染色早有应用,但仍缺少染料与工艺选择较明确的理论指导。通过研究活性染料类型、碱剂种类和堆置时间对纯棉机织物冷轧堆染色的影响,重点分析不同碱剂和堆置时间对活性黄3RS、汽巴克隆红C-2BL、青RGB和海军蓝BES等4种不同类型活性染料染色色深和固色率的影响,给出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活性黄3RS和汽巴克隆红C-2BL以纯碱40 g/L为碱剂,堆置时间分别为15 h和10 h;RGB青和BES海军蓝则采用烧碱4 g/L和纯碱40 g/L混合碱剂,堆置15 h。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温助剂TF-189L,在涤棉织物上进行长车一步低温汽蒸前处理工艺,处理后织物完全满足染色半成品要求,与传统高温退、煮、漂工艺相比,缩短了前处理工序,节约了蒸汽,降低了前处理成本;采用低温助剂TF-179D,对涤棉或全棉织物上进行卷染低温前处理,与传统长车工艺相比,半制品质量更优,工艺操作灵活,降低了能耗,在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天花粉蛋白(TCS)在抗癌细胞和HIV病毒方面的临床性研究进展,天花粉蛋白生产工艺也需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精细化。本实验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硫酸铵粗提后亲和双水相进一步纯化,得到精制的天花粉蛋白。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后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其纯度进行了鉴定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并对比了盐析法和亲和双水相分离法,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沉淀法最佳分离条件为固液比为1∶12、浸泡时间为24h、pH在5左右,最终得率0.8mg/g;亲和萃取最佳条件:染料CibacronBlue F3GA-吐温80在成相吐温80中的含量8%,成相吐温80的占双水相含量为4.0%,(NH4)2SO4的含量2.0mol/L,充分混合的时间9h,反萃取氯化钠的含量为0.5mol/L,反萃取的时间为8h,得率0.6mg/g,但凝胶电泳显示其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研究普通型微晶纤维素及102型微晶纤维素对粉末直接压片的B族维生素片片重稳定性的影响,选出最适合制备B族维生素片的微晶纤维素应用方案。方法:以可衡量片重稳定性的过程能力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关联压片压力、脆碎度及崩解时间为辅助评价指标,分别考察普通型微晶纤维素、102型微晶纤维素及两者以不同比例组合使用时制备B族维生素片的工艺顺应性。结果 在粉末直接压片中,普通型微晶纤维素及102型微晶纤维对B族维生素片的压片压力、脆碎度及崩解的影响差异较小;102型微晶纤维素的片重稳定性明显优于普通型微晶纤维素,但两者以3:1的比例组合使用,是最适合的使用方案。结论 在粉末直接压片的工艺研究中,借助过程能力指数,可获得较高性价比的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16.
张运生 《印染》2008,34(20)
立体印花有发泡印花、起绒印花、拔浆印花和烂花印花等四种方式,可分别采用微胶囊制剂、发泡剂、增稠剂、热固性油墨等助剂,形成浮雕或绒绣效果,其印花工艺和设备与涂料印花相似.文中分析了立体印花设计、制版、印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食品工业》1997,(12):26-26
<正> 长期以来,方便食品是以其食用处理简单方便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方便食品的种类林林总总,在市场上亦占有一定的份额。在方便食品的范畴中,油炸或蒸煮食品如肉类、饺子等,是需要经过加热烹煮处理的食品,由于这类食品基本上已是煮熟的,故消费者只需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完成后加工工序,以供进食。所以,在生产加工处理时务必要确定食品完全熟透;否则,消费者在这个短暂“加热”的过  相似文献   

19.
湿蒸新工艺是一种全新的工艺,可应用于前处理、染色和免烫整理。与传统印染工艺相比,该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性能提高明显,流程短,能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还原染料印花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一鹗 《印染》2005,31(23):32-35
简述还原染料的印花原理,以碳酸钾/雕白粉印花法为例,结合生产实际,就印浆的稳定性、防止渗色、防止过还原色变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