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瞬膜(nictitating membrane)是脊椎动物中的无尾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所特有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眼睑,又称"第三眼睑"。瞬膜是从眼内角上、下眼睑内面的黏膜皱襞伸出,能向上方或作斜向运动,可以遮住眼球角膜。哺乳动物瞬膜退化,有的或仅存痕迹;而人类的眼睛也没有瞬膜,退化的瞬膜残存在眼内角,只能靠眨眼来湿润眼球。鸟类的瞬膜非常发达,是保护其眼睛的特殊结构。鸟类瞬膜解剖、生理机制:是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家禽嗜眼吸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嗜眼属(Philophthalmus Looss,1899)吸虫主要寄生在鸟类的结膜囊(conjunctival sac)瞬膜(nictitating membrane)中,由于虫体机械刺激及分泌物毒素的影响,患禽眼黏膜充血、组织液渗出、角膜与瞬膜晦暗充血,有的化脓溃疡,眼睑肿大或紧闭。鸟类尤其幼雏因此眼疾而不能寻食、消瘦,有的两腿瘫痪,严重的致死。除鸟类外,兔子、小白鼠及小型哺乳动物亦可受感染(Alicata and Ching,1960;Cheng and Thakur,1967)。在南斯拉夫及  相似文献   

3.
我在剥制鸟类标本时,曾多次用石膏填充小型鸟头颅腔和做眼。制成的标本头部铅丝固定申,能维持原形;眼睑和瞬膜保持自然状态,限内充实,保存多年仍如原状。现将制作过程简介如下:(l)剥制标本前,将自然状态下的眼神、眼色等记录画在纸上。(2)待皮肢剥离到眼后,即从枕骨大孔处着手用镊子将头颅内的脑髓、两眼球等掏出掏净,刮净头部肌肉,只剩下头颅壳。(3)涂防腐剂后,填装假体前,将石膏粉加胶水调成橡皮泥状。先填两眼部分,填至两眼从外形看恢复自然状态为止;然后,把两眼暴露出的石膏(代眼球)抛光滑,并按事先记录整理好…  相似文献   

4.
李斌  马武昌  陈建荣  薛伟  张可  栾晓峰 《四川动物》2012,31(5):834-840,847
采用样线法对韶赣高速公路(粤境段)路域生态系统中的鸟类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调查,并同施工前的鸟类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该路段高速公路施工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鸟类是环境健康评价的良好指示物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结果显示:(1)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5种,其中繁殖鸟45种(81.8%),非繁殖鸟10种(18.2%),具有保护价值的鸟类13种(23.64%),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2)研究区域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雨季优于旱季,未受到高速公路施工的显著影响;(3)研究区域鸟类表现出明显的回避作用,主要原因为栖息地破坏,且单一生境类型和食性的鸟类的回避作用更显著;(4)鸟类在受到回避作用从影响区域迁出后,造成了生态位空缺,为适应性更强的鸟类进入该生境创造了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对路域生态系统鸟类保护提出以下建议:1)在道路施工期和运营期应尽快开展鸟类生境恢复和招引工作;2)尽可能减少高速公路施工占地面积,并避开鸟类生存敏感区;3)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工程进度,避免在鸟类繁殖季节进行高强度作业;4)应长期开展鸟类动态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5.
野外研究于2002和2003年秋季在帽儿山地区进行。帽儿山地区秋季可供鸟类取食的肉质果植物种类繁多,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和山荆子(Malusbaccata)是最主要的两种植物。帽儿山地区迁徙性食果实鸟类共9种,包括夏候鸟和旅鸟5种,冬候鸟4种。主要的食果实鸟类是斑鸫(Turdusnaumanni)、灰背鸫(T.hortulorum)和北朱雀(Carpodacusroseus),前两种为食果肉鸟类,后一种是食种子鸟类。斑鸫主要取食黄檗果实,灰背鸫主要取食山荆子果实,北朱雀主要取食黄檗种子。食果实鸟类在秋季也捕食一些动物性食物。3种主要食果实鸟类的迁徙日期不同。灰背鸫最先迁离,斑鸫稍晚,北朱雀最后到此越冬。果实丰歉年对鸟类的迁徙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开展了调查,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差异.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3科169种.丰水期鸟类有36科96种,枯水期鸟类36科1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结合保护区日常监测到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grus)、白头鹤(G.monacha)和白枕鹤(G.vipio)的分布记录,该保护区鸟类累计达173种.保护区枯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鹆形目和雁形目为主,分别占枯水期鸟类种类总数的47.4%、13.3%和9.6%;丰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种类总数的58.3%、8.3%和10.4%.枯水期和丰水期鸟类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换.枯水期农田生境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草洲、沼泽和水体,泥滩生境鸟类多样性最低;丰水期农田和水体生境鸟类多样性基本相同.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枯水期的优势种为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丰水期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  相似文献   

7.
退田还湖对洞庭湖湿地鸟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平  钟福生  王德良 《四川动物》2012,31(1):64-67,70
对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前后湿地鸟类群落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湿地鸟类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结构的变化表明,鸟类的数量在退田还湖后明显上升,与1992年洞庭湖湿地鸟类名录相比增加2目16科174种,尤其是雁鸭类、鹬鹆类、隼类和鸣禽的种数增加迅速.优势种退田还湖前只有32种,退田还湖后增加到74种.不同的湖区因生态环境异质性,退田还湖前后鸟类的群落结构也有差异.在记录的312种鸟类中,其中东洞庭湖分布有297种,南洞庭湖164种,西洞庭湖217种,共有鸟类138种,东洞庭湖特有鸟类较多(48种).经调查,退田还湖(垸)区鸟类群落结构变化更为明显,青山垸分布13目33科77种,西畔山洲垸分布8目20科37种,两垸共有鸟种33种,青山垸特有鸟类有41种,西畔山洲垸5种.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应用经典瞬膜条件反射和电生理学的方法,研究海马中的胆碱能传递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在11只新西兰白兔上进行。音调和气流刺激角膜的结合训练过程中,在海马背部记录到和瞬膜条件反射的发展平行,并先于条件反射行为的神经元放电增加。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阶段,侧脑室注射胆碱受体阻断剂——QNB 后,海马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受到阻抑,瞬膜条件反射消失,但非条件瞬膜反射仍然存在。条件反射巩固后,QNB 仍然使海马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受到阻抑,但瞬膜条件反射不受影响。实验证明,在瞬膜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海马神经元是对乙酰胆碱敏感的神经元,但在条件反射巩固以后,海马以下水平的脑结构发展了在这种简单学习模式中的功能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小脑皮层在兔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伯仪  魏顺光 《生理学报》1991,43(2):103-112
以音调结合气流刺激兔角膜的训练建立瞬膜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率刚达90%,连续出现三组的学习初始阶段,电解损毁小脑半球第六小叶皮层使 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和瞬膜条件反射消除,但不影响“非条件”反射,而在经一周巩固训练的动物,损毁小脑皮层上述区域不发生影响。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在学习初期和记忆巩固时期也有所不同。在学习后期,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频率减低,和在学习初期与损毁小脑皮层后的频率变化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在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以小脑皮层为主导,对瞬膜条件反射的产生和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具有调制作用。随着记忆巩固过程,D-I 核脱离皮层的控制而发展成为这一学习模式的记忆痕迹基础部位。  相似文献   

10.
王智 《生物资源》2023,(4):348-354
本文对鸟类哈氏腺的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大多数鸟类哈氏腺的形态大体上无实质性差异,最常见的与家鸡相似:形状不规则,腺体被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膜隔成不同的小叶。根据小叶结构和排列在腺泡及小管的上皮细胞种类,鸟类哈氏腺可分为三类,即复管泡状腺,复管状腺和混合型腺,复管泡状腺中家鸡为代表,复管状腺中家鸭为代表,混合型中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为代表。腺体结构的类型可能与鸟类习性和行为有关。鸟类哈氏腺除最基本的润滑角膜和瞬膜功能外,还是B细胞活化和终末分化以及浆细胞增殖的场所,作为外周免疫器官,与脾脏、法氏囊和盲肠集合淋巴样组织一起构成决定鸟类全身和局部免疫反应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冬季)、2010年4月和2011年3-4月(春季),依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将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划分为6种生境类型,在各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划定样线并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根据鸟类的统计数量和估算面积计算鸟类的相对密度,并根据密度等级划分各生境类型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结果表明:2个季节共记录鸟类121种,隶属于12目40科71属,其中,留乌92种,夏候鸟24种,旅鸟5种;冬春季节各生境带的鸟类组成均以留乌为主;不同生境带相同季节和同一生境带不同季节鸟类组成和密度及密度频次组成有一定差异;不同的生境带中优势种和常见种不同,而且在冬、春也有变化;中海拔人为干扰阔叶林带冬、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均最高,中海拔阔叶林带鸟类均匀度指数均最高;相邻生境带的相似性指数普遍高于不相邻生境带.除中高海拔针阔混交林带比相邻的前一植被带的鸟类物种数有所上升之外,物种的丰富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减少,鸟类物种组成与夏、秋季相比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2008年,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98种,隶属8目18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水鸟2种,国家Ⅱ级保护水鸟12种.根据居留类型,本区有冬候鸟41种,夏候鸟32种,旅鸟16种,留鸟9种.从分布型区分,古北界鸟类63种(占64.3%),东洋界鸟类5种(占5.1%),广布型鸟类30种(占30.6%),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11月和2008年4~5月,对云南省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84种,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收藏的该地区标本和文献记录的种类,保护区内共记录鸟类330种(另13亚种),隶属47科(另4亚科),18目,占云南省所录鸟类种数848种的38.92%,全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24.83%.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种,二级保护物种29种.黑眉长尾山雀Aegithalos iouschistos和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为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类.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有留鸟230种和亚种,占所录鸟类种和亚种数的67.05%.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物种为主,有182种,占繁殖鸟类总种数的66.42%.亚区级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的鸟类以西南山地亚区的种类为主.结合该区鸟类生境分布的特点,提出云南松高山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寒温性暗针叶林的保护是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牡丹江城市鸟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对牡丹江城市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1种,隶属14目31科,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7.69%.说明牡丹江地区鸟类资源比较丰富,其丰富度指数1.967,均匀度指数0.653 8,Shannon-Wiener指数2.949.记录的91种鸟中留鸟26种,夏候鸟53种,冬候鸟3种,旅鸟9种,分别占总数28.6%、58.2%、3.3%、和9.9%.在居留型上,主要以夏候鸟为主.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种5种,占5.5%,古北种54种,占59.3%,广布种32种,占35.2%,以古北种为主.记录到的91种鸟类中包括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苍鹰(A.gentilis)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所调查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最多,15科52种.  相似文献   

15.
澳门鸟类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2009年在澳门山林和沿海滩涂湿地对鸟类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共记录鸟类297种,加上文献中记录的3种,整理出澳门鸟类名录共300种,隶属17目56科.其中非雀形目有30科160种,占澳门鸟类总种数的53.33%;雀形目有26科140种,占澳门鸟类种数46.67%.就数量来看,澳门鸟类中的优势种有9种,常见种44种,偶见种96种,稀有种则有151种.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33种.澳门鸟类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07>公约附录Ⅰ的有游隼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us、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和小杓鹬Numenius minutus 3种,属于公约附录Ⅱ的有29种.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列入极危(CR)鸟类,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和小青脚鹬被列入濒危(EN)鸟类.易危(VU)鸟类有4种,近危(NT)鸟类有5种.本文成果可为今后长期监测和保护澳门鸟类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契氏鸟(Chiappeavis)是首次发现保存有扇状尾羽的反鸟类,显示出尾羽球茎这一结构在较原始的反鸟类中已经发育.详细描述了巨前颌契氏鸟(C.magnapremaxillo)正型标本的骨骼形态学特征.契氏鸟的腭区形态与始祖鸟(Archaeopteryx)相似,而区别于晚白垩世的反鸟类戈壁鸟(Gobipteryx).即使具有尾羽球茎,鹏鸟类的尾综骨形态也表明该结构发育较差.估算了在契氏鸟中由扇状尾羽所产生的浮力,并与其他早白垩世鸟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契氏鸟的扇状尾羽所产生的空气浮力小于同时代生活的今鸟型类,这有可能解释了反鸟类中具有空气动力学功能的尾羽形态普遍缺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月~2009年11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陕西红碱淖湿地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9种,隶属于8目14科,其中古北界56种,东洋界5种,广布种18种;在居留型上夏候鸟32种,旅鸟45种,迷鸟2种,无冬候鸟和留鸟.优势种以雁鸭类、鸥科、鸻鹬类为主.红碱淖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564,均匀度指数为0.361.在不同生境中,沼泽地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1.561),均匀度指数为0.363,芦苇丛鸟类群落多样性最低(0.104),均匀度指数为0.050.分析了食物、生境和水位等因素对红碱淖湿地水鸟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湖北鸟类种数的新统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有关湖北鸟类的研究和调查等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为基础,统计出湖北省现有鸟类521种,占我国鸟类1371种的38%.属于19目76科226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Ⅱ级保护鸟类76种,列入“三有”名录的有323种,我国特有种l7种.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3月~2007年2月,对福州市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00种,隶属13目30科,其中古北界鸟类40种,东洋界鸟类31种,广布种鸟类29种.调查4个样区中主要鸟类种类和数量的结果表明,福州市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为3.4022,其中以浦下洲最高,为2.9590;大梦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2.5308.  相似文献   

20.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以来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观测与考察,共记录鸟类15目37科125种,约占全国鸟类的9.4%.该区域鸟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达78种,占总数的62.4%,此外还有东洋界鸟类22种,广布种25种.鸟类中多为留鸟,种类达84种,占到总数的67.2%,冬候鸟29种,夏候鸟12种.该区域有多种被保护的鸟类资源,其中IUCN收录6种,CITES收录19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13种;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2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