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人才回流,既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的标志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引进项目中,人才引进最为重要。如何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效力,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普遍 面临的紧迫问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解决这个 问题的基础要件,就是制定专门计划,加大经费投 入,忧化创业环境。从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周边 的韩国、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等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都曾经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海外人才。这些举措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一、成立固定机构,制定专门规划…  相似文献   

2.
人才外流(BrainDrain),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印度是发展中大国,同样也是一个人才外流的大国。印度的人才外流问题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才外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印度大规模的人才外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印度经济、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印度的人才外流现象有增无减。早在1971年,印度科学和工业委员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印度有三万名工程师、医生和科学家滞留国外,其中工程师占了一半。在这…  相似文献   

3.
目前,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及地理区位优势等因素,但随着人才国际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大量的人才"外流",使人才无序流动,使人才问题日显突出.本文浅析延边地区人才外流的原因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仅能快速扩充师资队伍、改善师资结构、建立科研团队、提升学术能力、扩展学术网络、增加科研产出、增强学校影响力,更能为学校引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以及丰富的科研资源与研究经验。因此,高校应通过相应的策略引进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国内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条件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引进国外智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人才争夺大战中处于劣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引智模式,应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高校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力吸引外国智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亲景度和竞争态对烟台市从2003年到2012年外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在亲景度方面,烟台外国客源市场亲景度差异显著而且总体上呈下降状态.在竞争态方面,韩国、日本占据烟台外国客源市场7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随旅游人数增长率的变化在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摆动,其它客源国则在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摆动,呈明显的二元格局.根据亲景度和竞争态的联合分析,显示出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烟台拓展外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江 《华东科技》2014,(7):34-34
我们现在全国人才计划能够数上来的,省和中央这两层大概是4700多项人才工程,各种各样的评比,人才计划。国家的干人计划、万人计划,已经严重地干扰我们科技人员。广东的海外人才引进人员做评估——珠江计划,三年引进海外人才,从35到62,平均年龄57岁,基本上都是叶落归根回来的。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31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主办的“亚洲竞争政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围绕着“亚洲竞争政策”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印度总理莫迪于5月14~19日先后对中国、蒙古国和韩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莫迪总理的东亚三国行可谓各有侧重:在中国强调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取决于中印两国各自收获以及合作事项,在蒙古国强调印度是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和精神上的伙伴,在韩国则强调韩国是继日本后印度建立"2+2"对话机制的第二个伙伴。尽管东亚三国在印度战略棋盘上的权重有所差别,但东亚成为印度对外战略的重点布局地区是一个既成事实。  相似文献   

1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当前,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新高潮,在各地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在招才引智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举措,让高薪聘请回来的海外高层人才留得住、干得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展所长,  相似文献   

11.
人才流动的饱和度趋衡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国际与国内人才流动的现实分析 ,探寻了人才合理流动的内涵 ,分析了人才流动的原因、人才流动的阻隔、人才流动的规律 ,提出了人才流动的饱和度趋衡定律 ,并据此定律对人才高消费、人才外流等问题进行了解释。文章指出 ,通过改善人才环境 ,降低人才饱和度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人才争夺战中扭转被动局面、赶超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苏尚云 《甘肃科技》2001,17(4):35-35
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全面的,包括领导人才在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斗争的检验与考验。1 何谓集成型行政人才“集成型行政人才”这个词体现着这么四层含义:人才,行政人才,集成型人才,集成型行政人才。将人才、行政人才、集成型人才归结在一起,我们即可得出集成型行政人才的含义:即集成型行政人才是指适用在行政领域的各种集成型人才。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集成型行政人才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其重要特征是:博而专的知识结构与综合应用能力;吸收与借鉴、消化与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当今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首要特征是,以知识、技术、信息为内容的人才资本成为新的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资本。人们已不再像物质经济时代那样,过  相似文献   

14.
赵浚宏 《华东科技》2009,(12):56-59
2009年11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命名暨宣传推进会,”会上宣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以及上海高新区内的几家园区等分别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人才协调小组组长沈红光在会上讲话表示,要突出政策创新、强化政策导向作用,把人才基地建设成为人才特区,帮助海外高层次人才造出成果,出大成果,把上海建设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最能发挥作用、最能产生效益的创新创业乐土。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中国面临的形势已经不像日本、韩国当年的情况了,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市场封起来保护,不许外资进来,通过国内的高度竞争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但是今天是在加入WTO条件下,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个悖论:一方面,它还要学习,因为它还不是很强;另一方面,它在学强之前就必须得有竞争优势,如果没有竞争优势还没学会就死了,因为外国企业全进来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5):F0002-F0002
4月14日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办主任王川作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推进‘两个加快’提供人才支撑”的主题报告。为组织实施好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王川强调,一是切实增强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7.
韩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韩国政府在2004年实施"扩大接收外国留学生综合方案"(即"留学韩国计划")。该方案实施后,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2008年,韩国提前实现5万外国留学生的发展目标。研究韩国2004年"留学韩国计划",必将对中国在加快制定"留学中国计划",调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实施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大学开发外国留学生特色教育项目,加大中国留学海外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外国留学生毕业指导与追踪制度和完善学分转换制度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西方的经济学家说印度人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这个几乎1/2的人口是文盲的国家,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2000年印度的软件出口近46亿美元,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其占据了16.7%的份额;印度的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91个国家,美国则是其最大的市场。印度在IT行业里正在迅速崛起,在全世界各地,印度的软件工程师是最受欢迎的人才。如今,西方工业大国也要依赖印度来继续自己的信息技术。比尔·盖茨断言: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是印度。是什么使印度在软件行业如此卓尔不群,傲视一方?究其根本,就在于对IT人才的成功开发。印度的经验和做法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才外流与回归现象的思考□余琼人类从社会化大生产开始,便有了人才流动。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人才流动规律是从穷国到富国,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1952年到1975年,约有22万外国专家流入美国,其中大部分为欧洲的科学家。韩国在五、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解雇了其"杰出印裔科学家/技术专家计划"下引进的海外印裔科学家阿雅杜雷(Shiva Ayyadurai).该计划是印度政府于2008年12月推出的最高规格的人才引进计划,目标是吸引印裔领军人才,增强印度的科学技术竞争力.阿雅杜雷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富布赖特学者,电子邮件的发明者,他是该计划启动后引进的第一位印裔专家,其主要使命在于推进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