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韩振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30-3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伤合并应激性溃疡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87例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重型颅脑伤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35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合剂;B组29例,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C组23例,应用H2受体拮抗剂。结果:应激性溃疡3—7天内控制率A组85.7%、B组75.9%、C组52.2%。结论:H2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效果不佳;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理想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止血合剂联合用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上相当常见,病死率甚高,故对本病的预防十分重要。我院自1997年6月~2001年6月,应用阿斯特拉(无锡)有限制药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胶囊用于40例病情较重的ACVD患者,作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措施,收到肯定的效果。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所有病例为发病48小时内经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而确诊病人。病变面积大和/或靠近中线,全脑症状重,有较大可能发生应激性溃疡者(就诊时已有消化性溃疡出血者未列入),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病人入院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脑血管病(ACVD)合并急性心梗(AMI)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646例ACVD中合并ACVD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ACVD中合并ACVD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均有AMI的典型心电图动态变化及血清心肌酶(包括CK、AST、LDH、I-BDH、CK-MB、LDH-1)明显增高。常见于中老年人,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结论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西咪替丁的干预,观察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否降低.方法 67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同时给予西咪替丁400mg/12h静脉给药,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无差异.结论 西咪替丁的干预对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产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常见,而治疗上又有些棘手,病死率亦高。自1978年4月至1992年10月,我们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2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产生上消化道出血者35例,发生率为27.7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32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发生脑出血后24小时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56.25%,死亡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溃疡容易发生在脑出血后24小时内,且病死率高,应尽早进行防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张莹 《中原医刊》2005,32(21):75-75
重症脑出血易合并应激性溃疡,病死率较高,应用法莫替丁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现将我科1998~2003年间收治的7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立复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7例,并以雷尼替丁治疗的47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栋梁  杨秋荣 《中外医疗》2010,29(29):104-10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SU)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62例重度颅脑外伤合并S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治愈,12例死亡,病死率19.4%。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后SU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韩振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19-919,951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87例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重型颅脑伤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35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合荆;B组29例,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C组23例,应用H2受体拮抗剂。结果:应激性溃疡3—7d内控制:A组为30例(85.7%),B组为22例(75.9%),c组为12例(52.2%)。A组的控制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P〈O.01)。结论:H2受体拮抗荆单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效果不佳,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理想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止血合剂联合用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陈春林  康晓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764-1765,1776
目的:通过对53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早期留置胃管、鼻饲,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局部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结果:46例临床治愈,7例死亡,病死率约13.2%。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死率高,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加强支持治疗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焦勇  李鸣  何东权 《西部医学》2006,18(6):767-768
目的探讨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56例应激性溃疡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采用内科治疗42例(75.0%),手术治疗14例(25.0%);死亡15例,病死率26.79%(15.19%~38.28%)。结论应激性溃疡病死率高,对有应激风险的患者,可采用消除应激因素、早期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和抗酸治疗等措施,对已发生出血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或手术治疗,预防与治疗相辅相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方法:对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对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应激性溃疡患者有22例(11%),与单纯高血压脑出血组比较,年龄>60岁以及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年龄<60岁的,且为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疾病影响因素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和GCS评分呈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大于60岁,脑出血量、出血部位、GCS评分是预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男性,GCS评分小于5分,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等,应及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能够优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溃疡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达40%~6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若能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8例,其中有68例发生应激性溃疡。现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共68例,观察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高,早期下胃管可及时发现应激性溃疡的存在,预防性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能有效的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结论 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应积极给予下胃管,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同时在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时便预防性应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可以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并确诊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病例158例,根据病情轻重,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158例患者中,131例(82.9%)治愈,27例(17.1%)患者因原发病较重死亡.结论 我院治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eidosis,DKA)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诊治的20例DKA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0例DKA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均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通过实验室检查及胃镜诊断明确。尽快纠正低血容量和酮症酸中毒,止血、降糖治疗后,除1例79岁老年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外,其余1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DKA易合并应激性溃疡,应首先解除应激因素,积极处理DKA,抗感染,纠正酮症及酸碱代谢失调,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8.
甲氰咪胍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甲氰咪胍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②方法分析28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GCS评分≥8分)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按对照组治疗外,用甲氰咪胍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③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④结论颅脑损伤愈重,GCS评分愈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愈高,应用甲氰咪胍预防,可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由应激性溃疡引起的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9.
肖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6):563-564,566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将118例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A组47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凝血酶;B组38例,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C组33例,应用H2受体拮抗荆.观察时间为治疗后3~7d.结果:应激性溃疡3~7d内控制率A组为87.2%、B组为76.3%、C组为51.5%,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2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效果不佳;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理想药物;质子泵抑制剂 凝血酶联合用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明轩 《河北医学》2008,14(7):832-83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18例存活,10例死亡,死亡率为35.7%。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配合中医治疗等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