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研究自发的1型糖尿病雌鼠模型(NOD)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糖尿病过程中β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TNF-α,TNF-γ,诱生型NO合酶(iNOS)和Fas,FasL在不同周龄的表达。HE法检测胰岛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种抗体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半定量法对胰岛炎评分并计数凋亡的β细胞和各种抗体阳性细胞率,分析其相关性,凋亡细胞两个峰值出现在3周和32周,与周龄无关,与胰岛炎及血糖均相关,Fas 细胞97.3%为胰岛细胞,FasL表达于胰岛细胞和浸润的单核细胞。在发病小鼠单核细胞上阳性率增高,FasL与血糖相关,IFN-γ,TNF-α的表达与周龄相关,IFN-γ在晚期而TNF-α持续起作用,但在幼鼠与鼠不同,两种细胞因子相关,iNOS与周龄,胰岛炎及血糖均相关,β细胞主要以凋亡方式死亡,凋亡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Fas-FasL,NO和IFN-γ,TNF-α可能独自起作用。后两者作用于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HBV转染的肝细胞系(HepG2.2.15细胞)在细胞因子作用下能否上调PD-L表达.方法 应用肝细胞系(HepG2细胞和HepG2.2.15细胞)为模型,用IL-4、IFN-α、IFN-γ(终质量浓度均为10 ng/ml,刺激时间为12 h)作用于上述细胞系,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因子作用前后PD-L表达情况.结果 无论是否转染HBV,IFN-α和IFN-γ均能诱导肝细胞系(HepG2细胞和HepG2.2.15细胞)PD-L1表达;而IL-4不能诱导PD-L1表达,IL-4、IFN-α、IFN-γ均能诱导转染了HBV的HepG2.2.15细胞PD-L2表达,仅IFN-γ能诱导未转染HBV的HepG2细胞PD-L2表达.结论 IFN-α和IFN-γ有较强诱导肝细胞系(HepG2细胞和HepG2.2.15细胞)PD-L1表达上调的作用,HBV在细胞因子诱导HepG2.2.15细胞PD-L2表达中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活动期肺结核病人和结核分枝杆菌ElISpot阳性健康体检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ESAT-6,CFP-10)刺激后Th1、Th2、Th17和Treg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IL-10、IL-17、TGF-β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24例初治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25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ESAT-6,CFP-10肽库刺激PBMCs,采用FlowCytomix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IL-10、IL-17、TGF-β的表达。结果 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L-17反应低下,而IFN-γ、TNF-α、IL-6、IL-10和TGF-β均因刺激而升高,但只有IFN-γ和TNF-α的水平在2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P=0.006)。结论Th1细胞因子可能在结核病免疫病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IFN-γ、IFN-α、PDGF-BB、bFGF对TGF-β1启动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含有人TGF-β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1 328~+812 bp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构建重组体phTGF2.14, 将其瞬时转染大鼠nFSC细胞,加入细胞因子进行干预,测定CAT活性.结果10 ng/ml TNF-α可以使重组体的CAT活性升高3.24倍;浓度为1 000 U/ml的IFN-γ、IFN-α使phTGF2.14的CAT活性分别降低至对照的(42±12)%、(58±6)%;浓度为10 ng/ml的PDGF-BB、bFGF对TGF-β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没有影响;IFN-γ、IFN-α和TNF-α联合应用TGF-β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32和1.46倍.结论TNF-α可促进TGF-β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IFN-γ、IFN-α则对TGF-β1基因启动子的启动活性有抑制作用;IFN-γ、IFN-α可以阻断TNF-α对TGF-β1基因启动子的促进作用;PDGF-BB、bFGF对TGF-β1基因启动子的启动活性无影响,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在纤维化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引起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Bcl-xL和Bax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牛磺酸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单层培养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TNF-α和 IFN-γ对胰岛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DNA片段、培养液中NO-2/ NO-3含量及NOS活性、胰岛素分泌、Bcl-xL和Bax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牛磺酸的作用。结果: IL-1β、TNF-α和 IFN-γ联合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DNA明显片段化,同时NO-2/ NO-3含量和NOS活性亦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 Bcl-xL表达下降和Bax表达增强(P<0.01);牛磺酸能阻断上述细胞因子的作用(P<0.01),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牛磺酸能够改善IL-1β、TNF-α和 IFN-γ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S活性从而减少NO的生成以及下调Bax/Bcl-xL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含HLA-B27启动子的HeLa稳定转染细胞株,观察7种细胞因子对HLA-B27启动子及其上游NF-κB及ISRE顺式作用元件活性的调节作用,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等B27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转染HeLa细胞,抗生素筛选单克隆构建含HLA-B27启动子的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HeLa-B27稳定细胞株和HeLa-NF-κB稳定细胞株,在瞬时转染pISRE-luc的HeLa细胞中加入白细胞介素1α(IL-1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 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观察7种细胞因子对B27启动子及其上游NF-κB和ISRE作用元件的调节作用。另外在HeLa-B27 稳定细胞株培养液中同时加入3种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和相应细胞因子,观察其对启动子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TNF-α、IFN-α、IFN-β 和 IFN-γ 均能明显增强HeLa细胞B27启动子活性。细胞培养96 h 后,IFN-β为最强的启动子诱导剂(5.4倍,P<0.05);细胞培养8 h 内,TNF-α、IL1-α 和 IL1-β,可诱导NF-κB的活性增加30倍左右(P<0.05),IFN-α 和IFN-β 可诱导ISRE的活性增加12倍左右(P<0.05),抗TNF-α 抗体对于I类IFN 增加的B27 启动子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TNF-α和IFN 可通过结合于B27 启动子中各种转录因子结合元件调控HLA-B27启动子的转录活性,IFN-β 可能在强直性脊柱炎等B27 相关的脊柱关节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构建Rab7的失活突变载体tRab7(Rab7T22N),研究Rab7失活突变后对poly I:C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PCR定点突变法构建Rab7的失活突变载体Rab7T22N,将Rab7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突变体tRab7通过脂质体法瞬时转染RAW264.7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b7的表达情况。poly I:C刺激转染细胞不同时间后检测细胞因子IFN-β、IP10、TNF-α和IL-1β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细胞相比,转染Rab7和tRab7的细胞中Rab7的蛋白水平显著增高。Rab7过表达后,抑制了巨噬细胞RAW264.7中poly I:C刺激后IFN-β、IP10、TNF-α和IL-1β的产生,而Rab7失活突变体tRab7(Rab7T22N)过表达后显著促进了IFN-β、IP10、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论:Rab7抑制了poly I:C刺激的巨噬细胞中IFN-β、IP10、TNF-α和IL-1β的表达,该抑制作用依赖于其GTP结合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Rab7在TLR3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脑内细胞因子的变化,为营造有利于细胞移植的微环境和神经免疫调节治疗做准备。方法实验检测时间点为移植后1周、2周、4周,在SPF级SD大鼠内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成功稳定的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每组每个时间点各8只,分别进行脑立体定位注射神经干细胞和生理盐水,到检测时间点时取纹状体制备好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实验组各时间点纹状体的TNF-α、IL-1β、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TNF-α、IL-1β、IFN-γ、IL-4含量都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移植组的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IFN-γ和IL-4含量在1周、4周时升高(P<0.05),2周时无差异。与正常组相比,移植组的TNF-α含量在1周、4周时无差异,在2周时稍低(P<0.05),移植组的IL-1β含量在1周时无差异,2周时下降(P<0.05),4周时升高(P<0.05),移植组的IFN-γ和IL-4含量在各时间点均升高(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帕金森模型鼠后引起了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NF-α、IL-1β水平下降和IFN-γ、IL-4水平升高,说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会使宿主微环境内的部分促炎因子(TNF-α、IL-1β)下降,抗炎因子(IL-4)升高,同时伴随具有神经再生和保护作用的促炎因子(IFN-γ)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人IL-24的腺病毒载体Ad-IL24,观察Ad-IL24对HL-60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 以pcDNA3.0-IL24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IL-24基因,酶切并连接到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pAdTrack-CMV质粒上,Pme Ⅰ线性化重组质粒pAdTrack-CMV-IL24,并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Track-CMV-IL24,经Pac Ⅰ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细胞,收获重组病毒Ad-IL24.将它感染HL-60细胞,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MTT和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IL-24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凋亡因子的改变,ELISA检测重组病毒对HL-60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Track-CMV-IL24并获得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IL24,各种检测方法表明IL-24基因能抑制HL-60细胞生长,诱导凋亡,IL-24还能下调HL-60细胞Bcl-2的表达并刺激它分泌二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结论 IL-24能抑制HL-60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它可通过下调HL-60细胞Bcl-2的表达并刺激其分泌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二级细胞因子来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炎症细胞因子TNF-α及IFN-γ刺激下,人NOX1基因的表达调控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将NOX1基因5′-端上游序列连接到无启动子的PGL3-BASIC质粒,构建了PGL3-BASIC/NOX1报告质粒。PGL3-BASIC/NOX1质粒转染A549细胞,用TNF-α、IFN-γ刺激12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NOX1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在TNF-α和IFN-γ共同刺激下,转染报告基因的A549细胞萤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增高(约4.3倍)。分析显示NOX1基因5′端上游序列片段含有NF-KB结合位点,提示细胞因子刺激的荧光素酶表达增强可能与NF-KB位点激活相关。结论:NOX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受到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机体免疫防御(特别是上皮细胞免疫防御),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与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PCR技术定量检测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含量,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6、TGF-β1、sIL-2R)水平。结果: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6、TGF-β1、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②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组IFN-γ、TNF-α含量明显低于阴性组,而sIL-2R含量则高于阴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IL-4、IL-6、TGF-β1含量无差异;③随着PBMCs中HBVDNA含量升高,TNF—α含量逐渐降低,IL-4和sIL-2R含量逐渐升高,而IFN-γ,IL-6、TGF-β1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持续存在及含量变化与细胞因子相对异常有关,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常见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4对人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研究BAFF异常表达调控在骨髓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4刺激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1~3 d后,流式细胞术、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AFF的核酸和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并对人BAFF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1349~-329 bp)进行5′系列基因缺失研究,组成5个不同长度的含报告基因的重组体,瞬时转染至HL-60细胞,经上述细胞因子干预后,报告基因测活技术观察各重组体启动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 细胞因子IFN-γ、IL-10干预后,HL-60细胞中BAFF的核酸和蛋白表达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IFN-γ、IL-10均能明显上调人BAFF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P<0.05),且其在转录水平的有效调控区域为序列-929-719 bp.结论 细胞因子IFN-γ、IL-10可能通过上调BAFF基因转录来促进HL-60细胞对BAFF核酸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干扰素-β(IFN-β)基因转染对胶质瘤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明确IFN—B在SK—MG-1细胞系中对其他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IFN—β基因转染和蛋白刺激胶质瘤细胞系SKMG-1,通过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凋亡的影响,同时用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IFN—β基因转染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转染后48h和72h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到37.3%和46.0%。IFN—β基因转染还可以诱发细胞凋亡,转染后48h和72h肿瘤凋亡率达到31.7%和48.2%。RT—PCR结果显示在胶质瘤细胞系中IFN—β上调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同时一过性下调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而后在24h后上调IL-6的表达。结论 IFN—β基因转染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系SK-MG-1的增殖,诱发细胞的凋亡,IFN—β对胶质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其它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12项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α、IFN-γ、TNF-α)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IE患者10例为IE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手术的非感染性、非风湿性瓣膜病的心内膜炎患者1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时采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血常规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降钙素原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I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IE患者IL-8水平、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E组患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10、TNF-α、IFN-α、IFN-γ、IL-12p70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患者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患者中的IFN-α与IL-2、TNF-α、IL-1β、IL-12p70呈正相关;I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诱骗受体DcR3 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注射弗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模型,尾静脉注射DcR3蛋白,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间接 ELISA 检测血清和滑膜液中细胞因子IL-1 β、TNF-α、IFN-γ的变化.RT-PCR检测滑膜和淋巴细胞中DcR3、Fas、FasL mRNA的表达以及脾脏中TGF-β、IFN-γ、TNF-α、IL-4、IL-1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Caspase-9、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DcR3 治疗AA大鼠后,足肿胀度降低;血液和滑膜液的IL-1β、TNF-α、IFN-γ水平下降;脾脏中TGF-β、IFN-γ、TNF-α mRNA 表达下调,IL-4、IL-10 mRNA表达上调;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 结论 DcR3 可以用于实验性大鼠AA的治疗,其治疗机制与调节滑膜细胞FasL、Fas mRNA的表达和血液淋巴细胞中 Fas mRNA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凋亡;调节脾脏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有效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刺激效应.方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1 Gy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7 Gy/min,并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2、TNFα及IFN-γ含量.结果:经γ射线照射24 h后培养上清中IL-2、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细胞因子含量会进一步升高.结论: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TNFα及IFN-γ表达具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抗.DR5McAb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的作用及其免疫机理。方法注射弗式完全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抗.DR5McAb,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血清和滑膜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RT-PCR检测各组织器官、滑膜和淋巴细胞中DR5 mn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织器官中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8、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抗.DR5McAb能缓解AA病情,使关节肿胀度降低;血液和滑膜组织细胞产生IL-1β、TNF-α、IFN-γ水平下降,抑制滑膜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各组织器官中caspase-8蛋白水平上升,Bcl-2蛋白水平下调。结论抗-DR5McAb能用于大鼠从的治疗,其治疗机制与细胞表面DR5mRNA的表达、细胞因子IL-1β、TNF-α、IFN-γ水平和caspase-8、Bcl-2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诱导构建M1型巨噬细胞模型研究猪苓多糖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 mRNA的表达影响,探讨猪苓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模型组、猪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浓度分别为200μg/mL、100μg/mL、50μg/mL。用IFN-γ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指标CD16/CD32、CD8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IL-10、iNOS、TNF-α、TGF-β的mRNA表达,观察不同剂量猪苓多糖对M1型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IFN-γ的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化M1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16/CD32、CD86的表达明显升高。100μg/mL猪苓多糖组在3、6、9、12、24 h,IL-1β、iNOS、IL-10、TGF-β、TNF-α的mRNA表达升高,不同剂量猪苓多糖给药6 h后各因子的表达量升高(P0.01)。结论 IFN-γ单独作用于巨噬细胞,可以有效的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猪苓多糖促进M1型巨噬细胞IL-1β、iNOS、IL-10、TNF-α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稳定表达Rab5a及其显性负性突变体Rab5a N133I的巨噬细胞系RAW264.7,研究Rab5a及其突变体过表达后对Cp G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Rab5a及其突变体Rab5a N133I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RAW264.7细胞中,用G418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建立稳定表达Rab5a、Rab5a N133I的细胞系。通过RT-PCR、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稳定表达的细胞系。用Cp G刺激稳定表达Rab5a、Rab5a N133I的细胞系8 h后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FN-β的表达量变化。结果:RAW264.7转染Rab5a真核表达载体后Rab5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质粒转染细胞(P0.05)。Rab5a过表达后,在Cp G刺激作用下RAW264.7分泌的TNF-α、IL-1β显著升高(P0.01),IFN-β的分泌也显著升高(P0.05),而Rab5a N133I过表达后上述细胞因子的分泌均有所恢复。结论:Rab5a促进了Cp G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表达,Rab5a可能是TLR9信号通路的正向调控蛋白。  相似文献   

20.
可溶性Jagged1/Fc对DC-T细胞共培养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可溶性Jagged1/Fc对DC-T细胞共培养体系中TGF-β1、IL-10、IL-4、IL-2、IFN-γ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IL-4和GM-CSF诱导培养小鼠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髓系树突状细胞(DC)分化标志CD11c;将等量的淋巴细胞与之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TGF-β1的含量,Luminex100检测IL-10、IL-4、IL-2、IFN-γ和TNF-α的含量.结果:可溶性Jagged1/Fc处理组TGF-β1和IL-10的水平与DAPT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升高(P<0.05).结论:Jagged1/Fc能促进DC-T细胞相互作用导致IL-4、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