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降低小球团烧结矿SiO2含量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要实现小球团低硅烧结应采取的措施。研究表明,当烧结矿SiO2含量降至4.4%~4.9%时,对烧结矿的产质量影响较大。适宜焦粉配比为6.6%;生石灰配比每增加1%,混合料适宜水分增加0.28%。实现小球团低硅烧结时应尽可能提高烧结矿碱度,以弥补低硅烧结时因降低烧结矿SiO2含量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实行厚料层烧结,是实现小球团低硅烧结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原料与装备情况,应尽可能提高料层高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人炉矿品位,降低高炉渣量,通过微型烧结试验研究了包钢低硅烧结条件下,烧结温度、配碳量、烧结矿碱度、SiO2含量、MgO含量等参数对烧结矿粘结相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烧结杯验证试验,为包钢优化低硅烧结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烧结杯烧结过程的解剖分析及运用微型烧结法模拟解剖分析,包钢低硅烧结矿w(SiO2)<5%维持足够机械强度的关键因素是:铁酸钙含量的提高和玻璃质含量的减少.而促成这一成因有3个因素:降低w(SiO2)、提高烧结矿碱度和提高烧结料层.  相似文献   

4.
贺淑珍  高峰  蔡湄夏  边建钢 《钢铁》2004,39(11):10-13,56
通过对太钢高铁低硅烧结技术的试验探讨,针对低硅烧结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烧结矿质量的措施以及生产低硅烧结矿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太钢顺利生产和使用低硅烧结矿提供了依据。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太钢生产碱度为1.8烧结矿,烧结矿的SiO2含量降低到4%以下,会导致烧结矿强度降低,粉率升高,对高炉炉况顺行不利;太钢烧结矿SiO2含量控制在4.5%以上,铁品位超过了59.7%,烧结技术指标完全能够满足高炉炼铁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高低硅烧结矿强度的研究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低硅烧结可明显提高成品矿的含铁品位、显著改善烧结矿的还原性、降低吨铁渣量,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低硅烧结时,SiO2含量较低、烧结过程产生的液相量少,而导致烧结矿强度变差、成品率下降、低温还原粉化加剧等诸多问题。针对低硅烧结矿强度变差这一突出弊端,采取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使SiO2含量为4.0%的烧结矿强度达到了入炉要求。在宣化钢铁集团公司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马钢一铁总厂原料条件下,进行了提铁降硅优化配矿实验室试验,当烧结矿w(SiO2)降低至4.50%时,进行了不同烧结料层、碱度及配煤比的实验室试验及冶金性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烧结原料结构可有效地克服低硅烧结矿强度差的缺点;提高烧结矿碱度是改善烧结矿强度最有效的措施;烧结料层提高,可弥补由于烧结矿w(SiO2)降低对强度产生的不利影响,且烧结固体燃耗降低;烧结配煤比提高在0.3%以下,有利于提高烧结矿强度和烧结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7.
低硅高MgO烧结矿试验及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安钢原料条件下低SiO2,高MgO烧结矿的试验及工业生产情况.以配用进口低硅高品位铁矿粉为主生产低硅高MgO烧结矿,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烧结矿MgO含量的降低,从而使炼铁高炉炉渣MgO含量下降,性能变差.实验室试验和工业生产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烧结原料结构和工艺控制参数,可以在不影响烧结矿强度的情况下生产出SiO2较低的高品位、高MgO烧结矿,满足炼铁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降低高铁低硅烧结固体燃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东 《烧结球团》2004,29(2):12-15
研究了高铁低硅烧结矿的铁品位和SiO2含量与固体燃耗的关系,以及提高生石灰配比和添加蛇纹石对烧结矿产质量和固体燃耗的影响,从而找到了降低高铁低硅料烧结固体燃耗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马钢一铁总厂原料条件下,进行了提铁降硅优化配矿试验室试验,当烧结矿SiO2降低至4.50%时,进行了不同烧结料层、碱度及配煤比的试验室试验及冶金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烧结原料结构可有效降低低硅烧结矿强度差的缺点;提高烧结矿碱度是改善烧结矿强度的最为有效的措施;烧结料层提高,可弥补由于烧结矿SiO2降低对强度产生的影响,且烧结固体燃耗降低;适当提高烧结配煤比,有利于提高烧结矿强度和烧结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0.
在包钢现场原料条件下,进行了提铁降硅试验室试验,当烧结矿w(SiO2)从5.0%降低至4.8%、4.5%时,进行了不同碱度的烧结杯试验及冶金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矿的w(SiO2)降至4.5%,高碱度是保证烧结矿强度的关键.包钢目前原料条件下,低硅烧结矿碱度下限的控制不应低于2.0.  相似文献   

11.
摘要:由于近年来低品位铁矿石的使用量增加,导致烧结过程中SiO2含量升高。SiO2是烧结矿中主要的脉石成分,其含量的变化与烧结矿最终质量密切相关。运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和SEM-EDS方法研究了SiO2对CaO-Fe2O3熔体结晶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CaO-Fe2O3-SiO2熔体结晶产物中CaFe2O4(CF)含量减少而富铁铁酸钙(SFC)含量增加,CaFe2O4和SFC分别以块状和板条状析出,SFC的晶体结构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从Ca36Fe144O25-2向SFCA-I转变;当SiO2的质量分数超过3.0%时,椭圆状的Ca2SiO4(C2S)从熔体中结晶,其含量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另有大量圆点状玻璃相分布于铁酸钙基体表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镁质酸性球团矿质量,以唐钢提供的矿粉为原料,通过改变矿粉1、矿粉2的配比,调整SiO_2含量,研究SiO_2对镁质酸性球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_2含量的升高,矿粉1配比逐渐较少,矿粉2和高镁粉配比逐渐增加,成球率、生球强度变化不大,生球爆裂温度由638℃逐渐降低,并在SiO2的质量分数为6.5%时达到570℃,然后趋于平缓;球团抗压强度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变化范围为2 853~2 377N/个,SiO_2质量分数每提高0.1%,抗压强度降低22.72N/个;软化开始温度呈下降的趋势,软化区间变化不大,维持在31~42℃;赤铁矿晶粒不易长大,晶键有变细的趋势且有明显的石英和玻璃质出现,导致球团矿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微型烧结法 ,通过多种途径改变球团矿的SiO2 含量 ,研究了酸性球团矿显微结构及其性能。结果表明 ,添加化学纯SiO2 使团块中硅酸盐矿物增多 ,气孔率升高 ,还原性变好 ,但对团块的视密度和抗压强度具有双重性 ;配加海南矿使团块中赤铁矿增加 ,硅酸盐液相增加 ,团块抗压强度增加 ,还原性变好 ;配加膨润土使SiO2 含量由4 .98%增加到 7.83 % ,团块的视密度、抗压强度增加 ,孔隙率下降 ,还原性变差 ,进一步增加SiO2 含量导致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拉伸试验机测定烧结试样的强度,应用半球点法测定试样的熔化性温度,研究了SiO2、Al2O3和MgO含量对阳春铁矿粉熔化性及其烧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熔化性温度相应降低,当SiO2的质量分数为5.6%时抗压强度较大;随Al2O3含量增加熔化性温度略有升高,烧结矿强度略有降低;MgO含量增加,阳春粉的熔化性温度相应升高,烧结试样的抗压强度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15.
试验矿样取自云南铁矿选厂生产的铁精矿,原矿Fe品位44.96%,SiO2品位12.33%.在研究了该矿石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浮选脉石、从而提高铁品位的试验研究,最终得到Fe的品位51.11%、回收率达到89.12%的铁精矿,其中SiO2含量降到3.29%.从本文的结论可以知道,褐铁矿的反浮选工艺相对简单,关键在于反浮选脱硅的捕收剂.  相似文献   

16.
王小艾  姜鑫  高远  霍红艳  沈峰满 《钢铁》2019,54(5):9-13
 摘 要: 铁酸钙黏结相的流动性是维持烧结矿强度的重要因素。由于铁酸钙黏结相没有固定组成,首先根据相图获得不同成分铁酸钙黏结相的熔点和液相量,在不同SiO2质量分数条件下,通过试验分析了流动性与熔点和液相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SiO2质量分数的矿石获得最佳流动性的铁酸钙成分和碱度不同;铁酸钙流动性与其熔点呈反比,与其液相量呈正比。在此基础上,通过烧结杯试验考察了不同SiO2质量分数矿石黏结相流动性对烧结强度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烧结杯试验结果表明,w(SiO2)等于4.30%的铁矿石在碱度为1.8~2.2时,烧结矿强度都比较高;而w(SiO2)等于12.42%的铁矿石在碱度为2.0时处于最高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烧结矿强度明显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由热力学性质决定的,低SiO2矿石的液相区间较宽,高SiO2矿石的液相区间较窄,烧结生产中不建议使用高硅矿石。研究结果可为评价黏结相流动性和新矿种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郝美珍  马文亮  陈林 《包钢科技》2010,36(3):39-40,57
文章概述了白云鄂博铁矿主、东矿体中各种铌、稀土、铁矿石中SiO2含量,赋存状态,SiO2在主、东矿体中的分布规律。保证输出原矿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提出具体SiO2中和配矿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邯钢原料来源比较杂、矿点多、含铁原料品质参差不齐、SiO2含量和TFe波动大,且粉矿粒度不均一的问题。通过细化配料管理,推行TFe、SiO2推移图以及采用分阶段变流量堆料工艺,降低了二次料场堆料粒度偏析、原料湿度不同对混匀矿质量的影响,提高了配料精度和原料混匀效果,为烧结生产提供了成分稳定的烧结混匀料。  相似文献   

19.
生球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顺利生产高质量熔剂性球团的前提。为探明SiO2、碱度及MgO含量对生球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唐钢生产所用3种磁铁矿为原料,通过添加生石灰调节碱度,添加白云石调节MgO含量,配比3种铁矿粉调节SiO2含量,进行了造球及生球冷态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无论是改变SiO2、碱度还是MgO含量,其生球适宜水分基本都保持在8%~9%(质量分数)之间。生球的成球率维持在90%以上,成球率良好。生球的抗压强度、落下强度的大小以及爆裂温度的高低,主要受铁矿粉及熔剂的粒度组成、物理性能以及生球适宜水分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碳锰铁冶炼锰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锰的入合金率是锰矿搭配按成分计算法的理论基础。锰矿品位和二氧化硅含量对锰的回收率影响较大。在终渣碱度1.3、氧化镁和氧化铝含量均为10%的条件下,通过高温熔融还原实验,初步研究了锰的回收率ε与品位α的关系.当24%≤α≤48%时,ε=0.151+2.801·α-2.756·α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