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其中氨、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含量比较高,需求量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生产100千克小麦需吸收氮(N)2.83千克,有效磷(P2O5)1.25千克,钾(K2O)2.92千克。小麦吸收氮肥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年前分蘖盛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另一个是拔节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对磷肥的吸收高峰出现在拔节扬花期,占磷总吸收量的60%-70%。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前较少,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在拔节孕穗期最多,可达60%-70%。[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在江南需要120~130天,黄河流域需要220~250天.冬小麦全生育期经历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至成熟几个时期.冬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和钾(K2O)3千克.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有差别的,越冬前需要的养分不多,大量吸收养分是从返青后开始的.冬小麦在返青以前植株生长量较小,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较少.返青以后,随着植株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吸收养分数量随之显著增加,从拔节到开花这一阶段养分吸收率增长最快,对磷、钾的需求量较氮多,近2/3的磷、钾和1/3的氮是在这一时期吸收的.开花以后,麦株以很快的速度积累干物质,仍需吸收一定数量的氮素和少量的磷,钾素则停止吸收.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管理要点和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晨曦 《河南科技》2006,(12):44-44
1.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在江南需要120~130天,黄河流域需要220~250天。冬小麦全生育期经历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至成熟几个时期。冬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和钾(K2O)3千克。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有差别的,越冬前需要的养分不多,大量吸收养分是从返青后开始的。冬小麦在返青以前植株生长量较小,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较少。返青以后,随着植株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吸收养分数量随之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其中氮、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含量比较高,需求量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生产100千克小麦需吸收氨(N)2.83千克,有效磷(P2O5)1.25千克,钾(K2O)2.92千克.小麦吸收氮肥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年前分蘖盛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另一个是拔节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对磷肥的吸收高峰出现在拔节扬花期,占磷总吸收量的60%~70%.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前较少,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在拔节孕穗期最多,可达60%~70%.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技》2007,(2):23-23
花生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左右;花针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吸收量的17%、22%、22%;结果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高峰;饱果成熟期以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显减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小麦从二月中旬开始返青 ,麦苗生长迅速 ,对养分的吸收量日益增多 ,特别是拔节至孕穗期所吸收的氮、磷、钾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 ,开春后及时追肥至关重要。一、追肥适宜时期根据麦田不同苗情安排不同追肥时间。对麦苗分蘖少长势弱或单根独苗的晚播麦田 ,在返青期二月中、下旬及时追肥一次 ,但对小麦群体适宜的壮苗麦田 ,不应追施返青肥。对单株具有2—4个分蘖的麦田 ,可在三月上中旬追肥 ,对具有4—6个分蘖的麦田 ,根据麦苗长势 ,可安排到三月中下旬至四月初追肥 ,麦苗越旺追肥时间越晚。二、肥料种类选择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技》2007,(4):23
一、花生需肥特性 花生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左右;花针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吸收量的17%、22%、22%;结果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高峰;饱果成熟期以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2013,(11):20-20
一、萝卜需肥特点 萝卜生长初期对氮磷钾吸收较慢,随着生长而加快.到肉质根生长盛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多。萝卜在不同生育期中对氮磷钾吸收最的差别很大,一般幼苗期吸氮量较多,磷钾的吸收量较少,进入肉质根膨大前期,植株对钾的吸收量显著增加,其次为氮和磷,到了肉质根膨大盛期是养分吸收高峰期,因此,保证这一时期的营养充足是萝卜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棉花蕾期,是指现蕾到开花这段时间。蕾期是棉花一生中的重要转折期,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但营养生长仍占主导地位。掌握蕾期特点,加强管理,是搭好丰产架子,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一、麦套春棉蕾期特点 1.棉株的生育特点。①需肥水较多期。随着气温的升高、棉株根茎枝叶的生长和蕾的增多,蕾期是棉株生育需肥水较多期。此期棉株吸收氮磷钾量,分别占一生吸收总量的6.36%、5.19%、9.62%。  相似文献   

10.
新小麦在收获后两个月内很容易回潮,此时极易生虫霉变,农户应特别注意。1.原因分析。小麦收获后还有明显的后熟期,后熟期呼吸旺盛,释放的湿热被上层麦粒吸收而膨胀,在麦堆表层形成硬块;温度不均,水分分层,麦堆发生温差,湿热向上转移达到露点而结露,造成结顶,引起局部霉变乃至扩散到全堆发热霉变。2.及时晾晒。小麦收获后应选择晴朗有风天,迅速晾晒。先晒热晒场或房顶,再摊晒小麦,使麦温达到48-50℃持续3小时以上,小麦水份可降至安全贮藏水分13%以下。为提高杀虫效果,在入库前堆成大堆,热闷1小时左右,使麦温保持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11.
日前,农业咨询机构东方艾格发布报告说,历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在3.1-3.3亿亩之间,此次大旱受灾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大致为42%,严重受灾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大致为18%。小麦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约占20%,而冬小麦在小麦总产量中的比重约为85%-90%。东方艾格预计,旱情将令冬小麦减产5.4%左右。减产560万吨左右。若现有价格不变,农民将会少收入154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前氮后移施肥法,即将底肥和追肥由传统的6:4调整为5:5或4:6,追肥重点放在拔节后期。实践证明,小麦前期氮素水平过高,极易造成群体过大、后期倒伏、穗小、粒轻等现象,制约了小麦产量的再提高。实行前氮后移是高产田施肥方法的重要改革。一、当前小麦施肥上存...  相似文献   

13.
尺麦怕寸水     
<正> 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当土壤湿度达到其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时,根系的呼吸就会受到抑制,尤其在春后气温回升,小麦体内生理上发生急剧变化,其耐渍能力明显下降,所以农谚有“尺麦怕寸水”之说法。所谓“尺麦”即指处于拔节孕穗阶段的麦苗。这时小麦节间开始伸长,茎秆上部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向茎穗部输送,而运送到根部的却很少。如果此时阴雨  相似文献   

14.
贾连璋  陈梅英 《河南科技》1992,(2):10-10,19
<正> 玉米是我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三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在310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160亿斤。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玉米单产不足300公斤的低产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0%,单产300-400公斤有中产面积占65%,单产超过400公斤的高产面积占15%。虽近几年各级领导重视玉米高产开发,使高产田的面积上升到20%左右,但中、低产区仍是我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适应我省不同条件的玉米品种,对今后玉米生产将起重要作用。一、品种多。外省杂交种占主导。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小麦胚芽的营养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胚芽的营养与生产焦作面粉厂刘佳凯小麦籽粒由皮层,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三者在小麦中所占的比例为13.5%、2.5%和84%。胚芽是小麦的生殖器官和小麦生命的根源,它虽然大小不同,但平均外形尺寸为长2.3mm宽1.0mm。小麦胚芽的营养胚芽的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6.
刘俊丽 《河南科技》2009,(12):18-18
1.多效唑。在小麦播种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加适量水溶解后拌麦种100千克,拌匀堆闷4~6小时,晾干播种,可使幼苗抗寒、抗旱。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氨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实现小麦高产,要着重抓好播种和管理两大环节。施肥要有机、无机肥搭配施用,氮、磷、钾元素齐全。整地要达到深、净、细、实、平。根据地力、茬口、产量水平选用品种,还要药剂拌种,中墒下种,保证一次全苗,苗匀、苗壮。从播种到收获,要根据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大豆轮作较为普遍,我县常年种植三十万亩左右,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占耕地面积的20%。这类轮作田磷肥施用时期,一是在小麦播前掩底,称为小麦直接施磷;二是施于大豆作物,称为小麦间接施磷。前者广为生产应用,后者还未被人们所认识。为了探讨小麦直接施磷和间接施磷的效果,试图将小麦—大豆轮作田的小麦直接施磷改为间接施磷,并对全县耕地实行一、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麦是我省的优势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每年种植面积七千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病害猖獗,对小麦威胁很大。据统计,1983年以来,锈病每年发生面积一、两千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4.2%—28.5%,损失小麦几亿斤;小麦赤霉病1977—1984年仅零星发生,1985年猛增到495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8%,损失小麦十几亿斤。目前,这两种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加之全省土壤中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已成为威胁我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排除上述不利因素,确保小麦正常生长,探讨飞机防治小麦病害和根外追肥综合技术一次性作业的可行性,给今后农业航空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锈病常发区并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阶段是养猪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哺乳仔猪个体小,环境适应性差、易患疾病等原因,其死亡率较高。据统计,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占养猪全群死亡率的90%以上,其中患病死亡占80%左右。而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各种腹泻。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投药途径主要有灌服药物、肌注、皮注和腹注,在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