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的钙拮抗剂拉西地平的降压作用。方法:急性降压实验:将5个月龄雄性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为A、B、C(分别经管饲给药1次,拉西地平剂量1mg/kg,0.5mg/kg,0.25mg/kg)、D(尼群地平10mg/kg)、E(溶媒对照)组,每组11只,于用药后1、3、5、9、12、24小时各测1次收缩压及心率(尾套法)。慢性降压实验:将3个月龄SHRsp分为A、B、D、E组(剂量同急性降压实验),每组10只,治疗14天,于治疗后第2、4、6、8、10、12、14天各测1次收缩压及心率。结果:拉西地平1mg/kg和0.5mg/kg均可显著降低SHRsp血压,降压作用分别持续12~24小时和9~12小时,降压作用均强于尼群地平10mg/kg,仅轻度增加了心率。结论:拉西地平对SHRsp降压作用明确,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普乐林)对SHRsp脑卒中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普乐林注射液对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材料和方法:将80只周龄(雌雄各半)SHRsp随机分为普乐林200mg/kg,100mg/kg及对照组,饮1.0%~1.5%,NaCl盐水。实验一,在高盐负荷开始即灌胃治疗,8周后断头处死,取颈动脉及脑组织做电镜检查。取脑组织光镜下检查脑卒中发生率。实验二;脑卒中发生后开始灌胃治疗,连续10天,记录大鼠脑卒中临床表  相似文献   

3.
缺氧膈肌疲劳与氧自由基的治疗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膈肌疲劳与氧自由基的治疗与实验陶清国,牛汝楫成年Wistar大鼠分为4组。(1)对照组;(2)缺氧组;(3)参麦治疗组;(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治疗组。参麦液每2m1含人参、麦冬各0.1g,4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入20m1/kg体重。SOD为S...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压力负荷产生的心肌肥厚过程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作用。方法应用losartan(Los)及卡托普利(Cap)研究心肌RAS在压力超荷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狭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超荷(CoA),术后第二天给予CoA大鼠亚降压量Los(3mg/kg·d-1)与Cap(30mg/kg·d-1)。结果不影响动脉血压,但左室重分别减少58.3%及62.5%,左室/体重比值显著低于CoA组(4.12±0.17及3.92±0.23vs4.86±0.18,P<0.05),但左室重与假手术组比仍有差异。高血压肥厚2周大鼠,经亚降压量Los及Cap治疗2周后,左室重较治疗前分别减少60%及64%,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CoA组(102.1±14及98.5±15mgvs143.3±19mg,P<0.05),但高于正常组。结论Los与Cap逆转肥厚的机制除降压外,阻断心肌RAS活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0例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或抵抗的肾病综合征(NS)患者联合使用了(CsA,5mg·kg-1·d-1)和泼尼松(30mg/d)治疗,并测定了CsA治疗前后病人的血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结果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由治疗前的平均7.67±3.00g/24h降至治疗后第1、2、3个月的4.93±3.64g/24h、3.52±2.94g/24h、2.23±1.60g/24h;血浆白蛋白由治疗前27.3±6.4g/L升至30.9±8.8g/L、34.3±7.6g/L、36.0±7.2g/L;治疗前后血肌酐、BUN、尿酸、CD4/CD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无明显变化,而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血清IL2显著下降。治疗后激素抵抗组NS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分别为22.7%,50.0%和27.3%;在激素依赖组分别为57.1%,429%和0。有5例患者因肝肾功能损害或严重腹泻而停用CsA。结论本研究提示CsA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激素依赖的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尼群地平及卡托普利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小动脉重构的疗效。方法:选用SHR及Wistar-Kyoto大鼠(WKY)72只,随机分成14周龄的SHR14组和WKY14组,28周龄的SHR尼群地平组(30mgkg-1/d)和卡托普利组(50mgkg-1/d),28周龄的高血压对照组(SHR28组)和正常对照组(WKY28组)。每组12只。观察指标包括左心室心肌重量与体重比值(LVM/BW),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毛细血管密度(PD),两种不同管径小动脉管壁面积与腔径比值(A/R),心肌胶原含量及心肌钙离子浓度。结果:14周龄的SHR已有左心室重构,除左心室肥厚外,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减少(264±42vs.372±71μm/μm3,P<0.05),A/R增加,心肌胶原含量(4.62±0.84vs.3.27±0.94mg/100mg干重,P<0.05)及心肌钙离子浓度增加,尼群地平或卡托普利降压治疗14周后,两组的左心室重构的异常表现均有消退或减轻。结论:尼群地平与卡托普利均能逆转SHR左心室及心肌血管重构,在降压程度相同时其逆转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脑复清对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脑卒中的治疗作用,给SHRsp饮1%NaCl盐水,大鼠脑卒中发生后分别用脑复清0.5g/Kg.d、1.0g/kg.d、2.0g/kg.d治疗,并与维脑路通1.0g/kg.d、2.0g/kg.d及溶媒剂作比较,治疗14天。脑复清3组及维脑路通2组大鼠脑中卒临床症状评分(1.3~1.6分)均显著好于溶媒对照组(3.3,均P<0.01)。实验存活天数(9.6~12.4天)亦均长于溶媒对照组(3.4天,均P<0.01)。实验结果初步提示脑复清对SHRsp脑卒中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性心血管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性心血管改变的机理。方法:给10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饮水中加入依那普利10周,观察SHR的收缩压(SBP)、左心室肥厚和肠系膜小动脉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1)收缩压:20 周龄时,SHR 治疗组(SHRen)的SBP:120 ±12 m m Hg,较对照组SHR(SHRc)的血压(196±13m m Hg)显著回降(P< 0.05);(2)LVH的指标变化:1)左心室胶原含量:SHRen 为4.06±0.04 m g 和SHRc(5.84±0.03m g)比较明显下降(P< 0.05);(2)左心室重/体重之比率(LV/BW):SHRen 组为2.22±0.02 比SHRc组(3.32±0.04)显著降低(P< 0.05);(3)SHRen 肠系膜小动脉的病理性组织结构改变,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依那普利能逆转SHR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肠系膜小动脉的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对实验性氟中毒大鼠血清氟及骨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研究维生素C对氟中毒的影响,以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24只,自由饮用自来水(氟含量<1mg/L);第2组为氟中毒+维生素C组:24只.自由饮用50mg/L含氟水120d后,加用VC1g/kg·d灌胃治疗;第3组为氟中毒后脱离氟源+维生素C组:24只,自由饮用50mg/L含氟水120d,然后去除含氟水,自由饮用自来水,同时用VC1g/kg·d灌胃治疗。实验第120d及VC治疗第1周、3周、6周末分别检查体重、血清氟及骨氟含量。结果显示;实验第12Od,氟中毒大鼠血清氟及骨氟含量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氟中毒+VC组第1周、3周、6周后,血清氟明显降低,体重明显增加,与氟中毒大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脱离氟源+VC治疗第1、3、6周后,血清氟明显降低,体重明显增加,第3周、6周后,骨氟有明显降低,与氟中毒大鼠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表明;VC具有明显降低血清氟、骨氟及增加体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发热对豚鼠胆汁成分及胆石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豚鼠60只分为致石饲料组和普通饲料组,再将每组分为发热组和对照组.皮下注射煮沸脱脂牛奶1mg/kg使发热组动物发热,每周1次,共4次.45d后将60只豚鼠全部处死,其中发热组在处死前36h皮下注射松节油1ml/kg,使其在处死前处于发热状态.检查胆囊并取胆汁进行分析.结果致石饲料发热组结石发生率最高,为400%,而致石饲料不发热组为133%(P<001).发热组胆汁总蛋白(25g/L±19g/Lvs10g/L±09g/L,A2vsA1)及胆红素浓度(743μmol/L±626μmol/Lvs123μmol/L±55μmol/L,P<00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发热对豚鼠胆汁成分的影响在胆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心率变异(HRV)频域指标定量评价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及其与心脏性猝死(SCD)的关系。Holter监测仪记录假手术组(20只)及心肌缺血后存活组(54只)与SCD组(36只)大鼠的心电信号。结果显示存活组或SCD组大鼠于心肌缺血初始15min内的低频(LF)及低频/高频比值(LF/HF)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LF(ms2/Hz):198.8±41.3或226.7±56.4vs65.4±19.6,P均<0.01;LF/HF:4.08±1.1或5.12±1.4vs1.87±0.7,P均<0.01〕,而且SCD组大鼠的LF与LF/HF较存活组增高〔LF(ms2/Hz):226.7±56.4vs198.8±41.3,P均<0.05;LF/HF:5.12±1.4vs4.08±1.1,P<0.05〕,各组间HF无明显变化;SCD组大鼠于SCD发生前15min内,心率功率谱动态变化表现为LF及LF/HF随死亡时间的濒临而呈进行性升高(P<0.01及0.05)。表明大鼠心肌缺血后其交感神经活性明显亢进,HRV降低与S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前应用雷抑素对大鼠肝Kupfer细胞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供受体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受体移植术前3d连续口服1%羧甲基纤维素1ml/d(对照组)或雷抑素10mg/kg·d(用药组).分别于术后1,2,3,24h采血并取肝组织,检测血清TNF,ALT及肝MDA水平,观察肝超微结构及大鼠1周存活率变化.结果对照组移植术后3h血清TNF(53kU/L±041kU/L),肝MDA(4846nmol/g±236nmol/g)显著增加,TNF表达呈强阳性;而且药组TNF(09kU/L±011kU/L)肝MDA(3618nmol/g±154nmol/g)无明显变化,TNF表达阴性,两者相差显著P<001).电镜检查,对照组肝Kupfer细胞呈活化表现,而用药组肝Kupfer细胞呈非活化状态.对照及用药组术后1周存活率分别为0%和60%.结论术前应用雷抑素可抑制移植肝TNF和O2的产生,抑制Kupffer细胞活化,以减轻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常压大鼠(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脑脊液、脑及主动脉血管中CGRP含量。结果SHR血浆CGRP水平(35.5±7.25ng/L)较WKY大鼠(49.6±10.3ng/L)显著降低(P<0.01);脑脊液中含量分别为48.7±9.4与50.3±10.5ng/L,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SHR脑、主动脉血管组织CGRP含量分别为103.0±17.4,69.3±19.3ng/g,较WKY大鼠(62.3±15.8,31.3±24.4ng/g)显著升高(P<0.001;P<0.005)。结论SHR体内CGRP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细胞核内原癌基因c-fos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种高血压模型即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两肾一夹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观察在高血压所致LVH的不同阶段,收缩压(SBP)、左室重/体重比(LVW/BW)及左心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HR在8~10周龄时已有明显的高血压和LVH,其SBP与LVW/BW均显著高于对照的WKY大鼠,左心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与WKY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二者均较高。20~22周龄与40~42周龄时,SHR的SBP、LVW/BW及左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KY大鼠。2K1C大鼠左肾动脉缩窄1周后就有明显的LVH,其LVW/BW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升高(2.90±0.13vs2.57±0.15,P<0.05),同时伴左室c-fos基因的高表达,至术后3周、10周仍保持较高水平。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和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治疗10周后均可使2K1C大鼠左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心肌原癌基因c-fos的高表达可能参与高血压LVH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的改建及培哚普利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的改建及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的影响。SHR治疗组给予培哚普利2mg/kg.d^-1,共12周。SHR对照组肌肉 膜和肌外膜胶原含量比WKY组增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心率变异(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分析急性心肌缺血24h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意义。将实验动物分成三组,即正常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与心肌缺血组(48只),并运用动态心电图记录24h心电信号变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心肌缺血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下降(28.9±9.4msvs34.4±13.7ms或35.1±14.3ms,P均<0.05),低频(LF)及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明显增加(189.4±36.5ms2/Hzvs57.3±17.8ms2/Hz或51.8±18.6ms2/Hz;3.85±0.91vs1.76±0.63或1.68±0.57,P均<0.01);24h心率功率谱示心肌缺血组LF及LF/HF波动幅度较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缺血大鼠LF与LF/HF在缺血后0~3h(267.5±12.4ms2/Hz、4.33±1.08)及9~12h(244.7±13.9ms2/Hz、3.96±0.98)期间增高显著,而在缺血后5~7h(149.2±8.7ms2/Hz、2.05±0.42)内则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大鼠心肌缺血后HRV降低主?  相似文献   

17.
Wistar大鼠2个年龄组,每个年龄段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给碘1.67μg/kg体重,实验共进行30天。实验结果:大鼠补碘后,体重为120~150g的大鼠经30天喂养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高、低剂量组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2);体重为50~70g的大鼠经30天喂养后,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巴胺含量,2个年龄段大鼠经30天喂养后,均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发育的大鼠补碘一段时间后,可提高其大脑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耐药肺结核是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了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案,我们根据近年来的临床经验,采用山莨菪碱(654-2)联合治疗17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对象与方法1.1选例标准:(1)经过9个月以上抗结核治疗失败的患者,至少耐HR;(2)年龄17~65岁,无严重的肝、肾、心合并症,非孕妇患者;(3)未用过结核清(D)、氧氟沙星(O)、吡嗪酰胺(Z)或应用时间短于3个月者。1.2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12DOZ+654-2方法,对照组采用12DOZ方法。药物剂量;D0.6g/d,O0.6g/d…  相似文献   

19.
苦参合剂对隐孢子虫感染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苦参合剂对隐孢子虫(CPS)感染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CPS感染模型,实验第1~17 天给动物口饲苦参合剂。结果 3m l/(kg·d)苦参合剂组的CD3+ 和CD4+ 细胞百分率以及白细胞总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非治疗组(P< 0.01)且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P> 0.05),15m l/(kg·d)苦参合剂组无上述效果。非治疗组的CD3+和CD4+ 百分率和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单纯地塞米松组(P< 0.01)。结论 3m l/(kg·d)苦参合剂能增强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而15m l/(kg·d)苦参合剂无上述作用;隐孢子虫感染可降低宿主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与常压(Wistar)大鼠基底动脉(BA)和尾动脉(C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敏感性(以pCa50表示)的差异。方法采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膜化学高通透技术并结合细胞钙钳制技术,使上述血管肌条(环)平滑肌细胞膜具有高通透性,并使胞内Ca2+固定于一定水平,然后制作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预温浴后的肌条(环)pCa-张力曲线,比较SHRsp和Wistar大鼠BA和CA平滑肌在不同处理时的pCa50值。结果不论SHRsp或Wis-tar大鼠,B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的敏感性均高于CA(P<0.005)。SHPsp的BA和C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的敏感性均高于Wistar大鼠的相应血管(P<0.005)。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phingosine可使SHRspCA平滑肌pCa-张力曲线右移,但不能使SHRspCA平滑肌pCa-张力曲线右移,甚至轻微左移。结论SHRspBA和C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的敏感性均高于Wistar大鼠,PKC在这种Ca2+敏感性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在BA和CA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