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老年重症高危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附56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高危食管癌根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总结1989年6月~1997年5月手术治疗612例食管癌中老年重症高危患者56例,分析治疗过程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强化围术期心功能保护和呼吸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全组治愈.结论:应强调加强围术期管理,特别是扩冠治疗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心功能储备;在呼吸道管理中,可以采取环甲膜穿刺注药刺激咳嗽排痰,气管镜吸痰并支气管灌洗,合理使用呼吸机及积极抗感染治疗,为成功扩大手术适应症,安全度过手术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危高龄肺癌患者120例单纯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 老年人是肺癌的高发群体,其特殊的身体状况使得对肺癌的治疗更加困难.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龄高危肺癌患者的最佳外科治疗手段及围手术期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高龄高危肺癌患者120例,随访5年后总结临床资料.结果 无术中死亡,术后呼吸衰竭死亡4例,心肌梗死死亡2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0%.全组1年生存率为67.7%,3年生存率为41.7%,5年生存率为28.1%.结论 各种相关疾病的及时处理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根治疾病“对高龄患者而言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肺叶切除术 阳性淋巴结的清扫以及肺段切除术可能是此类患者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 3 2例 65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高龄肺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结果 本组发生肺不张 4例 ,呼吸衰竭 6例 ,心律失常 16例 ,心功能不全 4例 ,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的围术期管理 ,合理及时的呼吸机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16例,心律失常8例,1年生存率为76.6%,3年生存率38.6%.结论: 生理年龄和心肺功能是影响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重要因素, 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龄肺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32例65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高龄肺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结果 本组发生肺不张4例,呼吸衰竭6例,心律失常16例,心功能不全4例,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的围术期管理,合理及时的呼吸机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肺癌局部与肺叶切除术对高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高龄肺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70岁手术治疗后一年以上的212例肺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93例,行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B组119例,行肺内包块局部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及肺癌专用量表EORTC QLQ-LC13测评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与术前相比,出院时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所下降,于3-12月之内逐渐恢复.两组间比较,在整体健康状态、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疲劳、疼痛、呼吸困难、气促与咳嗽症状等方面B组优于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近期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在术后一年内逐渐恢复;肺叶切除术并淋巴结清扫术比局部切除术对高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12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外科治疗术式及效果.方法:128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完成化疗40例,放疗22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7.5%.结论:手术仍为肺癌首选治疗方式,手术适应症适当放大的前提是完善检查,准确分期,对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男性、高龄、晚期、局限性切除、全肺切除、非鳞癌是降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龄高危肺癌的手术切除难度大 ,术后管理复杂 ,死亡率高。我们自 1989年 6月至 1997年 5月对 41例高龄高危肺癌患者实行了肿瘤切除术 ,治疗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高龄 :年龄 >70岁 ;高危 :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或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肺功能检查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占预计值 <60 %(MVV最低者为 41% ) ,一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 (FEV1 ) <1.5L。1.2 一般资料 男 3 3例 ,女 8例 ,年龄 5 3~ 81岁。临床表现有咳嗽者 3 7例次 ,痰中带血 3 2例次 ,气短 18例次 ,胸痛 11例次 ,四肢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年龄为65岁以上的高龄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29例,其中心律失常18例,心功能不全5例,各类肺部并发症13例,死亡2例,死亡率3.57%。[结论]高龄肺癌患者年龄不是手术的禁忌证,术前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注意呼吸道准备及一般情况改善,严格选择手术病例及合适的手术切除范围,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有效止痛、镇静,保护心脏功能等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手术治疗,但最佳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肺楔形切除+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在早期高龄肺癌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2月,共有15例70岁以上周围型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右侧肺癌行2R、4R、8及9组淋巴结采样,左侧肺癌行5、6、8及9组淋巴结采样。结果早期高龄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淋巴结采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6.6%。结论肺楔形切除术+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早期高龄周围型肺癌患者是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0岁以上食管癌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手术切除65例,切除率95.6%,并发症发生率44%,其中肺部感染9例,吻合口瘘2例,心功能不全7例,心律失常10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死亡2例,1例死于吻合口瘘,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2.9%。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高龄肺癌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28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老年肺癌术后心肺合并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发生肺不张6例,呼吸衰竭4例,心律失常20例,急性心衰4例.1年生存率82.1%(23/28),3年生存率40.0%(6/15).结论生理年龄和心理素质是影响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底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总结高龄贲门胃底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贲门胃底癌84例手术治疗情况,平均年龄69.5(65~84)岁。插管全麻下,经腹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予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16.7%),其中呼吸道并发症6例(42.9%);死亡0例。随访58例,平均随访3.5(1~7)年,3年生存率为70.7%(41/58),5年生存率为53.4%(31/58)。结论:贲门胃底癌经腹手术可提同高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高龄胃癌患者并存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权  雷鸣 《实用癌症杂志》2005,20(6):607-609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患者并存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70岁以上胃癌患者并存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外科治疗结果。结果 并存心血管疾病56例、呼吸系统疾病34例、糖尿病15例、肝功能不全8例、肾功能不全5例、营养不良3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9例,其中切口感染8例、腹腔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10例、胸腔积液7例、吻合口漏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并存疾病增加了高龄胃癌患者手术风险,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对并存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不仅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不损伤肌肉切口行解剖性肺切除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80岁以上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均经腋下保留胸部肌肉和肋间神经的小切口完成解剖性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除手术。肺叶切除8例,双叶切除3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肺叶切除加楔形切除2例,全肺切除1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9例患者入住外科监护室,时间平均为2.3 d;需机械通气者6例,机械通气时间3~18 h;前3位并发症分别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全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 d,最短5 d,最长为14 d。结论 解剖性肺切除可被安全应用于部分8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11盏床资料,总结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1997年11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患者95例,其中男70例,女25例;平均年龄73.5岁。术前根据患者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试验等结果评估其手术风险。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全肺切除3例,肺叶切除70例,肺部分切除20例,开胸探查2例。对于手术结束时出现低氧血症的12例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利于麻醉恢复期平稳过渡。采用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相结合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根据pTNM分期,Ⅰ期患者占总体的4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无术中死亡,围术期死亡率4.2%。术前DLCO〈60%预计值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DLCO≥60%预计值的患者(P=0.004)。麻醉恢复期给予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P=0.02)和平均通气时间(P=-0.032)显著低于麻醉恢复期未经呼吸机支持,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二次气管插管的患者。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率达到94.1%。结论:高龄肺癌患者通过严格的心肺功能评估,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探讨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9年9月的105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中无手术中死亡,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为3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9%,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结论 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仍应积极手术治疗,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对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肺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老年人肺癌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64例肺癌患者经胸部X -线和CT检查、诊断性抗炎抗痨治疗、支气管镜检查和剖胸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以及同时进行肺癌的手术治疗。结果 肺癌切除率 90 .8% ,无手术死亡 ,2例出现呼吸衰竭 ,需延长呼吸器辅助时间。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经认真术前准备 ,及时采取微创手术治疗 ,加强术后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