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在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25例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和75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尿β_2-MG、hs CRP、IL-6、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清BUN、SCr正常范围时其尿β_2-MG、血清hs CRP、IL-6水平均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β_2-MG与血清hs CRP、IL-6水平呈正相关;Hb Alc水平越高的患者尿β_2-MG、血清hs CRP、IL-6升高越明显。结论不少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BUN、SCr虽然正常,但其肾功能已经下降,尿β_2-MG、血清hs CRP、IL-6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着更良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符合率,对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利于临床早期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的疗效,并研究两者联合用药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并被确诊为肾实质高血压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厄贝沙坦治疗组(A组)、卡托普利治疗组(B组)、厄贝沙坦+卡托普利减半剂量联合治疗组(C组)、厄贝沙坦+卡托普利同等剂量联合治疗组(D组)。治疗12周后对比四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尿β_2-微球蛋白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尿β_2-微球蛋白在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均比单药治疗组对血压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对比四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同等剂量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效果较单药治疗更好,且两种药物减半剂量联用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观察黄风汤加味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武威市中医医院诊治的74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人群,其中对照组纳入37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纳入37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风汤加味口服治疗,疗程为2个月。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血白蛋白(ALB)、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含量,统计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血β2-MG、Scr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而ALB含量则明显上升(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变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1.08%)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风汤加味治疗IgA肾病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萍  薛延禄 《甘肃科技》2009,25(10):138-138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导致多系统的器官损伤已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尤以肾脏损害发生率最高。通过对血、尿α1-微球蛋白(Sα1-、MG、Uα1-MG)和β2-微球蛋白(Sβ2-MG、Uβ2-MG)、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水平的测定,以了解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的改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早期2型稽尿病肾病肾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本降糖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方、洛汀新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症候疗效,并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血脂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为88.24%,中医症候改善率为91.18%:在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血脂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肾活血方是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和糖尿病(DM)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测定指标,观察伊贝沙坦对EH和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将60例EH合并DM患者按病程分为A组(病程<3年),B组(病程3~5年),C组(病程>5年)三组,分别测量三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Alb)水平,同时与50名健康人作对照;将60例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观察治疗前后尿β2-mG、Alb的变化.结果EH合并DM患者尿β2-mG、Alb明显高于正常人(P<.05或P<0.01).尿β2-mG、Alb水平随糖尿病病程升高,其升高顺序为C组>B组>A组,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均有降低患者尿β2-mG、Alb的作用,但伊贝沙坦优于依那普利(P<0.05).结论尿β1-mG、Alb是诊断EH和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伊贝沙坦有明显的改善EH和DM患者的早期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和糖尿病(DM)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测定指标,观察伊贝沙坦对EH和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将60例EH合并DM患者按病程分为A组(病程<3年),B组(病程3~5年),C组(病程>5年)三组,分别测量三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Alb)水平,同时与50名健康人作对照;将60例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观察治疗前后尿β2-mG、Alb的变化。结果EH合并DM患者尿β2-mG、Alb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或P<0.01)。尿β2-m G、Alb水平随糖尿病病程升高,其升高顺序为C组>B组>A组,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均有降低患者尿β2-mG、Alb的作用,但伊贝沙坦优于依那普利P(<0.05)。结论尿β2-mG、Alb是诊断EH和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伊贝沙坦有明显的改善EH和D M患者的早期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和糖尿病(DM)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测定指标,观察伊贝沙坦对EH和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将60例EH合并DM患者按病程分为A组(病程<3年),B组(病程3~5年),C组(病程>5年)三组,分别测量三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Alb)水平,同时与50名健康人作对照;将60例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观察治疗前后尿β2-mG、Alb的变化.结果EH合并DM患者尿β2-mG、Alb明显高于正常人(P<.05或P<0.01).尿β2-mG、Alb水平随糖尿病病程升高,其升高顺序为C组>B组>A组,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均有降低患者尿β2-mG、Alb的作用,但伊贝沙坦优于依那普利(P<0.05).结论尿β1-mG、Alb是诊断EH和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伊贝沙坦有明显的改善EH和DM患者的早期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性,选择25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及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高血压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有高血压作为应变量,年龄、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等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由此可知,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受检对象10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6例,测定3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及VEGF。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依次上升(P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脂水平有关(P均0.05),VEGF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CRP有关(P均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升高,并与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是同步的,说明炎性反应因子以及炎性反应因子的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尿C肽肌酐比值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内分泌科就诊患者,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72例,糖调节受损组54例,Ⅱ型糖尿病组94例.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0~10 min胰岛素水平,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AIR3-5)、0~1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留取受试者清晨空腹第1次、第2次尿液样和24 h尿样本,酶法检测尿肌酐值,化学发光法检测C肽水平,计算C肽肌酐比值.结果糖调节受损组、Ⅱ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小球滤过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调节受损组、Ⅱ型糖尿病组AIR3-5、AUC、HOMA-β、第1次尿C肽肌酐比值、第2次尿C肽肌酐比值、24 h尿C肽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和第2次尿C肽/尿肌酐比值与AIR3-5,AUC,HOMA-β呈负相关,与HOMA-IR呈正相关,其中以第2次C肽尿肌酐比值相关性最佳.结论尿C肽肌酐比值在Ⅱ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个体中明显升高,且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福辛普利对糖尿病鼠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排泄及肾脏体积的影响,以及对血、尿液、肾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改变。结果:福辛普利可减少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排泄率,肌酐清除率(CCr)及抑制早期肾小球肥大,还可降低肾组织局部NO、ET含量。结论: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脏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福辛普利降低肾组织局部NO、E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65例糖尿病人尿蛋白的排泄情况,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在患病年龄、病程、血压、血脂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单次HbAlc定位与微量白蛋白尿的排泄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和以高甘油三脂、低HDL血症为特征的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及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蛋白在肾脏的动态表达,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依病程长短分为①A组(2周组),②B组(4周组),③C组(8周组),④D组(16周组),⑤E组(24周组),每组分别设有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M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Z)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β1、Smad2/3、Smad4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球系膜、肾小管基底膜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等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TGF-β1极少表达,Smad2/3、Smad4有少量表达.而糖尿病大鼠三者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糖尿病进展,肾组织纤连蛋白表达及24b尿蛋白都增多;糖尿病16周时肾脏TGF-β1表达分别与Smad2/3、Smad4及FN、24h蛋白尿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STZ-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和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参与了肾病时肾脏肥大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拮抗剂 (ATla)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DN)伴高血压的临床价值 .方法 观察两组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 ,比较联合应用氯沙坦和ACEI(治疗组 )与单独使用大剂量ACEI(对照组 )在降低血压和尿白蛋白排泄 (UAE)、影响糖代谢和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治疗 8周后两组尿蛋白、UAE、血压均明显下降 ,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副作用出现率低 (P <0 .0 5 ) ,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岛素剂量、血肌酐等变化和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结论 ATla和ACEI是治疗DN的有效药物 ,联合应用更有利于保护肾脏 ,可能是临床治疗方案的一种选择 .  相似文献   

16.
<正>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测定是临床诊断疾病常用的一个指标,但目前血中β_2-mG测定多采用静脉抽血法,许多病人不愿接受.我们应用手指采血法测定了84例病人样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脾肾气虚血瘀的糖尿病肾病病人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纯中药,对照组服用糖适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结果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汤治疗1月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血肌酐以及尿蛋白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131(TGF-β1)及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蛋白在肾脏的动态表达,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依病程长短分为①A组(2周组),②B组(4周组),③组(8周组),④D组(16周组),⑤E组(24周组),每组分别设有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M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Z)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131、Smad2/3、Smad4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球系膜、肾小管基底膜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等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TGF-β1极少表达,Smad2/3、Smad4有少量表达,而糖尿病大鼠三者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糖尿病进展,肾组织纤连蛋白表达及24h尿蛋白都增多;糖尿病16周时肾脏TGF-β1表达分别与Smad2/3、Smad4及FN、24h蛋白尿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TZ-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和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参与了肾病时肾脏肥大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脾肾气虚血瘀的糖尿病肾病病人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纯中药,对照组服用糖适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结果 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汤治疗1月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血肌酐以及尿蛋白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接受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的50例患儿在治疗前及政治后一周测定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发现尿β2微球蛋白能早期反映肾功能损害。因此,可以定时测定尿β2微球蛋白的监测肾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