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水产品进入流通流域后,为了防止其腐败变质,必须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现将水产品的保藏储存办法简述如下,仅供参考。一、低温保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食品中固有酶的活动是导致水产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在25℃—46℃的温度范围内,一般腐败微生物的繁殖最旺盛,当温度降到10℃  相似文献   

2.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和质量控制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予以阐述,发现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在实验室检验环境、培养基、试剂等方面控制不到位,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力度不够,致使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受到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路径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祝佳斯  张珊珊 《现代食品》2023,(12):109-111
食品变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甚至会导致人们中毒、死亡。因此,通过应用天然食品防腐剂,可避免食物发生变质,为人体健康提供保护。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天然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本文重点分析了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希望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食品在包装上标注“不含防腐剂”.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引起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的恐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淮安市部分食品企业的微生物检验岗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食品企业中检验岗工作人员从业年限偏短,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常用仪器和设备的管理及使用非常重要,培养基制备过程、灭菌过程、存贮过程都特别重要,无菌室紫外线杀菌最多,从业人员要定期接受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对食品接触面需进行微生物控制,并掌握微生物检测理论及技能,目前食品企业微生物检测依据主要是国家标准。调查结果为微生物检验理论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安全是食品消费的基本要求,没有安全,色香味、营养都无从谈起。所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检验食品卫生的过程中,微生物检验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食品微生物检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多个方面有待完善。本文首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介绍,之后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综合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提出完善方案,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晗 《现代食品》2023,(4):25-27
高压食品技术为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于营养丰富的产品来说,其很有可能成为许多微生物寄生的培养皿。在食品原料的制作以及存放过程中,大量微生物通常会产生各种酶。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便是在各种酶的作用下,食品发生分解,进而发生变质和腐烂。因此,高压食品技术的广泛使用使这一现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一、虹鳟干制品加工用太阳辐射、风力或各种人工干燥手段除去虹鳟的水分和降低水分活度,以抑制和防止微生物繁殖。此种加工方法历史最久、保藏效果较好。但干制品大多复水性差,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产生油脂氧化。虹鳟干制品加工的实质主要是通过干燥使食品水分减少到各种微生物不能繁殖生长的程度,从而达到保藏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食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不断更新,新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重点阐述了7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同时展现了部分技术的优点,以便使其更好地反映先进的仪器技术与现代技术的优势,为以后的食品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质量低劣的儿童食品会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如:一些食品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孩子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过量食用加入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的食品.会对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一些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劣质、变质油脂或油脂重复使用.造成食品过氧化值超标,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和茄非可食部分生物碱提取液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确定焙烤食品复配防腐剂最佳配比,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纳他霉素浓度为0.078 g·kg-1、乳酸链球菌素浓度为0.080 g·kg-1、ε-聚赖氨酸浓度为0.060 g·kg-1、茄非可食部分生物碱提取液浓度为14%时,复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最佳。验证试验分别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菌落总数和霉菌数,对照组的菌落总数、霉菌数明显多于试验组,且试验组未检出霉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程序,避免人们食用有害食品而损害身体健康。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检验的规范化,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工作已经趋于正规化、专业化。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人们对其给予了更高的重视。食品微生物检验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样品采取合适的采集方法及检验方法,因此,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测的主要项目、样品采集方法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综述,期望能够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田甜 《现代食品》2023,(12):20-22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需要在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PCR技术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同时,探讨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势,以此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经济》2006,(5):54-55
1.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最危险的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2.罐头类食品。不论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其中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另外,罐头制品中的蛋白质常常出现变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为降低,营养价值大幅度“缩水”。还有,很多水果类罐头含有较高的糖分,并以液体为载体被摄入人体,使糖分的吸收率因之大…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国内食品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由于食品行业门槛低,在食品制造与销售环节的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给民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妨碍了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此种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力度,如何合理运用新型技术完成食品安全的检测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通过阐释食品微生物的相关概念,说明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成本、培养结果,并且分析了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有效提升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总体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来控制其腹泻、维持其健康、促进其生长及提高其饲料利用率.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微生物,破坏了其体内微生物种群或群落间相瓦制约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畜禽感染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民生的重要议题。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衡量食品质量和卫生的重要指标,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方法多种检测技术,其检测的准确性会受到环境、样品、人员、培养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检验方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如何有效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旨在通过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来提高食品检验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性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GMF)。从狭义上说,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生物物种中去.从而发行的遗传物质使其有效地表达相应的产物.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顾问》2009,(3):39-4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茵药物类生长促进剂来控制其腹泻、维持其健康、促进其生长及提高其饲料利用率。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微生物,破坏了其体内微生物种群或群落间相互制约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畜禽感染病原微生物;同时,还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正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而引发的,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是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必要条件之一。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其可促进池塘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通过有益菌的同化作用,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从而有效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