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据调查报道,失眠的年发病率为总人口的15%~30%,由于失眠而服安眠药的人数占总人口的5%~10%;失眠者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年轻人;各科疾病患者中失眠的发生情况大致为:精神疾病患者为35%,外科患者为22%,内科患者为18%,神经科患者为16%,妇产科患者为12%。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眠而不酣,时眠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眠.重则彻夜不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肿瘤患者的失眠状况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研究针对肿瘤患者失眠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住院肿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患者失眠质量。在评定的基础上,对失眠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肿瘤患者失眠发生率为50.0%;男性患者失眠数多于女性(P<0.05),失眠指数与患者对失眠的不良认知、心理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组的失眠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失眠发生率高,好发于男性。肿瘤患者的失眠质量与其对失眠的认知态度显著相关,护理干预模式可让失眠患者更好地认识自我,减少负性情绪,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到,想睡个好觉越来越不容易了。据统计,美国成人中30%~35%患有失眠症;全国50%的严重车祸都是因睡眠不足造成的。法国成人中30%患有失眠症。我国仅上海一地,失眠者就占全市总人口的15%以上,而其中56%为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失眠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为失眠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咨询,提高失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 对67例失眠患者的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7例用药咨询记录中,年龄以46~60岁者最多,占43.28%;其次为30~45岁者,占26.87%.咨询的内容为:治疗药物及适应证、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服药方案及其他.结论 现阶段失眠患者用药咨询工作应主要从正确的诊断、合适的药品和个性化给药方案等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正国内临床调查资料显示,普通内科门诊中至少有1/4的患者存在各种睡眠问题,在心理卫生专科和精神门诊的初诊患者中有失眠的占90%以上,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女性多于男性。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潘集阳明确指出,失眠是一种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疾病,需要进行药物和心理的综合治疗。入睡困难就要考虑失眠了如果一个人超过30分钟仍不能入睡,且整夜觉醒次数多于2次,或出现早醒、睡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2009年1月1日—6月30日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定海路门诊部接诊的237例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社区门诊中60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88.6%,以70~79岁者居多,占55.3%。<60岁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社区门诊失眠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使用率为99.6%(236/237),唑吡坦类药物的使用率为0。其中18.1%(43/237)的失眠患者长期连续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10年以上。结论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较高,以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为主,社区门诊患者在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引起社区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中、重度烧伤患者减轻失眠的影响。方法 90例中、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均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失眠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轻、中度失眠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中度及重度失眠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中、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失眠情况,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失眠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失眠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自制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可能与睡眠相关的因素调查表及国际通用的E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汉密尔顿抑郁调查表(HDI)及MDASI症状评估表对634例接受化疗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7.3%的患者出现失眠,40.1%出现失眠综合征,37.2%仅出现失眠症状。年龄为50~60岁的患者更易出现失眠(P=0.002),肺癌患者出现失眠的比例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医疗保险、合并疾病、化疗不良反应、抑郁、疼痛均与化疗患者出现失眠相关。结论:接受化疗的患者,失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与失眠相关的危险因素众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6月30日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定海路门诊部接诊的237例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门诊中60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88.6%,以70~79岁者居多,占55.3%.<60岁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社区门诊失眠患者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率为99.6%(236/237),唑吡坦类药物的使用率为0.其中18.1%(43/237)的失眠患者长期连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10年以上.结论 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较高,以使用苯二氮()类药物为主,社区门诊患者在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引起社区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传染病患者在住院后出现失眠问题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72例传染病患者,对其住院后产生的失眠问题相关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72例传染病患者中,由疾病因素导致失眠37例,占51.39%;药物因素导致失眠17例,占23.61%;心理因素导致失眠11例,占15.28%;环境因素导致失眠7例,占9.72%。结论传染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失眠问题较为突显,在相关的治疗护理工作中,应着重关注失眠问题,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阿普唑仑治疗抑郁症总有效率为90%~100%;治疗焦虑症总有效率为96.4%~100%;治疗癫痫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总有效率为97~100%;毒副反应较轻,安全系数大。  相似文献   

12.
灵芝助好眠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失眠患者的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33%。这个比例在中国更高,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比例甚至达到了58%,这意味着在这些大城市的每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存在失眠症状。而夏季正是失眠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国外报道PSD的总发生率多为40%~50%,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0%~68%.患者除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外,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悲观失望、失眠等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为失眠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咨询,提高失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对67例失眠患者的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7例用药咨询记录中,年龄以46-60岁者最多,占43.28%;其次为30-45岁者,占26.87%。咨询的内容为:治疗药物及适应证、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服药方案及其他。结论现阶段失眠患者用药咨询工作应主要从正确的诊断、合适的药品和个性化给药方案等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张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499-1500
目的:探讨ES-100D失眠治疗仪对老年人睡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睡眠功能障碍患者,经ES-100D失眠治疗仪治疗7~10天,观察睡眠功能改善及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经ES-100D失眠治疗仪治疗后,患者睡眠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2.50%;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S-100D失眠治疗仪对老年人睡眠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钟春娥 《北方药学》2012,9(6):61-61
目的:探究神龙宁心汤治疗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4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门诊失眠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服用神龙宁心汤,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龙宁心汤治疗失眠疗效确切,显著优于西药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有过失眠的经历,持续时间或长或短,在心理科医生看来,睡眠不好不仅是个人的不安定因素,更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的李箕君主任说,在中国大约35%~42%的人曾被失眠侵袭,但并非所有人都是所谓的"失眠症患者"。在临床心理学看来,失眠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警报器,它预示着患者潜伏着各种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笔者所在医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失眠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65例有失眠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失眠多数因环境改变和药物因素引起。干预后失眠发生率下降至52.3%,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1,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现总结我院65例FD患者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门诊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5例,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18~75岁,病程5周至3年.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是腹胀,80%~90%患者有餐后饱胀的感觉;其次为上腹痛,以及烧心、反酸、嗳气和恶心、呕吐等;同时40%的患者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30%左右的患者有"恐癌"心理.  相似文献   

20.
<正>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外调查显示,近1/3的成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2%-6%的患者选择使用催眠药物进行治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用于治疗失眠的催眠药物仅为几种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