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 精轧厚度自动控制(AGC) 1.厚度控制的概述精轧成品的厚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质量指标。因此现代轧机上,都装备了AGC系统,以控制带钢的厚度。那末究竟影响带钢厚度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在没有AGC装置的轧机上,轧出带钢的厚度情况可以从X测厚仪的记录纸上反映出来,如图  相似文献   

2.
中厚板轧机高精度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同时满足同板差和异板差的指标要求,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轧钢厂中厚板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分别采用了相对方式AGC和绝对方式AGC,其中,相对方式AGC能有效提高同板差精度,绝对方式AGC则可以保证轧出钢板的厚度与目标厚度基本一致。为此建立了钢板的高精度厚度计式模型,采用X射线测厚仪检测参数和各种补偿算法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这种高精度的AGC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稳定,厚度精度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热连轧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厚度合格率,对精轧机组厚度AGC系统部分工艺及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厚度范围,确立精轧AGC的调整限幅和速率;优化了深冲系列产品的AGC调整模式;开发了带钢尾部AGC锁定功能。通过优化,改善了精轧AGC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了混合轧制时精轧的生产稳定性,热轧产品厚度合格率平均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4.
支撑辊偏心会使轧制带材的厚度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影响带材的厚度精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测厚仪厚度反馈的支撑辊偏心补偿方法,可以有效提高AGC系统的厚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5.
板带轧制过程中影响轧后带材厚度精度的因素较多 ,特别是在不同道次之间 ,被控对象参数具有较大的时变性。将自校正技术应用于电液伺服驱动的厚度控制系统中 ,可以提高控制系统对这种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对 UC轧机 AGC系统的动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同时提出了一种双液压缸同步控制方案 ,并分析了该方案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带钢轧制中宽度和厚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头尾短行程和轧制力反馈相结合的宽度控制技术实现精确控制,采用测厚仪控制及监控AGC技术实现厚度精密控制,考虑到反馈的滞后性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宽度和厚度控制快速适时,对于轧钢高效控制有着积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精轧机组后三架轧机上,用液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替代传统的电动压下位置控制系统,引入压力AGC控制方式,以监控AGC作为辅助,大幅提高带钢厚度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4套冷连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的基本原理和仪表配置,详细描述了前馈AGC、监控AGC、秒流量AGC等各种AGC控制方式的计算公式和控制作用,并结合鞍钢冷连轧机的实际应用,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期的AGC算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比较,并通过分析粗调AGC和精调AGC的控制策略,得出高级秒流量AGC可以获得更高的厚度精度,以及综合考虑带钢厚度和带钢板形因素后,平整模式C是轧制一般钢种的最佳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一米二可逆冷轧机上使用SM2-X射线测厚仪,由于被轧钢板品种多,又是多道次轧制,加上测厚仪本身的局限性,所以测厚仪经常出现不准确现象。配合冷轧机自适应厚度自动控制装置(AAGC)使用尤其突出,有时严重地影响AAGC的试验。针对测厚仪整机线性不好的问题,改造了SM2-X射线测厚仪,研制出一台线性补偿装置,配合X射线测厚仪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厚板轧机液压AGC的工作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以测压仪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轧制力信号和液压缸位置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液压缸位置信号作为主反馈量;以轧机出口侧的测厚仪所检测到的钢板厚度偏差作为监控反馈量,对轧机辊缝进行修正的控制方式,对中厚板轧机液压AGC的工作原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刚  陈小艳 《武钢技术》2011,49(6):50-52
厚度精度是冷轧带钢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为实现对冷轧带钢厚度的自动控制,HC可逆式轧机引入了厚度控制系统,通过多种AGC方式的综合运用,提高了尺寸精度的命中率。本文介绍了武钢HC可逆式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一种实用的轧制力滤波与辊缝补偿的新方法,它通过对在线和离线采集到的轧制力分别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经频域分析,把轧件影响的那部分轧制力在线检测出来,实现了厚度计AGC模型中实时反馈出轧件造成影响的那部分轧制力,同时定量推导出补偿偏心的辊缝值,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偏心的影响,提高了厚度精度,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李辉 《宝钢技术》2006,(Z1):68-71
宝铜二次冷轧机组是国内引进的第一条二次冷轧机组.在冷轧机组中厚度控制作为核心控制系统,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该机组的设备选用情况,对该机组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详细阐述了厚度控制方法如厚度计AGC、前馈AGC、流量AGC、监控AGC在该机组的应用,根据现场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机组AGC的投入策略以及厚度控制系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通过对比2种不同变厚技术方案,确定较优方案为在常规热连轧机上利用监控AGC系统(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使用一般长度尺寸的一块板坯,由厚规格穿带,一旦完成就通过改变带钢目标厚度,相应改变各机架的压下辊缝,从而达到目标厚度。通过优化精轧负荷分配、卷取区域侧导板控制方式、夹送辊压力、卷筒张力等参数,末架最大轧制力从14190kN降低到12340kN,卷取夹送辊压力由68kN降低到60kN,卷筒尾部张力从450kN降低到390kN,变厚长度可控制在120m之内。利用此技术,2018年已经生产出近8000t由1.5mm变厚到1.2mm的热轧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在尺寸与性能上均能满足用户要求。实践证明,在传统热连轧机上采用变厚轧制技术生产薄规格热轧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王维  汪长安 《冶金设备》2011,(1):48-50,47
宝钢热轧制油油品经过改良以后,降轧制力效果明显,但是投入以后较易发生活套抬高(起套)以及厚度波动等现象,阻碍了轧制油的投入。通过对起套和厚度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调整AGC和活套对主传动的调节速度等措施有效减轻了上述现象,提高了轧制润滑的使用率,降低了轧辊的辊耗和轧机的电耗。  相似文献   

16.
改善热连轧机出口带钢厚度精度一直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目标。针对基于弹跳方程的AGC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问题,分析了温度波动对轧机出口带钢厚度的"重发性"影响,提出了兼顾板形的硬度前馈自动厚度控制KFF-AGC策略,实现了F3~F4机架的硬度前馈控制和F5机架的硬度过补偿控制。在鞍山钢铁集团公司1700ASP的实际应用表明带钢厚度与板形控制精度得到很大提高,系统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冷连轧机厚控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机架冷连轧机的厚度及张力控制策略。给出了改进的位置/ 压力HCC 的控制方法,以及高分辨率前馈AGC、带关联因子的厚度计AGC、变增益监控AGC 及轧制加减速过程的AGC 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进之 《冶金设备》2004,14(1):7-11
武钢、宝钢两套冷连轧机代表了冷连轧技术发展水平 ,用连轧张力理论对这两套冷连轧机的厚控系统作了深入的分析、讨论 ,给出了其中最主要厚控环节 -连轧AGC和张力AGC的数学模型。对宝钢厚控系统提出了改进方案 ,利用DAGC可以简便地实现穿带、正常轧制、抛尾 ,而不用分别采用APC、恒压力、压力AGC三种控制方式 ,并且DAGC实现恒压力控制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武钢热轧1700 mm生产线经过2009年的技术改造后,精轧F1~F7的压下部分设备全部更换为电动和液压混合控制。为了提高精轧AGC控制的水平,应用BP网络的理论对AGC厚度模型进行自学习,通过实时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证明BP网络的理论对提高带钢的厚度精度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在冷轧机AGC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PID控制器是在冷轧机厚度控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但当AGC(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特性或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整定控制器参数,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针对冷轧机AGC系统中的滞后环节,运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在线调整积分控制器参数值,该神经网络的权值与积分参数值相对应,可根据被控系统的动态特性调整积分参数,提高了调节器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