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论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世纪科学技术史为背景,总结了4种科技创新模式及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美、日等国家在20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剖析,对我国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强调了科技在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探讨了在我国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探讨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前景,指出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必须明确科技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作用,强调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动力性和先导性作用;科技发展应体现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步伐,以信息、知识和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在社会商品价值创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市场作为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和疏通技术成果流向生产领域的渠道,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4.
国家创新系统:对实施科技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创新系统:对实施科技发展道路的新探索陈劲更快地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在科技发展中,科技发展道路的实施具有独立的重要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如何实现所谓的Gershenk...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深入认识、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会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两弹突破对发展高科技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原子弹和氢弹事业的成就,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伟大壮举,对推动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物质技术基础上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两弹技术的突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道路。总结两弹发展的宝贵经验,对在21世纪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腾飞,特别是在我国的条件下如何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发展高科技,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崔崑  朱彬  于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77-80,112
科技风险投资是一种支持创新的投资制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尤其是对国家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科技风险投资组织效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从促进国家科技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计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风险投资组织演进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名词术语,具有优良的光荣传统,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占据着光辉的地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篇章。在我国古代科学术语方面,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命名原则和方法,起到了反映科学技术成就和新概念的作用,而成为传播生产技术,交流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术语,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着大量的记录和描述。我国近代科技术语,一般说来,多从西方引进和翻译西方科技著述而来,大约从元代开始,经过明、清两代达到一定繁荣地步,特别是在介绍近代科学技术成就中创用了  相似文献   

10.
小卫星分布式雷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卫星分布式雷达是一种新概念雷达系统 ,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小卫星分布式雷达的基本概念 ,探讨了其在未来航天装备中的作用和地位 ,阐明了小卫星分布式雷达技术的科技内涵 ,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发展天基雷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格物致知论的源流及其近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认知理论。它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起源及发展早期,基本是以道德化诠释为主。到宋代时,心学派基本沿袭了早期道德化的诠释方向,但理学派则强调其中的理性精神,对宋代科学的兴盛影响重大。在明清之际,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实证化的取向更加显著,使格物致知论发生了重大的理论转型,为近代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对接铺平了道路。而到近代之后,格致论几乎完全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代称。对格物致知论历史源流的梳理,从中还可以发现其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清楚地意识到世界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批评洋务运动只注重技术、轻视基础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本末倒置、轻重失宜.他们认为,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广大民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维新派倡导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思路,在中国近代科技思想史上是一次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对西方科学哲学家托玛斯·库恩提出的“科学共同体”概念作了分析,然后讨论了“科学共同体”在近代西方(欧洲)的形成以及它的作用,同时对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进而指明“科学共同体”未能于明末清初出现是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内在原因之一,最后以中国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40年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例,得出“科学共同体”是将科学技术向前推进的有力杠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自近现代以科技和经济为主导的西方物质文明日渐陷入困境以来,中西方学者便一直在共同经营着一个十分美好的理念,那就是儒学救世。然而随着人类危机的日益加剧,西方学者并没有坐等东方贤哲以儒家思想去拯救他们,而是对救世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他们的丰硕成果相比,传统的儒学救世论已颇显落后。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国学研究一定要现代化,要与西方先进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否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便很有可能沦为教授们的纸上谈兵,而不可能对现代人类社会作出多少实质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科技史学科不断拓展研究方向,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在研究方向、学术问题、研究范式、国际合作等方面经历着一个转变期。研究领域发生“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的拓展,开辟传统工艺与科技考古、科技发展战略及相关理论、科学与人文的整合、科研机构史、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等应用和交叉方向。我国学者更加注重研究新的学术问题,更多地借鉴哲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研究、考古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实验手段,尝试跨学科、跨文化的团队式国际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科学化运动是科学家们自觉地实践科教兴国的一次尝试.他们不但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事业,还做民众的科普工作,把科学与国家工业化结合起来.他们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但反对只把科学技术当成满足某种实际需要的工具,他们将以培养科学精神作为科学教育的使命.这个时代的科学家直接受现代科学的洗礼,但不失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具有传统的人文修养和气质.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历史经验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科学的历史经验作了简要回顾,从科学的源泉,动力,条件,科学的继承,发展,创新,以及科学对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科学的未来,阐述了未来科学的结构,科学教育,科学社会功能,科学建制与文化。  相似文献   

18.
近代科学文化教育是中国女权运动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文化教育是女权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改善妇女的生存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中国妇女科学文化教育是在爱国士大夫的倡导启蒙下兴起的。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和启蒙老师独立人格意识的缺乏,使得中国妇女教育和女权运动具有鲜明的“男性化”特点和局限性。而唤醒受教育者的价值自觉,真正实现“人”的自立和自强,才是妇女科学文化教育和平权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戊戌维新时期,以鼓动维新变法而著名的<知新报>、<时务报>等维新派报纸,也是科学技术的宣传阵地.它们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态,介绍最新科技成果,阐述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揭示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维新派报纸对科学技术的介绍和宣传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提过一种看法:中国哲学家不需要现代科学。这种观点从未得到过学术界的讨论。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自然观念的存在分析来进行这样的考证。文中以《庄子》和《中庸》为基础,对道家和儒家中国式的存在关怀以及它们为何对现代科学观念下的科学研究不感兴趣进行考察,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这两部著作中包含了一种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与作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终极关怀完全不同。为了佐证这一观点,文中对徐光启和伽利略进行了简要比较,并提出这样一个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不得不透视作为现代科学基础的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