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林旭  张文钊  何进宇 《西南军医》2010,12(6):1133-1134
目的 研究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符合标准的90例癫痫患者及90例正常对照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研究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与结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曾元惠 《西南军医》2013,(4):449-45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情绪变化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诊治的喉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以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评估,以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对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QO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意义显著,是首选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疗法对原发性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短期动态影响。方法:选择本院42例原发性肺癌住院患者给予干预治疗,包括心理情绪干预、身体功能干预和生活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接受行为干预治疗后1、2、3月后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最终纳入分析的分别为35例和27例,实验组SAS、SDS评分随时间显著降低,中重度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行为干预疗法可显著降低肺癌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降低中重度焦虑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伽玛刀治疗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伽玛刀治疗,干预组在伽玛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 经伽玛刀治疗后干预组SDS、SAS评分,以及抑郁、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能使经伽玛刀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姑息性介入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价姑息性介入治疗对患者精神、情绪方面的影响。方法入选56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姑息性动脉灌注化疗或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量表(FACT-G)进行检测。全部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5),姑息性介入治疗后患者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生活质量评分(FACT-G)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姑息性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葡萄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入院第1、14天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视力水平.应用SPSS13.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视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天干预后SAS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葡萄膜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有助于葡萄膜炎患者视力的恢复,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3.33%(P<0.05)。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27.08%;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3.33%(P<0.01)。与56例不稳定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测试结果比较,96例高血压患者SAS、SDS分值水平最低(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常伴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与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其焦虑、抑郁情绪相对较轻。临床医师治疗躯体疾病时要辨别心理障碍,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9.
吴英 《西南军医》2011,13(3):556-55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乙型肝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详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易患年龄段为46-60岁,且患者随着学历越高抑郁发病率越高;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症状显著下降,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和谐使命-2010"医院船远航期间不同类别人员焦虑和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评焦虑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人员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评,并结合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远航期间医院船各类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医院船人员SAS、SDS评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成年常模(P<0.05);焦虑水平与人员类别、性别、年龄、出海次数、战斗士气、战友评价及身体状态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抑郁水平则与人员类别、年龄、军龄、入伍地、文化程度、职务、出海次数、战斗士气、战友评价、身体状态及性问题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结论:应注意加强对远航期间医院船各类人员的心理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伤员灾后心理障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灾后60天住院伤员心理障碍及对策。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48例住院伤员进行调查,分析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灾区伤员焦虑得分(标准分)为41.56±5.38,抑郁得分(标准分)为55.21±10.15,二者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33.80,41.88P0.01)。症状分级为:轻度焦虑2例,轻度抑郁20例,中度抑郁14例;青年组的焦虑(P0.01)和抑郁(P0.05)均值显著高于成年组;截肢组的抑郁均值显著高于非截肢组(P0.05)。不同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伤员的焦虑、抑郁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震后60天伤员的焦虑和抑郁仍然严重,尤其是青年伤员和截肢伤者,因此有必要对地震伤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并对焦虑及抑郁情绪严重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疏导对某部官兵失眠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部官兵失眠症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接受综合心理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虽然PSQ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与治疗6周后失眠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则有所反弹(P<0.05)。结论:综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虽然对失眠症均有一定疗效,但综合心理治疗在改善焦虑、抑郁和远期疗效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3.
王俊  向阳  王建  肖莉 《西南军医》2011,13(2):207-209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不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患者主要由于对诊疗方法不了解及担心手术失败而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改善 (P<0.01) ;不同疾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后差异消失.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以分级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即心理干预前)、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逐渐降低、SSRS评分均逐渐升高,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AS、SDS及SSRS评分组内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AS、SDS及SSRS评分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可解决普外科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其社会支持领悟水平,助其重塑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病人人格及情感特征——100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陈仲庚修定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SAS、SDS),测查100例脑血管病人性格特征及情感障碍特点,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患者属内向不稳定性人格者是配对对照组的8.25倍P<0.001。说明内向不稳定型人格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脑血管病组SAS及SDS量表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本文还对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48例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均观察8周后,对患者的溃疡愈合和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进行综合评估,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经基础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57%,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患者的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有效缓解焦虑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A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38例AMI患者发生焦虑29%,抑郁13%,A型性格占92%。AMI抑郁发生人数比不稳定心绞痛(UA)少(P<0.01);焦虑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部分AMI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因此临床治疗应充分考虑患者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汽车兵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计划及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高原汽车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高原汽车兵进行现场团体测评.结果:1 340名汽车兵中发生焦虑545人,占40.7%,发生抑郁785人,占58.6%;评分SAS 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社区2型糖尿病(T2 DM)伴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社区297例T2 DM患者,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其中伴发抑郁症状者;再将69例T2 DM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n=33)和社区护理组(n=36)。八段锦组在接受社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规律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每周练习3~5天,每次练习2遍,2遍之间休息2min,连同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一次练习在40min左右,每周集中练习1次。社区护理组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研究周期均为1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6周和第12周,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2型糖尿病人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八段锦组干预后第6周和第12周时SDS均值较干预前降低(P<0.05),社区护理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组第12周SDS均值低于社区护理组(P<0.05)。八段锦组第12周DMQLS总分均值及心理维度、满意度维度均值低于社区护理组(P<0.05)。八段锦组第12周HbA1c均值低于社区护理组(P<0.05)。结论:长期规律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有效改善T2 DM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尤其是在心理维度和满意度维度方面,并可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改善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为测量工具,调查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加入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 加入团体人际心理治疗的透析患者SDS标准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 IPT-G治疗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