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有所减缓,但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刻不容缓.本文根据艾滋病防治项目实施的经验,总结了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几个关键的问题,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策略,即: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反歧视干预,提倡社会大众与感染者的互动,号召感染者的积极参与;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干预,以及艾滋病感染者自我歧视和心理状态的干预,需要充分利用中国的文化特点,建立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以小范围支持性环境的建立使感染者坦然接受、按时服药、积极应对,进而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59-59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王临虹教授牵头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检测参比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共同参与完成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及综合预防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  相似文献   

3.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经过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基本建立了云南省艾滋病流行与预测、实验室技术和临床治疗三个研究平台,在艾滋病动物模型、流行预测模型方面有所突破,完成了艾滋病流行病学、艾滋病病毒毒种库、中医证候群、临床治疗等四个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建立了云南省艾滋病综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在社区的推广应用”项目主要针对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防治现状和面临的困难,重点开展了我国慢病防治地位和政策的现状和需求分析、慢病相关信息的监测模式研究、慢病群体综合防治现状和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2-52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暨省部局联合实篪艾滋病科技行动项目“适合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运用中医药在赞比亚治疗艾滋病和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长期救治与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示范区,科学、规范、系统地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发挥中西医优势,全面提升防治艾滋病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河南地区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56-57
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运用中医药在赞比亚治疗艾滋病和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长期救治与研究的基础上,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暨省部局联合实施艾滋病科技行动项目资助下,河南中医学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州大学、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联合开展了“适合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一个全人类必须面对的精神疾患,目前国内外缺少对抑郁高危人群早期干预的深入研究。本项目以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为切入点,瞄准与国民健康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通过“引进学习”、“借船出海”,达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以稳定社会,增强民族素质的现实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抑郁高危人群的心理学特征、脑结构和功能及遗传学变化特点,建立一套抑郁症早期筛查j二具和综合干预方案,对抑郁症进行有效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公共卫生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本文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探索艾滋病流行与防治的社会结构模式,通过文献复习、现场调查和专家研讨,就国内外艾滋病流行与防治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艾滋病流行与防治的社会结构模式。艾滋病流行与防治的社会结构模式揭示了社会管理与服务和民生发展两大要素通过影响人群的生存状态、危险行为和预防措施等因素而影响着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的水平和态势。社会管理与服务不仅是政府自上而下地对公众的进行管理,还需要社会公众自治管理和服务,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格局。民生发展涉及到公民的就业、收入、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生活和安全等方面。而良好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和发展民生是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保障。艾滋病流行与防治的社会结构模型揭示了社会管理与服务和民生发展影响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治,而良好的社会管理、服务和发展民生是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58-58
云南省的HIV流行以静脉药瘾人群(IDUs)共用注射器传播为主。对海洛因药瘾者中的HIV/AIDS患者开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遏制艾滋病传播,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海洛因药瘾者中的HIV/AIDS患者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吸毒是其首要需求。服药的依从性比一般其他艾滋病患者差,脱失率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艾滋病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与抗病毒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全部死亡的比率巳达到35%~40%。如何准确地从人群中筛查出潜在发病的高危人群,从而积极有效地加以干预,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课题(编号:2004BA703B01)开展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3):52-53
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相应的预防和治疗面临挑战。优化抗HIV“鸡尾酒”的疗效是艾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药物间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互补,避免药物的代谢失效,从而增加药效,是优化“鸡尾酒”疗法的突破方向之一。化学药代谢性增效的研究在抗HIV“鸡尾酒”疗法上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2-42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研究”(2005BA722804)是一个理论研究与社区现场试验研究相结合的课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姚岚教授牵头负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历时一年半,目前已经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3.
自1981年首度报道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特别是近些年,病毒感染增长率更是一度保持在30%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艾滋病防治形势,有一位影像学专家已经在该领域艰辛跋涉了十余年。十六年前,他在人们对艾滋病不甚了解的时候,怀揣大爱,开启梦想,较早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该领域;十六年后,他在人们对艾滋病唯恐躲闪不及的时候,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积极捕捉艾滋病在人体内的“魔影”。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56-56
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教授领衔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临床医学研究”项目“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模式研究”课题(2004BA720A20),经验收专家组评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5)项目“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防治”、“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价”子课题(2005CB05154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禁毒效果评估研究”(2006BAK098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药物维持治疗和无毒社区防复吸新模式研究”(2007BA107804)、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云南、四川药物滥用及其与HIV/AIDS感染传播相关关系的研究”和“不同戒毒机构戒毒康复机制及效果的评估”、“中盖”全球基金项目(第四轮)以及211工程等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并受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禁毒局等政府部门委托,根据我国药物滥用形势的现状、流行特征和社会、公共卫生及禁毒工作需求,组织实施了多项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与药物依赖性评价研究工作,对我国药物滥用流行水平、现状、特征及其对社会、公共卫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此文将上述工作归纳为10个方面的课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云南茶树优质良种选育、有机茶生产及名优茶创新研究”成果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云南省“十五”科技项目“大叶茶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有机茶生产及新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内容,该成果获200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6-46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桥梁人群传播艾滋病的模式及相关阻断策略的研究”(2004BA719A02)课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宁教授牵头负责,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1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课题于2004年9月开始,至2006年12月结束,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8):52-53
艾滋病(AIDS)迅速波及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病毒感染人数达4200万,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该病病情复杂、病势凶险、预后极差,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我国《艾滋病防治发展纲要》提出,艾滋病的防治中医药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实践证实,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较好的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目前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因此研究人员试图以中医特色和特点为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人体中是否有基因可以抵抗艾滋病?哪些基因与人体抗艾有关?在暨南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东南部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透露,广州及美国医学机构的合作研究后,曾在白人身上发现的“抗艾滋病基因”—“杂合子”基因,目前同样在中国人身上找到了。该基因在白种人身上已找到暨南大学艾滋病基因与疫苗研究中心、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艾滋病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合作进行有关抵抗艾滋病感染与基因关系的研究。目前,研究组已采集到1000多份健  相似文献   

20.
解决“双重失灵”是当今一大难题,“温州模式”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代表,其需求诱致机制应能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双重失灵”,促进环保与经济发展的衡平的一个上佳链接。本文通过分析“温州模式”需求诱致行政指导机制运行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以求能为解决环境问题“双重失灵”提供“模式研究”范式。同时也从环保角度反思“温州模式”内涵,突破以往“经济领域”研究视角的锁定,真正发挥温州“体制与发展模式”的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