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渗透性的夹层对流体的运动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传统的渗透率粗化方法难以有效刻画夹层对渗透率模型的影响,特别是倾斜夹层。针对传统渗透率粗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夹层影响的渗透率粗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每一个粗化网格对应的精细网格中夹层的分布情况,确定该粗化网格不同方向上的渗透率。如果粗化网格在某一个方向上全部被夹层遮挡即不存在连通的砂体穿过整个粗化网格,则将该方向上的渗透率赋值为0,否则通过几何平均等张量平均法计算该方向的渗透率。新设计的方法能够在渗透率粗化模型中有效地反映精细地质模型中的夹层信息,更加准确地刻画渗透率的分布特点,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参数场。  相似文献   

2.
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技术已逐步完善,但油藏工程研究环节仍面临常规网格粗化后信息损失量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井轨迹偏移考虑不充分和薄隔夹层信息丢失,导致数值模拟结果精度不高,影响现场操作政策的制定,制约着SAGD的稳产高产。依据SAGD生产影响因素筛选关键信息,分析网格粗化算法、网格边界、网格尺寸对数值模拟的影响;利用Petrel软件进行网格粗化,对粗化模型进行验证;针对关键部分的信息缺失,借助数值模拟软件CMG的局部网格加密与网格属性回归来修正粗化模型,精细还原薄夹层。以此方法建立的油藏数值模型,在保障精度的同时提升了计算速度。以模型验证为控制手段,三维控制网格与二元叠合属性回归相结合的模型粗化技术,为精细地质模型与油藏数值模拟成功接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裂缝性油藏裂缝分布规律复杂多变,油层渗透率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特征。以油藏精细网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根据流量等效原理,建立了不规则粗化网格边界条件下渗透率全张量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压力边界条件数量、粗化边界大小、砂体主要渗透性方向与压力梯度方向的不同夹角条件对渗透率张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砂体主要渗透性方向与压力梯度方向的不同夹角条件对计算结果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为裂缝性油藏渗流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多孔介质流体流动模拟中,应用网格粗化方法必须在保留重要储集层参数的空间分布的前提下,首先利用大网格粗化原始地质模型(尤其是孔隙型介质),并用数值方法求解。提出了根据属性参数的空间分布、以核函数的自适应带宽为基础的网格粗化新方法,该方法既减少了网格数量,同时也保留原始精细模型的主要非均质性特征。该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可以同时对两种储集层属性参数进行网格粗化。首先计算每个储集层属性参数的带宽量或最优门槛值并得到粗化结果,然后根据最大带宽和最小带宽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两个属性参数同时粗化。现在已经能够实现利用不同方法建立储集层两个属性参数的最终粗化模型,不同方法的网格单元数和网格位置都相同。最小带宽法的粗化误差小于最大带宽法。图6表1参29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随机模型描述了北海正进行开发评价的某油田复杂及非均质的Statfilrd组河道砂岩和滥平源泥岩,河道砂岩含有渗透率与其不同的其它内部砂岩相,同样建立了这些内部相模型,应用高斯随机场建立了每个相类型的渗透率变化模型,在建立相和渗透率模型阶段,根据井资料,地震资料,地质家由相邻油田得到的沉积知识,露头对比研究及总的沉积原理建立随机模型,细网格模拟出的渗透率值被放大到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粗角点几何  相似文献   

6.
储层随机地质建模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建模软件(RMS/STROM)对沙南油田浊积扇沉积储层开展了储层随机建模研究,根据浊积扇的沉积特点,采用了截断高斯、通用标点模拟等方法建立了浊积扇相模型,并利用60余口开发井的测井解释参数,通过数据分析、正态变换、变差分析,在浊积扇不同微相的控制下,建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参数模型.并通过软件提供的网格粗化功能,将三维地质模型粗化为VIP数值模拟软件所需的地质模型,并通过数模软件的模拟测试,使得数值模拟结果具有更为可靠的地质依据,实现了地质研究到数值模拟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固相沉积模型在高凝油藏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彬  邱凌  刘向东  杜定宇  李雪  李珂  陈翰 《石油学报》2015,36(1):101-105
传统的油-水两相热采模型在进行高凝油注水开发的数值模拟过程中,仅能考虑黏度和相对渗透率曲线随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无法表征蜡的固相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伤害,这种物性变化也是应用不同温度下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前提.为弥补两相热采模型中的这一缺陷,提出了利用固相沉积模型模拟高凝油藏开发,建立了油-水-固三相的热采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与两相热采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蜡沉积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是高凝油田早期注水开发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热采模型获得了不同注水温度下蜡沉积半径及伤害程度等的定量认识,对更好地研究和预测高凝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油田进行开发调整需要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而数模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地质模型.在赵凹油田地质模型的研究过程中,首先从基础地质研究着手,通过取心井的研究共识别了11种岩石相类型及6种沉积微相,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划分了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详细地质研究基础上,以短期旋回为单位采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沉积微相三维模型,采用相控物性参数建模技术,利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的三维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粗化处理,直接提供给油藏数模使用.  相似文献   

9.
砾岩油藏储层建模工作是科技攻关难点,为了建立较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分析七中、七东1区砾岩油藏特征,综合利用地质、测井等资料,从构造建模、趋势面约束属性建模、模型粗化等方面建立起能较准确反映地下构造和储层沉积特征的三维模型。对关键步骤的影响因素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不同建模方法所产生的模型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建模方法产生的结果进行验证,筛选出一系列适用于砾岩油藏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同类油藏建模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预测产聚时间、产聚浓度等含聚采出液关键指标,提出了基于井间连通性的产聚浓度预测方法,通过与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在水驱井间连通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聚合物的黏度、浓度、吸附量和水相渗透率下降系数等关键参数,建立了聚合物驱生产动态预测模型。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相比,该模型需要求解的压力方程组维数较低,且通过自动历史拟合反演井间传导率和连通体积,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采用1注4采均质油藏模型,通过与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对主要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注聚后水相渗透率下降系数、注聚浓度和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加以及注聚时机的提前,驱油效果变好。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开发方案的产聚浓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设计和管理混相注气,需要快速而精确的粗尺度混相模拟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发表了初次接触混相驱替网格粗化新技术。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有效通量边界条件(EFBC)和具有网格粗化相对渗透率方案的扩展Todd—Longstaff技术(ETLU)。前者近似解释了全流动场对局部网格粗化问题的影响,而后者修改了计算有效流体性质和粗化相对渗透率的方法,因此合理地描述了剩余油。 对部分分层的合成二维渗透率场来说,这项技术显示出在复制标准细尺度解法方面是成功的。该方法显示出在很宽的粗化倍数范围内都比其它网格粗化技术做得更好。然后将网格粗化程序应用于混相注气现场研究的三维模拟。还把一种近井网格粗化技术综合到了该方法中。我们认为,新方法提供了紧密地匹配标准解法的粗尺度模拟结果。另外,这项技术显示出在计算方面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弱凝胶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及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港东油田一区六断块弱凝胶调驱数值模拟所需要的残余阻力系数,采取了物理模拟手段,首先制作不同渗透率的填砂管模型,通过物理模拟手段初步测定弱凝胶的残余阻力系数。然后建立填砂管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拟合试验动态,修正残余阻力系数。最后建立了弱凝胶残余阻力系数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为实际区块的弱凝胶调驱数值模拟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残余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3.
用测井解释孔隙度、基于岩心分析的孔渗模型可以得到渗透率; 粗化渗透率可按厚度加权算术平均或按厚度加权几何平均。研究证明, 用厚度加权算术平均孔隙度基于孔渗模型计算得到的渗透率, 等于渗透率直接按厚度加权粗化的几何平均值, 并不是按厚度加权的算术平均值; 按厚度加权的渗透率几何平均值小于或等于按厚度加权的渗透率算术平均值。这表明, 在测井解释或地质模型对渗透率粗化时, 不同的粗化方法所得的粗化渗透率值不同。  相似文献   

14.
大庆长垣不同时期测井解释渗透率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认识大庆长垣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研究储层水驱过程,寻找剩余油及其分布,满足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的需要,分析大庆长垣不同时期测井解释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原因,研究了不同岩心的室内水驱实验渗透率的变化,优选区块的取心井岩心分析渗透率的变化,优选区块的开发井测井解释渗透率的变化,并对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油田注水开发,储层的渗透率逐渐增大,造成不同时期完钻井测井解释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原因不仅仅是储层渗透率自身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与测井解释模型的差异有关。建议对不同时期测井解释渗透率进行系统误差校正,以满足储层精细地质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不同的由地质统计导出的横截面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以此来研究了为恰当地模拟厚的,带有的硅藻土遮挡层的稠油油藏汽驱所需要的非均质程度。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使极为精经模型粗化,并且粗化模拟和精细模型的动态预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底水油藏水平井投产后,底水易沿高渗带突进至井筒,导致油井快速水淹。开展了水平段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提出均质型、两段型及多段型3 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建立3 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水平井不同渗透率分布模式下见水位置及其动态响应特征,提出基于渗透率特征的出水位置判别方法。实例对比结果表明,渗透率特征法识别水平井见水位置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油数值模拟参数估算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克微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1):115-117,142
目前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器都不具有聚合物参数估算功能,也没有一套具体的参数估算方法,需要研制具有参数估算功能的数值模拟前处理模块。通过从实验室获取黏浓曲线、流变性关系曲线、渗透率下降系数曲线和吸附曲线,并对描述这些性质的函数关系模型进行了适当的数学变换,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参数估算的界面化。应用此参数估算模块计算数值模拟参数大大提高了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黄日成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0):170-172,11
目前大多数油藏的剩余油油藏数值模拟显示,剩余油主要存在于油田边部、渗透率较低的层以及井网不完善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的剩余油面积大,在大尺度粗化网格下也容易刻画;而在油藏中部剩余油富集量少、分布面积小,甚至不明显。研究首先通过对9种不同粗化算法对最终开发效果影响分析,认为线性流动边界算法误差最小。通过模拟网格的优化,选择采用剩余油面积的1/9作为网格大小进行剩余油模拟研究,该网格既可以满足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拟需要,又大大降低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冻胶类堵剂在不同渗透率层位的进入深度比例无法定量检控。针对目前缺少专门研究堵剂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模型的问题,文中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达西定律建立堵剂在渗流过程中的质量守恒方程和压力方程,并提出了组分数值模拟器的求解方法。利用数值模拟与室内实验结果对比的方式验证了数值模拟器的准确性,拟合精度较高,说明该组分数值模拟方法准确可靠。利用数值模拟器进行计算,研究残余阻力系数、吸附量、剪切特性、油水黏度比等物化参数对堵剂纵向分布的影响,得到了堵剂在不同渗透率层位进入深度比例的计算图版,明确了堵剂的纵向分布规律。该研究结果可实现现场堵剂分布的定量检控,封堵地层时堵剂用量的估算更加准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油藏数值模拟中按微相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二区东块试验区为模拟区块,在数值模型中按微相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按微相和没有按微相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拟合所得到的曲线对比,说明按微相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能较好的改善拟合效果。并探讨了应用统计规律根据不同砂体类型选择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