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磊  丁建宁  王瑛  龚毅  吴刚 《电源技术》2014,(3):446-449
研究了并联小容量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组性能的影响,其中小容量电池是通过两个二极管并联到电池组内各个单体电池两端,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对电池组的容量、混合脉冲、倍率放电和循环一致性的测试分析,发现并联小容量电池对电池组的总体性能有所提升,对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广泛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磷酸铁锂电池取代铅酸蓄电池作为变电站用直流电源的工作特性,通过浮充电测试,对铅酸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浮充电压下的浮充电流特性、搁置特性、模拟工况放电特性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远远超过铅酸蓄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不同于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特性,建议其浮充电压应选择在3.50 V左右。对磷酸铁锂电池组进行长时间浮充试验发现,在室温下3.6 V电压浮充运行一年后,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6.06%。  相似文献   

3.
磷酸铁锂电池电压变化范围较宽且充放电特性敏感,一般不宜简单应用于需要长期处于浮充状态的直流操作电源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在直流操作电源系统应用中的优化控制方案,根据磷酸铁锂电池工作状态,利用AC/DC充电电源优化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小,使电池在浮充状态下获得电池期望的充放电电流,以实现磷酸铁锂电池在直流操作电源系统中的安全高效经济应用。首先,基于直流操作电源系统指标要求与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优化要求,确定其期望的充放电状态与充放电电流值;然后,根据磷酸铁锂电池期望的充放电电流值与内部等效状态,在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内调节直流操作电源系统中A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迫使磷酸铁锂电池的实际充放电电流趋于期望的充放电电流,从而优化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说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王洪  杨思安  袁永明  周超 《电源技术》2016,(12):2339-2342
针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直流系统,在变电站蓄电池核对容量、直流电源技术改造中及事故处理中,应用并联技术配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力后备电源替代传统的阀控密闭铅酸电池或镉镍作为后备电池。采用已有的新技术,并联技术配磷酸铁锂电池方案的设计,具有便携可移动、环保无污染、备用蓄电池维护量少、安全稳定、接线简单等特点,并进一步论证计算适合在220 k V及以下等级的变电站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的浮充式保护型磷酸铁锂电池,重点解决常规磷酸铁锂电池在长期浮充电运行工况下的安全问题。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描述了浮充式保护型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特点及优势,并解决了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为规范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铅酸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常规性能、温度特性、寿命特性、充放电特性做了对比,从性能、成本、使用维护、安全性和废弃处理等方面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运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运用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中锂电池串联结构作为后备电源对一致性要求高的情况,探讨了锂电池并联结构,提出了使用Boost升压变换器以及利用电池剩余电量动态调节占空比的方案。同时,结合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负荷情况,依照相关规程以及锂电池实际放电特性对锂电池容量进行计算和选择;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整个并联结构所建立的备用电源使用状况进行了实时模拟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计算所得锂电池输出电压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在锂电池出现剩余容量不足等情况下该方案可实现不断电替换。  相似文献   

8.
邓磊  吴钫  帅骁睿 《电源技术》2021,45(11):1424-1426
后备电池的浮充工况不同于循环充放电工况,后备用磷酸铁锂电池沿用了与循环充放电工况相同的电池管理方法,造成电池组管理不当,引起电池寿命衰减严重、电源供电故障、甚至是安全事故,论述了磷酸铁锂电池浮充工况特性及管理方法,对提升后备磷酸铁锂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新型锂电池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应用,根据110 kV标准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配置,对事故负荷和事故持续时间等进行分析,考虑容量系数和可靠系数,并根据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放电曲线特点,划分两种锂电池的有效工作区间,计算采用这两种锂电池作为110 kV变电站用直流电源时的电池配置,发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时,至少需要33串185 Ah的电池;采用三元锂电池时,则至少需要29串207 Ah的电池,所得结论大大证明了锂电池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磷酸铁锂电池组电压检测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银全  刘和平  刘平 《电源技术》2011,35(8):906-908
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必须串联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动力电池组在串联充放电过程中,为了使单节动力电池不过充、不过放,以延长动力电池组的循环使用寿命,必须对单节动力电池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并对单节电池的剩余容量进行估计.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好的动力电池电压检测方法,对电池电压检测中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1.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优异、温度特性良好、绿色环保等优势,有望取代铅酸电池成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主流选择.但是,磷酸铁锂电池仍难以实现本质安全,在滥用条件下可能发生热失控并引起燃烧、爆炸等火灾事故,不利于变电站的可靠运行.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燃烧机理、热失控的诱因和消除策略、安全预警和消防灭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解决磷酸铁锂电池在变电站应用场景下的安全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场景,探讨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电动汽车以及变电站备用电源系统的应用情况,介绍磷酸铁锂电池在某110 kV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应用效果.通过磷酸铁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性能对比分析,指出铅酸蓄电池由其材料体系和本征特性决定其存在极板裂化、电解液失水、酸液腐蚀等问题,磷酸铁锂电池在常规性能、安全性、温度特性、寿命特性、倍率放电性能和废弃处理等方面存在主要优势,并进一步对两者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性能、购置成本、安装成本、使用维护成本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分析磷酸铁锂电池替代铅酸蓄电池的可行性,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智能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储能系统在调节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电网侧和用户侧削峰填谷场合已经有大规模应用.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性能较稳定、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电化学储能领域.然而,电池组容量及其一致性会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发生劣化,使模组可用容量和能量降低,直接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以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储能电站峰谷...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变、配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集成控制器的关键技术,通过实时监控直流电源装置、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实现电池性能测试管理、系统运行参数显示和完善系统保护功能,满足大、中、小型发电厂,变电站和配电站的智能型直流电源系统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变电站系统的直流屏和其他备用电源大多采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较之前的普通铅酸蓄电池,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工作电流范围小、对温度特别敏感等缺点。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普及以及变电站系统自动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对蓄电池性能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1磷酸铁锂电池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VRLA蓄电池容量落后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峥  张恭政 《蓄电池》2002,39(2):58-59
通讯基站浮充运行的VRLA蓄电池组 ,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只或几只蓄电池因容量的过早衰减而导致整组蓄电池性能恶化 ,满足不了用户的使用要求。本文重点阐述了VRLA蓄电池容量落后的产生原因及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内阻是衡量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优劣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概述国内外储能领域磷酸铁锂电池直流内阻测试相关的标准,从适用对象、试样要求和测试程序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磷酸铁锂电池直流内阻检测提供参考,从而更加高效准确地开展磷酸铁锂电池内阻测试.  相似文献   

18.
徐伟 《电气应用》2011,(19):50-53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电动汽车运行成本,必须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充电过程进行监控。根据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充电技术要求,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充电系统进行设计,并利用所设计的充电系统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可以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实现对各单节电池的过充保护,充分发挥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电力系统供电最后的保障,其可靠度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调研并联智能电池组件、磷酸铁锂电池特性,并分析其优缺点。研究分析110kV智能变电站的直流负荷情况、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针对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出相应的方案。该系统采用了环保无污染的磷酸铁锂电池,不仅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在线自动全容量核容,而且维护简单、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20.
围绕智能变电站"设备集成、网络优化、功能整合、组柜布置优化"设计原则,遵循模块化建设理念,通过分析各类蓄电池的环保性、可靠性、经济性,选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替代铅酸蓄电池组以适应智能变电站建设的低碳环保要求。为解决传统直流串联蓄电池组存在的单只电池容量影响整组电池容量,单只电池故障造成整组电池故障,蓄电池不能在线维护,新旧电池性能不一致影响整组电池性能等问题,采用新的蓄电池并联模块技术,改蓄电池组的连接方式为并联,提高了直流电源子系统的可靠性、可在线维护性和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