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玉米酥片营养丰富,具有酥、香、脆的特点。下面介绍其加工要点: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剥皮提胚→浸泡→蒸煮→压片→干燥→包装二、加工要点 1.原料选择选择无霉变、无虫蚀、色泽气味正常,发芽率不低于85%的黄玉米为原料。2.剥皮、提胚将原料玉米筛选除杂后,放入90℃热水内泡3~15分钟,以利脱皮。经剥皮提胚后,将混  相似文献   

2.
以白鲢(H ypophthalmichth 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加工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和120℃蒸煮)对鱼骨泥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骨泥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钙的含量分别约为35%、20%、32%00和9%,加工方式对微粒化鱼骨泥的粗蛋白、粗灰分和矿物盐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鱼骨泥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Ile).采用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加工的鱼骨泥的主要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P<0.05)高于采用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组的;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钙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加工组的.以上结果说明,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2种加工方式的,但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脂肪含量和过氧化值相对较高(P<0.05).  相似文献   

3.
一、工艺流程 原料→挑选→清洗→脱腥→干燥→粉碎→过筛→杀菌→称量→包装→成品 二、加工技术 1、原料处理从市场上购买的优质海带,应为深褐色或深绿色。经挑选去除杂质,并将海带的黄白边梢除去。洗净后用有效氯浓度为 2毫升 1立方米的洁净水浸泡 2- 3小时,以除去盐分并使其软化。 2、脱腥将海带浸入 2%的柠檬酸水溶液中 5- 10小时,除去海带的腥味。然后用清水漂洗二次,去除残留溶液,然后将其沥干。 3、干燥将沥干后的海带置于烘干机内,烘烤约 4小时。采用分段干燥工艺,各段烘干温度和时间分别为:第一段为 45℃- 55℃, 1小时;第二段 55℃- 65℃, 45分钟;第三段 65℃- 75℃, 45分钟;第四段 75℃- 85℃, 1.5小时。保持烘干机内空气流动机及时将湿蒸气排出去,以提高烘干效率,使海带最终水分控制在 14%以内。  相似文献   

4.
<正> 红薯称甘薯或红苕,鲜品约60—80%水分,10~30%淀粉,还有可溶糖类及酚类等。由于不耐贮,为了延长加工产品生产周期,常将淀粉提取出来加工成各种产品,红薯粉丝就是其中一种。工艺为:红薯淀粉制备→打芡和面→漏粉成型→冷却定型→粉丝干燥→成品包装→入库。 目前工艺中有几  相似文献   

5.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100℃蒸煮和120℃蒸煮)对鱼骨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粒度最小(164.11μm),其次分别为低温冷冻组(317.40μm)、100℃蒸煮组(343.47μm)和常温加冰组(522.61μm)。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比表面积显著(P0.05)大于其他3组的比表面积。低温冷冻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多呈短棒状,表面光滑;而蒸煮预处理的鱼骨颗粒接近球形,表面凹凸不平。与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加工预处理组相比,采用高温蒸煮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的b*值、L*值、持水性、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相对较高(P0.05),而粘度值相对较低(P0.05)。  相似文献   

6.
血粉     
血粉血粉是屠宰牲畜时所得血液经干燥制成的。血粉含粗蛋白质80%以上,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其蛋白质的消化率稍低,绵羊和猪对其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是71%和78%。原料血易坏,可加0.7%硫酸,这样血液可保存1周。如鲜血在5~16℃下贮存,添加0.1%福尔马...  相似文献   

7.
五香烤鱼是以小杂鱼为主要原料,经调味、烘干后的熟食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鱼类熟食品加工业。其制作方法如下:一、工艺流程原料处理→盐渍→蒸煮→干燥→调味→烘烤→包装→成品。二、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原料鱼可采用鲜鱼或冷冻鱼,也可用盐渍保藏的咸卤鱼。冻鱼须先行解冻,咸卤鱼须用清洁流水(水温不超过20℃)漂洗盐腌。原料鱼应除鳞、除头、剖腹除内脏和用水洗净等工序应流水作业,以免积压而影响质量。新鲜原料鱼的盐渍,一般采用10%~15%的盐水,盐渍10~20分钟。2、蒸煮干燥:经盐渍的小条鱼(或鱼块)沥水后装在…  相似文献   

8.
五香烤鱼是以小杂鱼为主要原料,经调味、烘干后的熟食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上普通家庭餐桌,又可进中档饭店、宾馆。同时,通过加工可使低档小杂鱼便于储运,增值数倍,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鱼类熟食品加工业。五香烤鱼的制作方法如下:一、工艺流程原料处理→盐渍→蒸→调味→烘烤→包装→成鱼。冻鱼须先行解冻,咸卤鱼须用清洁流水(水温不超过20℃)漂洗脱盐。原料鱼的除鳞、除头、剖腹除内脏和用水洗净等工序应流水作业,以免积压而影响质量。新鲜原料鱼的盐渍,一般采用10%~15%的盐水,盐渍10~20分钟。2.蒸煮干燥:经盐渍的小条鱼(或鱼块…  相似文献   

9.
正甘薯饼在我国部分甘薯种植区是一种重要的农家食品,其香酥软滑的口感备受消费者欢迎。甘薯饼生产所需设备较为简单,主要设备为蒸煮锅、油炸锅和烘箱,适合家庭简单生产,投资少,见效快。现将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一、工艺流程挑选→清洗→去皮、蒸熟→捣碎→拌料→压模成型→烘烤→油炸→沥油、冷却→包装二、技术要点1.原料选择:用于甘薯饼加工  相似文献   

10.
前言人所共知血粉是一种良好的动物性饲料,它含粗蛋白质88.6%,又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见表1)和各种微量矿物质。因此,世界各国对血粉生产的研究非常重视,为了使血中各种营养物质不遭破坏,又能使动物很好的利用,国外一般采用流动干燥法和低温喷雾法来生产血粉。但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多,每生产一吨血粉约需4吨煤的能源。在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生产血粉的机械,所以国内多采用将血煮沸后晒干的方  相似文献   

11.
鲜红薯加工酿制黄酒 ,薯源广、投资少、见效快 ,较适合于农户及乡镇企业。一般每 10 0kg鲜薯大约可产9~ 12°的黄酒 70~ 90kg ,其酿制技术如下 :鲜薯→清洗→切片→蒸煮→糖化→发酵→压榨→灭菌→包装。酿制中应注意 :1 原料处理鲜薯用清水洗净 ,切成薄片后加2~ 3倍清水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的加工工艺,为广西黄茶加工提供技术支持,丰富广西区内黄茶种类。[方法]使用桂热2号茶树品种一芽一叶为原料,比较不同加工工艺(传统工艺和创新工艺),以确定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结果]适合加工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萎凋→杀青→初闷→揉捻→整形理条→复闷→智能烘干→提香;关键技术参数为:萎凋原料失水率25%~35%;杀青4~7 min,杀青温度180~220℃;初闷温度为25~35℃,使用速包布初次闷黄,初闷时间2~4 h;整形理条,理条温度70~90℃,整形时间5~8 min,使用速包布再次闷黄,闷黄时间2~4 h;智能烘干温度为60~70℃,烘干时间为90~120 min;提香温度为85~90℃,提香时间为30~40 min。[结论]采用新工艺生产的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外形芽头肥硕显毫、杏黄亮,汤色浅橙黄亮,花香、毫香甜香清长,滋味浓醇,鲜爽含芳,叶底肥硕、绿黄、匀较亮。  相似文献   

13.
脱水蔬菜的原料包括叶菜类、根菜类、鳞球和茎菜类等各种蔬菜,其加工工艺有所不同,大体上为:原料整理→洗净切片→蒸煮冷却(或浸泡)→沥水烘干→分选包装。  相似文献   

14.
稻谷干燥设备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稻谷干燥设备目前国内外用于干燥稻谷的机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横流循环式干燥机日本采用横流循环式干燥机烘干水稻,该机采用较低的热风温度(50℃~60℃),干燥和缓苏在同一机体中进行,干燥加热的时间较短(8分钟~10分钟,缓苏时间较长(60分钟~80分钟左右);为低温大风量、薄层多通道、干燥加缓苏的干燥工艺。缓苏与干燥段的时间比为5~8:1,风量为每100公斤谷物0.5~0.7立方米/秒;该机不仅可烘干商品粮,也可烘干种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稻谷干燥机。目前,福建三发干燥设备厂和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均生产这种形式的干燥机…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在浙江一些地方兴起的醉鱼干加工生产,为淡水鱼的加工生产和利用开拓了一条道路。其生产工艺流程:选草鱼→去鳞剖杀→清洗→腌制→清洗→干燥→切段→调味(醉制)→计量包装→真空封口→杀菌→保温→包装→入库。其生产要点:1.选草鱼。要求使用未受污染区域养殖的活草鱼,以1.5~3千克最适合。过小,在加工成产品后肉  相似文献   

16.
玉米系列制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俏销,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从事玉米系列制品加工是农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其系列加工方法如下:1.玉米黄酒用50℃水浸泡玉米渣自然降温4天,吸水率40%以上;吸水膨润后开始蒸煮,这样玉米渣的淀粉颗粒体积可扩大50~100倍,有利于淀粉酶的水解,从而顺利糖化。蒸煮时间为70分钟(100℃蒸汽加热),蒸煮后的料淋冷、沥水,入缸搭窝,均匀拌好麦曲进行前发酵;再加入5%的酒药,同时加入20%食用酒精或白酒脱除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乌龙头鲜叶为原料,参照一般红茶生产技术,通过对鲜叶切丝、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初步确定乌龙头叶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为:摘叶→分拣→切叶→萎凋→揉捻→发酵→初干→绝干→提香九道工序,其工艺参数为:乌龙头鲜叶切成6~7 mm,38℃下经40~45 min和20~25 min2次萎凋,萎凋叶减重率达31%~34%时进行2次揉捻,当揉捻叶含水量为58%~62%时,在31℃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通风发酵8~10 h,在38~50℃下将发酵叶通风初干和微波绝干后,90下提香2 h,可得到成品率为24%~30%的品质优良、具有保健功能的乌龙头红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顺应市场的变化,充分发挥"桂红3号"的优势与作用,开发独具广西特色的红茶产品,加快"桂红3号"应用推广步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针对"桂红3号"的特征特性,采用不同萎凋工艺、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干燥温度作对比试验,在每个环节对比试验后,选出较佳参数,再以这个参数进行下一步环节对比试验。每个环节均设3个重复,以确定各工艺环节较佳工艺参数。【结果】萎凋工艺以晒青40min处理的萎凋花香浓郁持久,汤色红艳透亮,滋味甜醇花香浓;在发酵环境温度为25℃,发酵叶湿度为80%条件下,发酵时间为4h时,花香浓郁;在干燥过程中,毛火90℃(5min)处理茶汤的花香明显;在干燥工艺中,毛火90℃(5min)处理茶汤的花香明显。【结论】"桂红3号"花香型工夫红茶的较佳加工工艺为:鲜叶采收→萎凋(晒青40min,空调设置温度25℃,相对湿度70~80%)→揉捻→解块→发酵(发酵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发酵4.0h)→干燥(毛火90℃5min,足火100℃至足干)  相似文献   

19.
用畜骨生产的骨泥系列食品,是近年来流行的营养保健食品。这里介绍一种用骨泥为辅料生产骨泥软糖的方法。选择不带肉的鲜猪骨(以排骨、脊骨为好)将其冲洗干净,放入不锈钢夹层锅,加水上盖,在100℃温度下蒸煮1小时,然后将骨捞出冷却(骨汤可加工成浓缩汤料)。  相似文献   

20.
<正>原料仙人掌、过氧乙酸、低聚果糖、柠檬酸、抗坏血酸、白砂糖和黄原胶。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护色→打浆→过滤→调配→均质→灌装→杀菌。操作要点1.原料处理:加工前需要进行消毒,一般采用体积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浸泡3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护色:在温度85℃~90℃下热烫1分钟,热烫后用体积分数为0.1%的抗坏血酸与0.05%柠檬酸护色,由于抗坏血酸与柠檬酸可协同作用,护色效果更好。3.打浆、过滤:热烫后,加入体积分数为0.1%的抗坏血酸与0.05%柠檬酸及一定量的热水进行打浆,先进行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