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LOX-1、CD68等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单核源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黄连素(50 μmol/L)预处理1h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的表达.结果: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后,CD36表达明显升高,而黄连素预处理显著抑制CD36的表达.oxLDL刺激巨噬细胞24 h后,巨噬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CD36、LOX-1和CD68表达明显升高(P<0.01),黄连素预处理后巨噬细胞表面CD36、LOX-1的表达受到抑制,但CD68的表达未受影响(P>o.05).结论:黄连素抑制巨噬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CD36、LOX-1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途径对脂质oxLDL的吞噬.  相似文献   

2.
周文中  俞璐  徐伟斌  葛海良  罗敏 《上海医学》2006,29(10):702-707,F000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抵抗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脂质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DDL)对原代巨噬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的影响。尼罗红染色观察抵抗素对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脂质含量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清道夫受体A型(SRA)、CD36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ox-LDL明显促进巨噬细胞中抵抗素mRNA表达,4 h达到高峰,表达量约为非氧化LDL(nLDL)处理组的4倍(P< 0.001)。100 ng/mL抵抗素可使巨噬细胞内脂质荧光染色强度显著增加,表明促使脂质成分的吞噬。同时,抵抗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mRNA及蛋白水平促进清道夫Ⅱ型受体CD36和TLR4的表达,面对清道夫Ⅰ型受体SR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ox-LDL诱导巨噬细胞表达抵抗素;后者通过上调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脂质颗粒,从而增加其胞内脂质含量,在泡沫细胞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A型清道夫受体(SR-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在慢性肾脏疾病中Ox-LDL加重肾病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转染含SR-A cDNA的表达质粒,建立稳定高表达SR-A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MCL),油红"O"染色检测HMCL对Ox-LDL的摄取;RT-PCR法检测Ox-LDL和LDL对HMC SR-A 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稳定高水平表达SR-A的HMCL对Ox-LDL的摄取明显强于未转染细胞;Ox-LDL上调HMC SR-A mRNA的表达,作用于24 h达到高峰;Ox-LDL(10~100μg/ml)作用24 h对HMC SR-A mRNA的上调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天然LDL对SR-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在HMC,SR-A是Ox-LDL进入细胞内的主要受体之一,Ox-LDL具有上调HMC SR-A mRNA表达的作用,推测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局部沉积的LDL经氧化修饰后可能通过刺激SR-A的表达进入细胞内增强其对HMC的毒性作用,进而加重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1979年Goldstein等就发现了巨噬细胞上有摄取和降解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位点,后来将它归为清道夫受体A族(Scavenger receptor A,SR-A).Komada等于1990年从牛肺巨噬细胞克隆得到Ⅰ型、Ⅱ型清道夫受体cDNA.1999年Laan等又发现了一种具有胶原结构的SR-A,称之为MARCO.随后陆续发现了其他一些清道夫受体共同组成清道夫受体家族(SRS).目前至少分为5个类别,本文主要对其中发现最早、研究最深入的A类作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及ATP结合盒受体A1(ABCA1)、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ox-LDL诱导泡沫细胞模型,THP-1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用辛伐他汀进行干预,用[3H]标记胆固醇,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外流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泡沫化程度,Western Blot、RT-PCR检测细胞内ABCA1及CD36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辛伐他汀组较ox-LDL诱导组胆固醇外流明显增加,ABCA1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同时CD36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可促进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该作用可能与辛伐他汀上调ABCA1及抑制CD3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槲皮素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累积、胆固醇流入及促进胆固醇流出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产生的胆固醇累积用油红O染色法进行检测,同时用总胆固醇(TC)特定试剂盒检测了RAW264.7巨噬细胞中TC含量。流入和流出均采用荧光检测法,并用RT-PCR检测了流入流出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累积及胆固醇流入,同时能够显著促进胆固醇流出,RT-PCR结果显示其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ATP结合盒A1和G1(ABCA1,ABCG1)亚家族的m RNA表达水平,同时抑制清道夫受体(SR)-A1和SR-A2的表达水平。结论槲皮素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胆固醇累积抑制剂,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LXRα-ABCA1/ABCG1通路和抑制SR-A1和SR-A2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A类Ⅰ型和Ⅱ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types Ⅰand Ⅱ,SR-AⅠ/Ⅱ),又名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1(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1,MSR1),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是发现得最早并且研究最为透彻的清道夫受体.早期的研究表明,SR-AⅠ/Ⅱ主要是作为脂蛋白受体介导巨噬细胞吞噬修饰的一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理形成过程.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SR-AⅠ/Ⅱ基因敲除(SR-A-/-)小鼠模型的建立,其在细胞黏附、清除凋亡细胞、脂质代谢和内源性抗原交叉递呈等生理过程及在多种临床疾病中的影响亦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SR-AⅠ/Ⅱ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冠心平含药血清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冠心平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以80 μg/mL ox-LDL刺激24 h,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采用不同浓度冠心平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内脂滴形成;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与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ase,CE)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A,SR-A)和CD36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冠心平中、高剂量能够显著减少巨噬细胞泡沫化;低剂量显著增加巨噬细胞FC水平(P<0.05),高剂量显著降低巨噬细胞CE水平(P<0.05);冠心平高剂量显著增加SR-A mRNA表达水平(P<0.05),低、中、高剂量均显著增加CD36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冠心平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泡沫化,这或许是冠心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SR-A受体参与抑制LPS刺激RAW264.7产生炎症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A能否抑制LPS刺激RAW264.7产生炎症因子。方法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SR-A受体上调后,用LPS再次刺激,观察SR-A受体的上调能否抑制RAW264.7对LPS的反应,最后采用遗传互补实验观察转染SR-A受体后能否抑制LPS活化NF-κB。结果 LPS刺激SR-A受体已上调的RAW264.7产生的炎症因子明显下降,而遗传互补实验证实SR-A受体确实能抑制LPS通过TLR4活化NF-κB。结论 SR-A受体参与负调控LPS对RAW264.7的活化,防止过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眭维国  黄礼玲  邹贵勉  戴勇 《医学综述》2008,14(10):1459-1461
CD36是一种位于多种细胞表面的B型清道夫受体,CD36作为膜蛋白复合受体,可与多种配体结合,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CD36具有除去血浆中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参与长链脂肪酸的吸附和调节细胞凋亡残物的清理和巨噬细胞的吞噬等作用。本文就CD36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绞股蓝总皂苷调节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THP-1巨噬细胞,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为模型,用绞股蓝总皂苷进行干预。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和酶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和胆固醇酯(CE)的变化,并利用RT-PCR方法检测CD36、ABCA1、LXR-α、PPAR-α受体mRNA表达。[结果]与ox-LDL诱导组相比,绞股蓝总皂苷组(GPS组)巨噬细胞的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内脂质含量均显著减少,同时CD36受体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ABCA1、LXR-α、PPAR-α受体mRNA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降低细胞内脂质积累,促进细胞内的脂质向细胞外转运,有利于防止泡沫细胞的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该作用可能与绞股蓝总皂苷下调巨噬细胞CD36受体表达,上调巨噬细胞ABCA1、LXR-α、PPAR-α受体表达从而减弱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和促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siRNA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CD36?SR-A1及SR-B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THP-1源性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不同浓度PCSK9 siRNA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再转染入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加入ox-LDL处理24 h,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RT-PCR分析细胞CD36?SR-A1及SR-B1表达?结果:浓度为80 nmol/L的PCSK9 siRNA基因沉默效应最佳;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ox-LDL组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最为明显,PCSK9 siRNA转染组次之;PCSK9 siRNA转染组CD36 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ox-LDL组降低(P < 0.05),而ox-LDL组和PCSK9 siRNA转染组SR-A1及SR-B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PCSK9可能通过影响摄取脂质的细胞膜表面受体CD36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mircoRNA-26a(miR-26a)转染对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蛋白质组的影响,以确定miR-26a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常规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株,经miR-26a转染72h后裂解并提取蛋白,双向电泳分离,匹配对比各蛋白斑点的表达量,筛选主要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HepG2细胞经miR-26a转染后表达蛋白谱呈现普遍下调的趋势,差异表达超过2倍及以上的蛋白斑点有10个.其中,有3个蛋白斑点为表达上调,有7个蛋白斑点为表达下调.质谱鉴定为:膜联蛋白A1、过氧化物酶4、增殖细胞核抗原、载脂蛋白A1、细胞色素C氧化酶5a、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3、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1和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结论 miR-26a可能通过调节HepG2肝癌细胞上述蛋白分子的表达,直接或间接发挥其抑癌作用.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阐明miR-26a的抗癌作用提供进一步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总黄酮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及LOX-1表达的作用。方法 建立THP-1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根据CCK-8法测定的番石榴叶总黄酮对该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将配制的番石榴总黄铜溶液在其安全范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以无血清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及ox-LDL模型组为对照。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LOX-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三个剂量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并随番石榴叶总黄酮浓度升高而下降;三个剂量组的LOX-1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抑制作用随剂量升高而增强。结论 番石榴叶总黄酮通过抑制LOX-1的表达,减少巨噬细胞摄取ox-LDL,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NG701对泡沫细胞形成及CD3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腹腔提取的巨噬细胞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培养得到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NG701,观察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并利用RT-PCR法对CD36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NG701能够显著减少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降低CE/TC的值。并剂量依赖性的降低CD36 mRNA表达。结论:NG701能通过减少CD36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其特点。方法将THP-1单核细胞与佛波酯(PM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培养,复制泡沫细胞模型,用50、100、200、500μmol.L-1浓度Hcy和100μmol.L-1Hcy+叶酸+维生素B12(VB12)干预24h,油红O染色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采用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含量的变化,观察Hcy对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人ox-LDL;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检测泡沫细胞胞内ox-LDL的含量。结果 Hcy加剧了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呈量效关系,以100μmol.L-1浓度的Hcy组效应最显著(P〈0.01);在Hcy干预下泡沫细胞胞内TC、FC、CE的流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00μmol.L-1浓度的Hcy组效应最显著(P〈0.01),同时100μmol.L-1Hcy+叶酸+VB12组与100μmol.L-1浓度的Hcy组比较显示前者泡沫细胞形成减少,胆固醇流出增多;在Hcy干预下泡沫细胞胞内ox-LDL的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促进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减少胞内胆固醇的流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croRNA-34c(miR-34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检测miR-34c在膀胱癌组织中及癌周非瘤组织的表达水平,采用2-△△Ct算法计算膀胱癌组织与癌周非瘤组织中miR-34c表达量的比值,结合术后病理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iR-34c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人膀胱癌组织中发现miR-34c较其相应周围非瘤组织明显低表达。在26例膀胱癌组织中,16例(61.9%)miR-34c显著低表达。miR-34c的低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恶性程度显著相关。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miR-34c的表达量越低。【结论】低表达miR-34c可能是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重要特征,并参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进程,可能对膀胱癌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鼠、人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体外培养鼠源RAW264.7和人源 THP-1巨噬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后,油红O染色,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泡沫细胞形态及脂质富集情况。采用qRT-PCR技术检测ox-LDL对细胞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ox-LD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酶标仪分别检测ox-LDL对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标志物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HPLC检测ox-LDL对鼠、人源巨噬细胞内催化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吲哚胺2,3-双加氧化酶1(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 1,IDO1)活性的影响。结果 鼠源RAW264.7和人源THP-1巨噬细胞经ox-LDL处理后,大量脂质在细胞内富集沉积,形成泡沫细胞。ox-LDL既可诱发巨噬细胞内炎性因子高表达,也会引起ROS和MDA水平显著升高,表明ox-LDL可以诱导鼠源RAW264.7和人源 THP-1巨噬细胞内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产生。ox-LDL更容易引发人源THP-1巨噬细胞的凋亡,而对鼠源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却无明显影响。ox-LDL在鼠源RAW264.7和人源 THP-1巨噬细胞中均可激活KP。结论 鼠源RAW264.7和人源THP-1巨噬细胞均可通过ox-LDL处理来建立稳定的鼠、人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miR-34a在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并给予3%低氧处理后,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34a和Notch1mRNA在大鼠PASMC中的表达;低氧条件下用细胞转染法过表达和抑制miR-34a、沉默Notch1基因的表达后用EDU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分离和培养大鼠PASMC并给予3%低氧处理后,大鼠PASMC中miR-34a表达明显降低,且低氧48h降低较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otch1的表达明显增高,且48h增高较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过表达miR-34a和沉默Notch1后会显著抑制低氧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miR-34a的表达后则会促进细胞增殖,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氧诱导的PASMC细胞增殖过程中miR-34a参与了PASMC的增殖过程,且可能是通过上调Notch1引起了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