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施工技术》2012,(11):95
为了促进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的顺利实施,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组织项目工程险承保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苏黎世再保险公司,会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监办于2012年5月29日至31日期间完成2012年度第一次保险风险现场查勘工作。  相似文献   

2.
《建筑》2016,(21)
正在港珠澳大桥之前,中国工程师没有做过外海沉管隧道。我们就是要用中国人的勇气和智慧,去攻克世界级难题,创造"唯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10月8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33沉管安装到位。这项工程的基本概念是,在珠江口构筑两个人工岛,然后在这两个人工岛之间,用33个巨大的混凝土管子,次第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近6公里的海底隧道。两个人工岛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通过桥梁连接陆地。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总长5664米,是世界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及唯一深埋沉管隧道,被誉为交通工程的"珠穆朗玛峰"。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团队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经过近两年的筹划,一年的科研,半年多的施工准备,于10月8日完成了首节曲线段沉管E33的安装,成功攻克世界级工程难题。这也是全世界首个工厂化预制的曲线段沉管。本期"关注"走进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解密首节曲线段沉管E33安装前后的故事,展示中国工程建设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阳俊  沈杰 《广东建材》2018,(7):12-14
针对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岛体立柱C50海工清水混凝土设计要求,以抗裂性、耐久性和外观质量为主要目标,采用复掺矿粉和硅灰等矿物掺合料的胶凝材料体系配制C50海工清水混凝土,通过试验配制出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抗裂性要求的C50海工混凝土,该混凝土经小型墙体试件及实体典型立柱验证其外观质量良好,满足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日前正式贯通,这意味着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历经7年多建设,至此整个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性风险彻底消除,今年年底将具备通车条件。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据介绍,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规模大、难度大、风险大,同时有着许多"第一次":外海大型深水沉管隧道施工在中国是第一次,大型钢圆筒成岛  相似文献   

5.
米金升  任明朝  陈向阳 《建筑》2014,(18):13-17
<正>7月18日,广东珠海的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调度中心,大屏幕上的台风预报图清楚显示,我国南方41年来最强台风"威马逊"已经登陆海口,这意味着这一超级台风将不会"光临"正在紧张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工地。悬着的心还没放下,另一个消息传来,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了新的台风"麦德姆",这会不会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中一个月以来最好的窗口期?这两个信息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提供的专项预报。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7日,随着港珠澳大桥重点工程之一的岛隧人工岛工程最后一个巨型钢圆筒插入海底,人工岛主体结构工程完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首座涉及一国两制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是继中国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  相似文献   

7.
<正>港珠澳大桥被人称为"世纪工程",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海口岸(即:人工岛)作为港珠澳大桥的桥头堡,我作为广东兆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非常荣幸地参与建设、见证了这一世纪工程,同时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智能化项目总协调单位(即智能化总包单位),在现场亲历了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的历史时刻。公司承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市政技术》2017,(1):12-14
<正>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建设里程突破5 km 2016年11月23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完成曲线段E32沉管高精度沉放对接,隧道建设里程达到5 130 m。E32沉管安装水域处于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综合施工难度较大。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段全长5 664 m,由33节巨型混凝土管节在海底对接组成,其中直线段沉管28节,曲线段沉管5节。E32沉管是桂  相似文献   

9.
《建筑》2015,(19)
<正>中交联合体承建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整个项目中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其中,6公里的深埋沉管是当今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项目共成功安装17节深海沉管,海底已建隧道总长达到2925米。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日记中,2015年6月9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第17节沉管(E17)计划进行下水沉放工作。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共包括33节深海沉管,每节沉管的编号指示着它的安装排序。E17管  相似文献   

10.
《工程质量》2017,(9):11-15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房建工程全面采用清水混凝土建筑,其质量控制主要环节包含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钢筋及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成品保护。介绍人工岛房建清水混凝土各环节的控制要点和工程经验,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港珠澳大桥于近日开始海底隧道路面铺装作业,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长29.6 km,由桥、岛、隧3大部分组成。其中6.7 km的岛隧工程是大桥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隧道的最深处位于海面40 m以下。高温、高湿以及不畅的通风环境都给这次路面铺装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保证路面15 a的设计使用寿命,此次铺装创新地使用了1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动态变换铺  相似文献   

12.
正港珠澳大桥工程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总长55km。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宣告成功合龙。7月1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直线段的最后一段管节E28沉管安装成功,隧道总长达4860m,对接误差仅3mm,对接精度再创新纪录。本刊在2015年第4期、5期、7期对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建造、沉管预制及海底对接进行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3.
《建筑施工》2014,(9):1102-1102
港珠澳跨海大桥岛隧工程E11沉管安装成功 港珠澳跨海大桥岛隧工程中的E11沉管水力压接于日前顺利完成。至此,已建成隧道总长达到1 845 m。据悉,该大桥沉管隧道为深埋式沉管隧道,33个管节中有19个管节的安装水深都超过40 m,最深处超过45 m,槽深在30 m以上。此次安装的E11沉管长180 m,质量80 000 t,安装水深达到44.5 m。  相似文献   

14.
米金升  任明朝 《建筑》2014,(18):8-12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于2009年12月15日启动工程,预计于2017年通车,通车后将成为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中交建负责港珠澳大桥工程主要的设计、科研和施工工作。8月19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2管节成功安装,标志着隧道建设顺利推进至最深处,已建隧道总长突破2000米。截至7月底,大桥主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4.3亿元人民币,占项目总投资的45.7%。工程顺利推进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个挑战世界纪录的科技难题是怎样攻破的?本期关注为您讲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故事。有一种支持叫关注,有一种爱叫陪伴,关注重点工程,直面建设者,聆听来自一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系统阐述港珠澳大桥跨海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首先介绍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及120年使用年限的总体要求;根据工程的环境、水文地质数据分析工程场址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劣化的主要过程和因素;确定耐久性设计的控制过程为海洋氯离子侵入和表层混凝土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针对耐久性控制过程,分析耐久性极限状态、构件使用年限、环境作用类别和程度以及裂缝控制宽度;然后建立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场址条件的氯离子侵入过程设计模型,使用全概率方法校准的分项系数法完成针对不同时用年限、不同暴露条件下的结构耐久性参数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最终确定用于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年限的耐久性设计与质量参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砂桩2号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施工经验,介绍了水上挤密砂桩(SCP)工艺、施工机理、设备选择、工艺流程、参数、质量检验等环节,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这种有效的软基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在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中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一面,隧道沉管采用半刚性体系设计,管节预应力施工完成后既能保证节段接头一定范围的张开量,又要适应海床不均匀沉降。整个沉管隧道中,预应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设计理念与施工工艺也和以往预应力施工有非常大的区别,主要介绍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预应力施工技术中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座世界级的跨境、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涵盖了路、桥、隧、岛等各项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交通业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项目之一。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港珠澳大桥海中桥隧工程全长约35.6公里,工程采用桥隧结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约22.9公里采用桥梁方案。为实现桥隧转  相似文献   

19.
正历时四年多的建设,9月27日上午11时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在桥上宣布,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全线贯通。下一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将全面进入岛隧工程项目最后阶段。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曾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及口岸。其中,主体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桥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主体桥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隧道采用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外包防水设计,简述了喷涂聚脲及其配套底涂的性能特点,着重阐述了大面积及细部节点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并指出了喷涂聚脲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