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0%、3%、5%、8%、10%氧化镁膨胀剂,对比分析混凝土安定性、抗压强度、限制膨胀率、早期抗裂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氧化镁膨胀剂掺量大于8%时对水泥净浆安定性影响较大,工程应用需进一步验证其混凝土安定性能;氧化镁膨胀剂对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随龄期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明显;随着氧化镁膨胀剂内掺掺量的增加,混凝土限制膨胀率逐渐增大,早期抗裂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膨胀剂对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纤维和不同膨胀剂掺量下的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钢纤维对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作用越明显,但膨胀剂掺量超过一定限度会明显降低这种增强作用,钢纤维体积率掺量为0和1.2%的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中,膨胀剂的最佳匹配掺量分别为6%和8%。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氧化钙-硫铝酸钙(CA)膨胀剂与MgO膨胀剂复配获得了一种多膨胀源膨胀剂,并试验研究了掺该膨胀剂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限制膨胀率及自由体积变形性能。结果表明:掺入该多膨胀源膨胀剂等量替代水泥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影响程度较小;在前期水养条件下,掺多膨胀源膨胀剂的混凝土其膨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28 d转干养条件下,其膨胀会出现回落,但混凝土仍处在膨胀状态。自由变形试验中,掺多膨胀源膨胀剂的混凝土在密封养护条件下,先后经历了"膨胀-收缩-再膨胀"三个变形阶段;而干燥养护条件下,则先后经历了"收缩-膨胀-再收缩-再膨胀"四个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膨胀剂抵消混凝土自收缩的机理,通过减小原材料粒径的方法,利用超细水泥、细颗粒黏土、天然砂、卵石、减水剂、膨胀剂等原料,研制出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防水抗渗性能俱佳的地下室防水材料。其最佳配比为:水灰比0.5,天然砂掺量25%,卵石掺量30%,细颗粒黏土与超细水泥质量比0.8,膨胀剂掺量9%,减水剂掺量0.225%。该防水材料应用于某地下室2年基本未出现渗水。  相似文献   

5.
对比轻烧MgO,对水泥硬化浆体的膨胀和抗压强度随纳米MgO掺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后,在浆体中的纳米MgO和轻烧MgO均已水化,其体积安定性合格的最大掺量(质量分数)分别约为10%和4%;在40℃水中养护至730d时,纳米MgO和轻烧MgO均已水化;水泥硬化浆体膨胀率随MgO掺量和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掺纳米MgO浆体的膨胀较易趋于稳定;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随纳米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轻烧MgO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纳米MgO具有较高的安定性掺量和较好的强度稳定性,其膨胀可用于补偿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  相似文献   

6.
采用内掺法掺入不同比例粉煤灰和膨胀剂来替代水泥,研究C40、C5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限制膨胀率。研究表明:C40混凝土在不加粉煤灰单加20%膨胀剂时,膨胀效果以及抗压强度较好。在粉煤灰掺量为10%,掺入12%膨胀剂效果最佳C50混凝土在不加粉煤灰单加12%膨胀剂时,膨胀效果以及抗压强度最好。在粉煤灰掺量为10%,掺入12%膨胀剂效果最佳,C50在不加粉煤灰单加膨胀剂,膨胀剂掺量在(0~12%)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氧化钙-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对地下室侧墙C50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胀剂掺量增加,C50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和自生体积变形增大;内掺8%膨胀剂的C50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符合JGJ/T 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的抗裂性要求;约束条件下,膨胀剂内掺0~12%范围内,随着膨胀剂掺量增加,C50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在50 cm厚地下室侧墙C50混凝土温度历程下,掺8%膨胀剂可有效补偿侧墙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和早期自收缩,降低了地下室侧墙C50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纳米SiO_(2)掺量对掺膨胀剂碱矿渣砂浆抗压强度、自收缩、干燥收缩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剂的掺入有助于减少碱激发矿渣砂浆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但会显著降低早期强度;掺入2%纳米SiO_(2)可基本补偿由于掺入膨胀剂造成的强度损失,且对碱矿渣砂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小;适量纳米SiO_(2)的掺入可显著降低掺膨胀剂碱矿渣砂浆的孔隙率。  相似文献   

9.
EA-S膨胀剂是在EA-L膨胀剂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其掺量为混凝土中水泥重的5-7%,比EA-L的掺量降低50%左右。本文介绍国内外混凝土膨胀剂的概况以及掺EA-Si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与不掺相比,7天、28天抗压强度提高5~10%,抗渗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泥-膨胀剂二元复合胶凝材料和水泥-膨胀剂-粉煤灰三元复合胶凝材料,这两种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具有良好体积稳定性的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研究表明:存在一个最优辅助胶凝材料掺量组合,在此条件下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膨胀与强度的协调性,在水泥-膨胀剂体系中,膨胀剂掺量范围在6%~12%,其中掺6%~8%适用于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掺8%~12%适用于填充性混凝土。在水泥-膨胀剂-低钙粉煤灰体系中,CSA合理掺量范围为8%~12%;在水泥-膨胀剂-高钙粉煤灰体系中,合理掺量范围是6%~8%。粉煤灰的掺入可以削减由于膨胀剂过量而导致过高的限制膨胀率,从而避免由此造成的膨胀破坏现象,低钙粉煤灰的作用优于高钙粉煤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aO双膨胀源体系和MgO单膨胀源体系对低温型灌浆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流动性逐渐降低;掺MgO类膨胀剂,抗压强度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掺■-CaO双膨胀源类膨胀剂,抗压强度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对于低温型灌浆料的自干燥收缩,根据养护环境温度不同,将其分为-5℃下7 d收缩和20℃下21 d收缩,结果显示,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收缩逐渐减小。膨胀剂掺量低于4%,■-CaO双膨胀源体系对灌浆料早期强度有小幅度提高,而MgO单膨胀源体系对低温型套筒灌浆料后期体积稳定性的更优。  相似文献   

12.
使用水灰比为0.5的早龄期砂浆颗粒对高强混凝土实施了内养护,研究了预湿砂浆颗粒对高强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抗压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湿砂浆颗粒可降低高强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掺量越大,减缩效果越显著,且适当的掺量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预湿砂浆颗粒掺量为12%时,可降低平均自收缩46.6%,而28 d强度仅降低6.7%;预湿砂浆颗粒是一种活性内养护载体,在混凝土中会继续水化,可改善水泥孔隙结构,提高界面密实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非接触法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仪,在实验室和施工现场进行了混凝土早期收缩测试,分析了膨胀剂掺量、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率在浇筑成型后的12 h内增长极为显著,之后趋于平稳;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收缩率减小;当膨胀剂掺量为6%和8%时,混凝土28 d抗拉强度基本相同;当膨胀剂掺量达到10%时,混凝土28 d抗拉强度明显降低。另外,随着养护湿度的降低,混凝土收缩率增大,相同膨胀剂掺量的混凝土28 d抗拉强度亦降低。建议了合理的膨胀剂掺量(8%)和湿度要求,将实验结果用于指导龙湖公路隧道混凝土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钢渣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安全掺量,文中将钢渣粉按不同的掺量代替水泥进行试验,研究钢渣粉掺量对C40混凝土抗压强度及体积安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随着钢渣粉掺量的增加而有明显的下降,此外还会增加混凝土芯样试件沸煮后的抗压强度损失率,但当钢渣粉掺量低于30%时,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且符合GB/T 50344—201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f-CaO对混凝土质量影响检测方法中的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对比,通过试验研究了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收缩特点以及膨胀剂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收缩值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收缩值在降低,而其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存在峰值.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梁娟  邓长军 《四川建材》2013,39(2):26-28
通过对不同膨胀剂品种及掺量、不同水泥品种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在水泥净浆安定性合格前提下,单掺或复掺MgO、ZY膨胀剂均不能配制出满足设计要求膨胀量的的堵头混凝土。建议对低MgO含量水泥、低热水泥和其它品种膨胀剂做进一步试验研究,以配制出设计需要的膨胀量的堵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由于其极低水胶比及高掺量超细矿物掺合料,在早期易产生较大的自收缩,引起开裂,影响结构耐久性。为了揭示UHPC早期变形性能影响规律及建立相应的调控技术,研究了水胶比(0.15~0.20)、粗骨料用量和膨胀剂掺量对UHPC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降低,UHPC自收缩先增大后减小,在0.18水胶比时收缩最大;粗骨料的掺入能明显抑制UHPC体系自收缩;膨胀剂能明显的补偿UHPC自收缩,但掺量过高会导致UHPC安定性不良,5%掺量时补偿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2014,(6)
龙湖公路隧道是郑东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建成通车后,将在郑州市交通体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国内先进的非接触法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仪,开展了试验室和施工现场混凝土收缩试验,深入研究了膨胀剂掺量、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收缩率减小;随着养护湿度的降低,混凝土收缩率增大;膨胀剂掺量为6%和8%时,混凝土28d抗拉强度基本相同;膨胀剂掺量达到10%时,混凝土28d抗拉强度明显降低。随着养护相对湿度的降低,相同膨胀剂掺量的混凝土28d抗拉强度亦降低。混凝土收缩率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12 h内增长极为显著,之后混凝土收缩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复掺高倍吸水树脂(SAP)与MgO膨胀剂对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复掺可降低砂浆的自收缩与干燥收缩变形,改善砂浆的抗冻性;但复掺会增加砂浆的粘聚性,降低其流动性。当SAP预吸水掺入,引入水量是水泥质量的5%,MgO膨胀剂外掺掺量为8%时,复掺可有效降低砂浆的自收缩变形,提高砂浆的抗冻性能,对砂浆的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粉煤灰、膨胀剂及聚丙烯纤维掺量对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裂性能及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粉煤灰掺量不仅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略有降低,限制膨胀率增幅较大;掺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显著降低混凝土转空干后的收缩变形,聚丙烯纤维的较优掺量为0.8 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