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孟娟 《哈尔滨医药》2012,(5):371-371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术后伤口两种缝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会阴侧切伤口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平均缝合时间缝合出血时间、术后疼痛和住院天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产妇切口愈合平均缝合时间、缝合出血时间、术后疼痛及住院天数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产科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术的应用,可使产妇伤口愈合快,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无需拆线,利于提高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2.
喻芬 《北方药学》2014,(3):145-145,106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会阴侧切产妇120例中,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侧切,阴部神经阻滞,2-0铬制肠线。观察组60例用2个0铬制肠线行阴道黏膜连续锁边缝合、会阴肌层间断缝合、用2-0可吸收肠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切口,对照组60例采用1号丝线间断外缝皮肤层。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侧切口较平整,住院天数少,不用拆线,效果好,减轻了产妇伤口的疼痛。结论: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能减少产妇疼痛,增加伤口愈合率,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养,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且外形美观,住院时间短,从而减轻了产妇痛苦,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3.
刘芹 《淮海医药》2012,30(2):152-15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全层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全层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术后无须拆线。对照组阴道黏膜连续缝合,肌层及皮下组织用间断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术后4~5 d拆线。比较2组产妇缝合时间,会阴切口疼痛情况,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切口硬结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2组在缝合时间,产后切口疼痛及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切口愈合良好,硬结少,无疤痕,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董启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526-1527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l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肿胀、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伤口的肿胀和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会阴缝合术更符合解剖和生理结构的特征,能够减少产妇侧切的疼痛,加快术后伤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对产妇伤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自然分娩行会阴左侧切开缝合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产妇行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观察组患者行改良会阴侧切内皮缝合术。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术后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及会阴切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的间断性分层缝合术相比,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可显著提高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缩短了哺乳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极大的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3种会阴切口缝合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一种更合适的缝合方法。方法随机将3123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分别采取分层连续法、传统法和分层间断+皮内连续缝合法3种方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观察组产妇伤口愈合率和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线结反应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成线分层连续缝合会阴切口,疼痛轻,无线结反应,恢复快,线状愈合,美观,不用拆线,住院时间短,产后性生活满意度高,更适合用于会阴切口的缝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会阴缝合法在临床上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95例自然分娩行会阴切开缝合产妇进行随机分组,198例为改良组,197例为对照组。改良组采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术。对观察改良组和对照组的产妇的切口愈合状况,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的情况做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情况上要优于对照组,在疼痛时间和住院天数上都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采用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可以减少产妇在术后的切口反应,降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不当拆线。实施护理之后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会阴侧切缝合技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0例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口分别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和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减轻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P〈0.05)。结论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具有术后切口反应轻,产妇痛苦小,不需拆线,住院疗程短,且伤口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9.
会阴切口全层缝合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阴切口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 2 0 0 2年 7月~ 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2 4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12 0例 ,采用传统缝合方法 ;研究组 12 0例 ,采用全层缝合。观察两种缝合方法会阴切口缝合时间对会阴切口感染率和产后住院日数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会阴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0 5 ) ,会阴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5 ) ,产后住院日数明显缩短 (P <0 0 5 )。结论 会阴切口全层缝合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 ,减少产妇疼痛 ,降低切口感染率 ,促进会阴切口愈合 ,缩短产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例会阴侧切产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100例。观察组用胶原蛋白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侧切口;对照组采用2-0肠线及1号丝线皮外缝合法。结果观察组在减轻会阴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伤口美观无痕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具有伤口疼痛轻、愈合快、外观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部横切口不同缝合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8年4月~2013年1月采用腹部横切口的9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连续缝合,对照组采用丝线间断缝合.结果 观察组患者缝合时间为(8.48±2.21)min,VAS评分为(5.33±4.43)分,切口甲级愈合42例,切口乙级愈合3例.对照组患者缝合时间为(16.37±3.39) min,VAS评分为(7.24±1.32)分,切口甲级愈合37例,乙级愈合6例,丙级愈合2例.观察组患者的缝合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以及切口愈合等级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横切口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连续缝合的效果明显优于丝线间断缝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术式改良,观察患者术中耐受性,寻找简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方法.方法 试验组43例患者在表面麻醉下以8-0带针可以吸收线做角膜牵引缝线,然后逐步完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照组25例患者行球周麻醉及上直肌浸润麻醉,以0号丝线做上直肌牵引线,其余步骤同试验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手术时间为(28.0±6.5)min,比对照组(37.5±8.5)min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麻醉达到I级效果者32例(74.4%),达到Ⅱ级效果者11例(25.6%);对照组麻醉达到I级效果者4例(16.0%),达到Ⅱ级效果者9例(36.0%).Ⅲ级效果者12例(48.0%),试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一过性黑朦,1例患者因球后出血需暂停手术.结论 表面麻醉下角膜牵引缝线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减少麻醉及手术并发症,简化手术操作程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oleranc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mbined glaucoma and cataract surgery with topical anesthesia. Method A total of 43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opical anesthesia underwent corneal traction suture with 8-0 absorbable surgical suture during surgery of glaucoma andcataract. A total of 2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peribulbar anesthesia and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on the rectus, meanwhile 0 noabsorbable surgical suture were used in the traction on the rectus. The operation time, anesthesia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oper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32 cases (74.4%) of grade I anesthesia effect and 11 cases(25.6%) of grade Ⅱ.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4 cases (16.0%) had grade I effect of anesthesia, 9 cases(36.0%) had grade Ⅱ and 12 cases(48.0% )had grade Ⅲ. The tolerance of patients went through these two surgery methods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0.05). There were no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experimental group. One patient in control group had a transient amaurosis and one pa-tientp suspended surgery due to bleeding.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rneal traction suture and topical anesthesia in combined glaucoma and cataract phacoemulisification surgery can reduce anesthesia and the after-surgery complications, simplify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同角度会阴侧切的效果。方法:抽取经阴道分娩初产妇2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5例。胎儿娩出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45°角行会阴侧切,观察组采用30°角会阴侧切,术后两组产妇皆用强生肠线皮内缝合。术后观察产妇的伤口疼痛情况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1~3d会阴肿胀、疼痛情况比对照组轻,伤口Ⅰ、Ⅱ期愈合率为98.4%;而对照组疼痛较明显,Ⅰ、Ⅱ期愈合率为92.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30°会阴侧切,可减轻术后伤口肿胀疼痛,降低伤口感染,提高伤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期缝合联合银敷料治疗犬咬伤Ⅲ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犬咬伤的Ⅲ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期缝合联合银敷料方法,对照组按照犬咬伤的常规处理,分别在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以及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半个月及1个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及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缝合联合银敷料可提高治疗狗咬伤创面的疗效,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有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胸骨正中切口两种不同缝合方法的差异性,探讨更好的胸骨正中切口缝合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心脏外科经胸部正中切口手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全层间断缝合组和全层连续缝合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连续缝合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轻于间断缝合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间断缝合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间断缝合组(P<0.05).结论 胸骨正中切口连续缝合有效地减轻了伤口疼痛、提高了甲级愈合率、减少了住院天数,增加了床位周转率,降低了住院费用,节约了医院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可吸收线分层连续缝合与丝线间断缝合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由相同的人分别采用可吸收线分层连续缝合及丝线间断缝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可吸收线分层连续缝合组有3例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经换药很快愈合,无切口裂开及切口疝发生。丝线间断缝合组发生脂肪液化12例,感染16例,经换药,有部分需要拆除缝线,平均愈合时间大于可吸收缝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线分层连续缝合是安全、可靠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发生,对于愈合后切口的美观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邓永  牛和明  李俊 《安徽医药》2022,26(5):929-932
目的观察硬膜外穿刺针反向穿线过线法在肩袖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缝合枪过线法、缝合钩过线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穿刺针组(23例)、缝合枪组(23例)、缝合钩组(22例)。三组病人均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修复术治疗,穿刺针组采用硬膜外穿刺针反向穿线法过线、缝合枪组采用缝合枪过线、缝合钩组采用缝合钩过线。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肩关节功能和住院费用。结果穿刺针组、缝合枪组、缝合钩组病人手术时间分别为(89.43±10.15)min、(88.75±11.23)min、(115.42±16.48)min;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51±1.32)分、(2.64±1.21)分、(3.58±1.52)分;术后6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分别为(33.12±2.23)分、(32.85±2.15)分、(30.17±2.44)分,住院费用分别为(25 430.4±824.3)元、(31 280.7±526.9)元、(26 730.2±624.5)元。穿刺针组与缝合枪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针组与缝合钩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关节功能恢复、手术费用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缝合枪过线比较,硬膜外穿刺针反向过线临床应用效果与缝合枪过线相当,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女性在接受会阴侧切术后,使用湿性换药联合红外线理疗的效果.方法 113例行会阴侧切的产妇,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仅进行简单基础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湿性换药联合红外线理疗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等级及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轻度疼痛占比86.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