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高举 《家庭育儿》2020,(1):0131-0131
本文总结了小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根据小班幼儿年龄段教育目标投放材料;根据小班教学活动投放材料;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分层投放材料。  相似文献   

2.
张悦 《家庭育儿》2020,(3):0050-0050
生活自理能力,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必须有的能力。小班幼儿由于个人发育、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等原因,自理能力较弱,这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和终身发展是不利的。本文以某园小班年级全体幼儿为调查样本,从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与如何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教师要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实质是在引导幼儿实现自我管理,而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最佳时机.小班幼儿易出现极度不适应幼儿园、强烈的分离焦虑等情况,而良好常规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克服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教师在小班时开展良好的生活常规下的家庭教育提出合理建议,从而为教师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经常看到部分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挑食、不会穿脱衣服和裤子等……而家长和教师交流最多的话题是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孩子不会提裤子麻烦您帮帮他——这说明小班幼儿对成人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能使小班幼儿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助于促进其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中,进餐是一日生活环节中重要环节,也是较难组织的环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更是如此。由于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较差,自身进餐技能欠缺,加之家长过度呵护,因此在幼儿园集体进餐中出现诸多问题。如:握勺方法不对、挑食、偏食,甚至找借口不吃等等,教师对于组织小班幼儿进餐也颇有压力。随着新学年的来临,让幼儿愉快进餐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那么,如何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巧”应对幼儿进餐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喜欢吃、吃得香、吃得饱、吃得健康呢?我们尝试将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来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7.
朴允玉 《家庭育儿》2020,(2):0003-0003
本文总结了支持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组织策略:一是以儿童为本位,区域活动要满足幼儿需要;二是创新区域游戏材料,培养幼儿创造力;三是创设开放的区域活动,丰富游戏资源。  相似文献   

8.
李亦男 《家庭育儿》2020,(3):0117-0117
本文对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总结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一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求知欲;二是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提升主动探究的品质;三是优化分享交流活动,推动幼儿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9.
<正>小班幼儿好奇心极强,尤其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随意涂鸦是小班阶段的主要特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自从幼儿进入小班以来,我们班就开设了“涂鸦乐园”区域活动,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涂鸦、自由想象、积极表现与创作。  相似文献   

10.
宋艳 《家庭育儿》2020,(2):0157-0157
本文总结了农村幼儿园创设美术活动乡土教育环境的策略:一是创设多维、立体的教育环境,营造乡土艺 术氛围;二是融入乡土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幼儿美术活动;三是充分开发利用原生、创生资源,拓展艺术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张珍珍 《家庭育儿》2020,(1):0195-0195
本文结合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一是发挥幼儿的亲师性,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二是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是加强家园共育,构建德育立体环境。  相似文献   

12.
曹金霞 《家庭育儿》2020,(4):0042-0042
幼儿的教育是以幼儿的生活为起点的,幼儿生活的过程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是自己的教育者,幼儿的成长是教育教学的依据。本文从“当前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的误区”阐述了错误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从“回归幼儿生活的教育策略”阐述了幼儿生活教育的课程观和课程内容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性和装饰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间基础。多年来,我们一直尝试让这种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独放异彩。剪纸对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对小班幼儿有难度。老师们在执教中往往苦于没有好的方法——手把手的教授会让幼儿失去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尝试用游戏化的方法开展小班剪纸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使剪纸活动更有吸引力,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相似文献   

14.
李娅佩 《家庭育儿》2020,(1):0173-0173
本文对“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一是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树立“游戏精神”理念;二是营造立体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是精彩地调适与创生,探索养成教育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我园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及适宜性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其间,我拟定了“有效支持小班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针对这个课题,我选择了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探究机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以下几点就是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一、创设利于幼儿交往的环境¨创设利于幼儿交往的生活环境每个孩子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班幼儿,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时常表现的很紧张、胆怯,不能主动与小伙伴或是老师多交流,也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非常依恋亲人。  相似文献   

17.
李维娜 《家庭育儿》2020,(3):0116-0116
分离焦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焦虑类型。幼儿刚入园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这是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体验。教师和家长应多关注幼儿入园状态,并采取一定措施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为有效缓解新入园小班幼儿的心理焦虑,帮助其顺利度过幼儿园适应期,也帮助其更好融入和参与幼儿园生活,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耐心、区域活动开展、游戏活动开展三方面入手,简要探析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华苏杨 《家庭育儿》2020,(2):0131-0131
本文对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总结:一是发挥幼儿模仿与想象特长,开展角色游戏促进社会性发展;二是以文艺作品为媒介,开展表演游戏促进社会性发展;三是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开展建构游戏促进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崔荣芹 《家庭育儿》2020,(3):0192-0192
亲子阅读可以说是家庭教育里不可缺少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进行家庭教育作为可行的一种途径。采取有效的亲子阅读,能将幼儿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日后独立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亲子阅读,要有合理的方法策略对其进行指导,因此本文针对小班幼儿亲自阅读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进行相关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高雅丽 《家庭育儿》2020,(2):0109-0109
炎炎夏日、荷花飘香,笔者迎来了新小班的孩子。开学初就听说班里有一个叫燃燃的小姑娘。她爱笑爱闹、特别喜欢聊天,可生活自理方面就完全是两个极端。这可令幼师“印象深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目标中明确提出幼儿应具备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幼儿来说这些可是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