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的2~4倍,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做简要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 ,是脑梗塞高危因素之一 ,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常能同时见到。此类患者控制血糖是其主要措施之一 ,但在此基础上常规急性脑梗塞治疗常难收到满意效果。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开始应用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此类患者 ,收到明显效果。  对象与方法1.对象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 80例 ,为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2月住院患者。糖尿病诊断符合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脑梗塞诊断标准按照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选择发病在 2 4h内脑梗塞患者 ,随…  相似文献   

3.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2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再发脑梗塞38例,均符合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65~87岁;糖尿病史8~25年;2次脑梗塞者24例,3次及以上者14例.中心型肥胖者(腰臀比>0.90)23……  相似文献   

4.
张德华  肖丽 《山东医药》2001,41(18):22-22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治疗血管性偏侧舞蹈症3 1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4 5~ 79岁 ,平均61.2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者 13例 ,糖尿病 6例 ,冠心病 1例 ,鼻咽癌 1例 ,脑梗塞 13例。其中高血压病合并脑梗塞 2例、合并糖尿病 1例。本组 3 1例均急性起病 ,病前有精神改变者 2例 ,1例在看电视中发病 ,余无明显诱因。有脑梗塞病史者在病后 3个月~ 1年内出现健侧肢体舞蹈动作 7例 ,患侧肢体舞蹈动作 6例 ;余 18例患者中累及左面部、左侧上、下肢者 6例 ,累及左上、下肢 6例 ,右上、下肢 6例 ;…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1990年1月至1994年4月病历较完整的126例脑梗塞,其中住院80例,急症观察30例,家庭病床16例。将其分成糖尿病并脑梗塞与非糖尿病脑梗塞两组(简称“糖组”与“非糖组”)。“糖组”76例,年龄65~87岁,平均76岁;“非糖组”50例,年龄60~76岁,平均68岁。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近8年收治的DKA90例,旨在探讨DKA病情严密监护及合理治疗措施. 一般资料本组共9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7~89岁,其中1型糖尿病37例,2型糖尿病51例,特殊类型糖尿病2例;62例有糖尿病病史,病程1月~26年,以DKA为首发症状者28例.合并糖尿病高渗状态16例,高血压病11例,脑梗塞10例,冠心病3例,高脂血症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该院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和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二者的病因与预后特点。方法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糖尿病性脑梗塞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50例,比较两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病例数。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采用抗凝药物、他啶类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甘露醇进行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基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结果 1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0%,致残率为1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50%,致残率为5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致残率明显更高,P0.05。2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感染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偏瘫、双瘫、意识障碍、失语、球麻痹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有效控制血糖是重点所在,尤其是餐后血糖务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性脑梗塞的发生,促进预后情况的改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高血脂症,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护肾功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2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1c、LAGE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极少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之方案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可有效平稳控制血糖而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便利,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该实验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40例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时段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比两组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年龄、吸烟、血压、血脂等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可以有效延缓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该组44例患者有1例发生冠心病,2例发生皮肤感染,并发症发生率6.82%(3/44)。护理后患者精神、精神、独立性、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降低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其发病率高、预后较差。自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5月 ,应用普恩复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 4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共 4 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6 2 4岁。均为Ⅱ型糖尿病 ,发作前有糖尿病史者 2 7例 ,因脑梗塞后发现血糖升高或经糖耐量试验而确诊糖尿病者 13例 ,糖尿病符合 1985年WHO规定的诊断标准。脑梗塞符合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基底动脉系统梗塞 3例 ,颈内动脉系…  相似文献   

12.
现就我院2005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做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最优的护理模式。方法精心治疗和护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活血化瘀、预防感染、积极降糖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该院收治的38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8%,患者病情得到康复。结论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必须加强临床护理治疗,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61例该院自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期时段收治的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前者作为实验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脂水平;同时对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年龄、吸烟、血压水平、甘油三酯、体质量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诊治情况,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CT诊断、实验室检查等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基础治疗及个体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经过治疗后,有8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痊愈50例,显效25例,好转7例,仅1例无效.结论 糖尿病是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要对其进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并对血压及血脂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诊治情况,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CT诊断、实验室检查等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基础治疗及个体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经过治疗后,有8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痊愈50例,显效25例,好转7例,仅1例无效。结论糖尿病是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要对其进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并对血压及血脂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总结我院内科7年来收治的2型糖尿病性脑梗塞43例,将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报告治疗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分析对象为43例,同时符合2型糖尿病和脑梗塞诊断标准,男23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62.5岁.临床表现,见表1.实验室检查见表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体力活动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代谢与脑梗塞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4月选取3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和50例2型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根据体力活动强度进行分组,并检查其脂蛋白代谢相关指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体力活动充足组和体力活动不足组之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力活动不足(OR:0.220,95%CI:0.065~0.741)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塞发生存在低风险相关,TG(OR:3.587,95%CI:1.294~9.939)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塞发生存在高风险相关。结论体力活动可以通过调节脂蛋白代谢从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T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价值与影像学特点。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0月为研究时间段,甄选该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共计70例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内从该院选取70例脑梗塞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实施CT诊断检查,比较两组血生化指标水平、CT影像学检测结果以及CT影像学检测特点。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脂以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影像学多发性表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影像学检测特点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皮下层、脑干、小脑为主要病灶发生部位,以圆形或卵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为病灶形态。结论 CT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价值突出,具备影像学特征,能够将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脑梗塞关系.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即Ⅰ组(UAER<20 μg/min),Ⅱ组(UAER20 μg/min~200 μg/min),Ⅲ组(UAER>200 μg/min),对各组的脑梗塞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间脑梗塞发生率呈递增关系.UAER与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脑梗塞呈现正相关.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