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观察符合诊断标准的26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26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3例(88.5%),其中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30.7%),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病变15例(57.7%),仅见肺部浸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1例(3.8%),肺纤维性改变2例(7.7%)。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15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7例,小叶间隔增厚4例,实变影1例,磨玻璃影1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2.
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诊断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并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T检查的20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20例均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14例有广泛的纵隔和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纵隔和单侧淋巴结肿大;2例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出现肺部病(包括9例肺内多发结节,3例斑片状融合块影,1例肺纤维化);1例胸膜病变。结论:结节病的胸部平片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胸部结节病首次检查中的诊断准确性及其在治疗后复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且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胸部结节病25例,所有病例做了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扫描.结果 25例胸部结节病,首次检查正确诊断16例,误诊9例.结节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1)右侧气管旁、左侧肺门、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增强后肿大淋巴结呈均匀、中高度强化;(2) 支气管血管束呈串珠状增粗、两肺多发结节是结节病的肺部典型表现.首诊误诊的9例为不典型结节病,其中误诊为淋巴瘤5例、结核病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肺部转移性肿瘤1例.结论 螺旋CT对胸部结节病的明确诊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T复查能对其治疗效果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认识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发生情况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复习了 4 3例 (平均年龄 5 2 14岁 )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CT影像表现 ,凡无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为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结果  2 2例 (5 1 16 % )呈不典型表现 ,其中以仅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者最多 (9例 ,2 0 93% ) ,其次为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一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6例 ,13 95 % )和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一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1例 ,2 33% ) ;6例仅有肺部异常表现 ,而无胸部淋巴结肿大 ,在初诊时均误诊。18例 (81 82 % )不典型者发生在 >5 0岁的病例中 ,仅 4例 (18 18% )发生在 <5 0岁的病例中。结论 半数胸部结节病病例的CT表现不典型 ,多发生在 >5 0岁的较年长者中 ,容易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5.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各期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片,CT及临床资料,病理证实11例,临床治疗证实12例。结果:1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仅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无差异,均为83.3%。Ⅱ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内病变9例,Ⅲ期肺呈纤维化改变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6%,57%,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片是诊断结节病的基础,并易于临床随访,1期胸部结节病例可经胸片确诊。HRCT提高了影像学诊断本病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胸片及CT表现。结果胸部淋巴结增大34例,其中两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22例,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一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一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肺部病变25例,其中多发结节18例,条索状影13例,磨玻璃样影11例,支气管血管束增厚5例,空气潴留4例,实变2例。支气管改变8例,胸膜病变3例。CT对纵隔内较小淋巴结及肺内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片。结论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胸部结节病诊断容易;不典型者诊断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胸片及CT表现。结果:胸部淋巴结增大34例,其中两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22例,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一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一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肺部病变25例,其中多发结节18例,条索状影13例,磨玻璃样影11例,支气管血管束增厚5例,空气潴留4例,实变2例。支气管改变8例,胸膜病变3例。CT对纵隔内较小淋巴结及肺内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片。结论: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胸部结节病诊断容易;不典型者诊断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cT影像,探讨其典型性及小典型件,以进一步提高认识,帮助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的胸部结节病CT图像,男12例,女26例,年龄17-56岁,平均45.2岁CT扫描层厚7mm或5mm,同时均有1mm或1.25ram薄层图像,32例完成增强扫描结果:全部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典型)双侧肺门对称件淋巴结肿人及纵隔右气管旁和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肿大33例(86.8%).出现肺部病,变21例(55.3%),典型网织结节改变12例(57.1%),5例出现奇特的双下肺斑片和不规则结节伴有网格线影.不典型淋巴结表现的5例结节病中3例有奇特肺内改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多数有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及纵隔右气管旁和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肿大的典型表现,有高特异性.奇特的双下肺斑片和不规则结节伴有网格线影可能有助于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结节病CT强化后的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及临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21例肺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 21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0例,肺内病变18例,其中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及胸膜下肺结节13例,5例有磨玻璃影。结论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纵隔淋巴结增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为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需与胸内恶性淋巴瘤、结核及胸部转移瘤的鉴别,可以从纵隔淋巴结的好发部位,强化方式等方面进行鉴别;另外结节病对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sarcoidosis)的多排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 36例结节病患者中,仅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6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肺内浸润者25例,仅见肺内浸润无淋巴结肿大者5例;肺内表现:肺内小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分布者19例,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者16例,实变影17例,"磨玻璃影"3例,蜂窝变10例。淋巴结表现:双肺门、上纵隔右下气管旁、气管隆突下分布多见,平扫CT值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以上明显强化。结论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不规则结节影是肺部结节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