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初高中数学衔接与过渡问题是一个老话题.近年来,随着初中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的初中学生陆续升入高中,高中教师更加感到这一问题的迫切和重要,因为现在的高一新生不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与正常进行高中阶段学习的要求相差越来越远,而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认知水平与基本能力等方面均与高中教师的期望存在极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2.
2005年高中实施新课程以来,关于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议论就不绝于耳.高中教师抱怨初中教材与高中"脱节",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影响高中的数学学习.于是,一些学校在高一专门安排了初高中衔接教材的教学,而实际效果往往不甚理想.事实上,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不应仅仅关注显性的知识,更应关注蕴涵在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关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一新生学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秋季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是我县第一轮初中课改实验的首届毕业生,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具备一些新的特点,了解这些变化和特点,有利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增强教学针对性,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和顺利进行高中阶段学习.下面结合初中数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给高一的数学教学提几点建议.1全面了解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习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全面分析了解初中课改后的高一新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胡继东 《数学之友》2017,(16):38-40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运算作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学生的运算能力的高低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重要保证.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往往表现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学生一听就会,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与学的过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初高中衔接不仅是断层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心理、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衔接.笔者以韦达定理衔接课为例,基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优化衔接教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2007年秋季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是我县第一轮初中课改实验的首届毕业生,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具备一些新的特点,了解这些变化和特点,有利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相似文献   

7.
陈庆菊 《数学通报》2023,(11):29-33
<正>1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了“预备知识”板块,设计课时为18课时.要求“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为高中数学课程做好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1]从这段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初高中的教学不是知识内容的区别,而是数学思维的发展:从较为具体的抽象内容提升为较为抽象的高中思维;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转变:变较被动为较主动;更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进一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是初高中数学衔接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初中阶段课程教学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题技能为研究对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衔接教学方法,以便在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基础的情况下,兼及数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既往教学经验,更好地将不等式的解题思路与相关数学思想传授给学生,为学生高中不等式的学习打牢基础、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9.
潘建明 《数学通报》2007,46(1):33-35
新课改实施几年来,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虽然都发生了转变,教学上也花了很大的气力,但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一则是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所谓“课改改出了一大批学困生”,二是升入高中的学生后劲不足,高中教师对初中课改的责备之声不绝于耳.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没有使其形成能力.然而使其形成能力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去培养.对于初中数学来说,特别要注意对例题潜能的挖掘.下面是我在教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中的一个片断,供同仁们指正,以便…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梯度过大,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使高初中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笔者结合高一实际,对初高中分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阶段,处于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初中学生步入憧憬已久的高中大门时,往往都是豪情满怀,信心十足.然而,经过不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便普遍感到高中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十分枯燥、乏味和抽象,有些内容甚至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入了“困难期”,数学成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畏惧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笔者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统计,高一入学数学均分在135分左右,不能说基础不好,然而一学期不到,有近一半学生认为数学不好学,极少数学生还挂了“红灯”,更为严重的是,造就了“一次赶不上趟,以后次次都不行”的“失败”心态,原有的自信心开始动摇,甚至荡然无存了.因此,探讨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和教学对策,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数学试题很平稳,没有过难(学生难以找到解题突破口)的解答题.各题的运算量也都不大.因此,学生考完数学后都感到很顺心,情绪稳定.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从初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街接的角度看,我更看好此份试卷中的3道客观题,很能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尽管无法看到学生的解答过程,但只要是能正确解出此题,就肯定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强调以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授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加大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丰富,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够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改革目标,以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为核心,加强体验式学习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基于此,文章列举了几方面体验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许多初中数学成绩佼佼者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中后,出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相应地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使得大部分高一新生在很长时间内难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因此如何指导高一新生顺利地越过高中数学门槛并学好数学的问题,值得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认真研究、解决.二、指导高一新生走进数学的内容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意志、信心、态度…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许多老师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高中新课程的逐步推广,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会有更多的变化. 我们的调查意在了解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总体情况,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2 调查设计2.1 调查对象本调查的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共 1345人. 本校是一所省三级重点中学,在当地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来源于“学习者自主”问卷 [1],并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李渊 《数学之友》2022,(24):64-66
数学解题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高中导数的相关知识,将“怎样解题表”运用于高中导数解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解题前审题策略;(2)引入问题链式板书;(3)解题后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都重视在初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衔接处命题,如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与解斜三角形,因式分解方法中的十字相乘法的应用,分段函数,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根式的化简分母有理化,研究闭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等,这些问题如果用初中的知识解决的话,需要学生对初中数学的综合灵活运用,而这些都可以用高中的数学知识来轻易解决,所以教师在紧张的教学时间下对一些数学能力出众的学生可以进行讲解,使他们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讲一下两点间距离公式在初中中考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而数学探究能力则是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 .现结合初三数学教学对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谈谈几点做法 ,以图抛砖引玉 .一、设计问题情境 ,激励提出问题数学教育家张孝达指出 :研究始于问题 ,问题产生于情境 .数学探究活动离不开问题 .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 ,有利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表现得更加自觉主动和有兴趣 .例如 ,学习函数的概念 ,我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 :校外的学生每天…  相似文献   

19.
孙达  张静 《数学之友》2023,(15):14-15+20
我国教育对于数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而越来越高,除了学生对于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情况和能力外,教师还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促进两者的结合.实践性是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显著的特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实验活动,因此,数学实验工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从而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实验工具,将数学文化渗透和融合,以此达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能力的目标,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初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不同阶段.在小学和中学的低年级,偏重于模仿;而在高中,创新的比重在加大,初中正处于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模仿在学习的初期是必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过多的模仿,会造成解题思路的模式化,学生依赖一些解题模式去解决问题.而一些"负责任"的老师忙于归纳各种试题解决的"秘籍",为学生模仿提供范本,使得学生对于解题模式形成依赖,造成一部分学生思维的懒惰.由于考试的题型的变化越来越多,学生依旧难于脱离试题的苦海,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