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年前,周先生的太太由于交通事故突然去世。那天早晨,周先生没有像往常一样送太太去上班,就在上班的途中,太太不幸身故,周先生懊恼不已,不断自责。最近周先生的儿子要到异地念书了,周先生独自在家不断落泪,脑海里频繁地出现妻子的音容笑貌,连做梦都觉得妻子在和自己细语。周太太去世已经半年多了,但周先生情绪没有丝毫改观,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运动量的减少,使糖尿病的发生大幅度发生。糖尿病的发病率目前已达到3.25%,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十分严峻,糖尿病的运动、饮食疗法与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糖尿病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护士是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的主力军,现将糖尿病的饮食、运动疗法、护理与健康教育研究发展方向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外出旅游已成为国人休闲度假的首选.而不少糖尿病病友因为害怕病情波动或治疗不便而不敢外出旅行。实际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定的运动(如适度的旅行)有利于减轻体重.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以及调整情绪.对糖尿病病友而言是利大于弊。只要病情稳定.做好准备.注意服药以及运动量适度.糖尿病病友是可以外出旅游的。  相似文献   

4.
赵化南 《长寿》2007,(7):42-42
有位老年朋友,深感体育锻炼的重要,于是早晚加强户外锻炼。前些日子外出运动时,老感到膝关节不听使唤,有点酸困不适。一天早晨跑步,突然觉得膝关节猛然一痛,便蹲在了地上。后到医院放射科拍了X光片.医生看后,说是骨关节炎,与运动量过大有关。这位老同志未免有点纳闷:锻炼不是能健身强体吗,  相似文献   

5.
生命在于运动,合理、适当的运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运动时间、运动量多少为合适呢?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读者周先生:近来天气比较热,我的父亲有一天早晨起来就开始流鼻血了,也没怎么在意。可是过了两天他的左侧肢体就开始发麻。赶紧到医院,医生最后告诉我们是脑梗。请问鼻出血和脑梗有什么联系吗?  相似文献   

7.
朱启仁 《家庭医学》2007,(23):40-41
王师傅近来体重明显下降,身体消瘦、尿多,排尿有灼热感,诊断为糖尿病。挚友向他介绍经验之谈,说药物多有副作用,不如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看情况再说吃药与否。王师傅把医生介绍的五驾马车综合治疗糖尿病方法来了个“三下五除二”,片面听信了老友的“忠告”:减少饮食,加大运动量。  相似文献   

8.
杨青  林素燕 《现代保健》2009,(4):113-11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大量摄入以及运动量的减少,导致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上升明显。因此,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也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时感到舒适。无持续疲劳感和其他不适感。每次运动锻炼的时间一般持续10-60分钟,每周3~5天。在额定运动总量的前提下,训练时间与强度成反比。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的时间另外计算。  相似文献   

10.
《健康大视野》2009,(20):78-78
今天运动量适量么?运动量如密码学一样.总让健身爱好者困惑。合适的运动量如何评定呢,以下的数字告诉你如何把握科学的运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高血糖引起全身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尤其是眼、肾、神经、心血管损害。通过血糖检测及时发现、治疗糖尿病,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不少患者甚至一些医务人员只偏重于空腹血糖的检验,对餐后血糖值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早晨空腹血糖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就不是糖尿病;进行健康查体时只检查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服用糖尿病药物后,早晨空腹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算达到了治疗目的。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李长玉 《家庭医学》2006,(17):44-44
老年糖尿病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上与成年期糖尿病有诸多不同特点,应引起病友们的关注。1.病因特点:①年龄老化: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因素。从60岁开始,每增寿10年,空腹血糖增加0.1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增加0.44~1.11毫摩尔/升。原因是运动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特别是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更明显,而且释放时间延迟。②胰岛素抵抗:老年人肌肉组织减少,青年人肌肉占体重45%,70岁以上仅占27%。同时全身脂肪组织向腹腔和腹部皮下堆积,而四肢肌肉减少,形成了“腿细肚子粗”的典型胰岛素抵抗体型。因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3.
许金 《家庭医学》2022,(2):16-17
<正>55岁周先生在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总监,是个“老烟枪”。因为工作压力巨大,常常烟不离手,一天至少2~3包,凌晨2点入睡也是家常便饭。前不久,周先生正在办公室加班时突然倒地昏迷,虽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停止了呼吸。经确诊,周先生是由于主动脉夹层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他的妻子无法接受事实,泣不成声:“周先生除了血压高没有别的毛病,怎么说没就没了?”  相似文献   

14.
尚婷 《自我保健》2010,(1):31-31
花草树丛在早晨还未开始光合作用,释放氧不多,二氧化碳浓度比白天还高;而且,在夜间地面温度下,随着呼吸加深加快,灰尘、病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糖尿病患者抗病能力差,如果在早晨锻炼健身,极易加重病情。此外,早晨气温较低,而糖尿病患者又多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遇冷空气刺激或劳累后,容易突然发病。如果是空腹锻炼,会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相似文献   

15.
钱伟 《大众健康》2007,(10):72-73
秋风送爽,正是出外旅游的黄金时节,有些糖尿病患者也跃跃欲试。但是,很多糖友们说起出门旅行总会有诸多担忧,因为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讲究“二字真言”——控制,也就是说饮食要控制,运动量也要控制,最终目的是血糖的浓度一定要控制在安全范围,然而旅途却给血糖控制带来许多不便。正因如此,不少病人不敢外出旅行。实际上只要病情稳定、做好准备、注意服药以及运动量适度,适当的旅行有利于糖尿病人身心健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洪岭 《健康博览》2007,(4):19-19
愚昧的代价 早晨一进办公室,就听到大家正在议论昨晚新收进病房的一例危重糖尿病病人,是一位误信猕猴桃能治疗糖尿病,食用猕猴桃过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殊病人。  相似文献   

17.
屡有患者上当受骗 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讨论,要从微博信息开始。2012年4月10日早晨,我看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邹大进教授于当日凌晨0:26发的新浪微博信息,”今日查房心情十分郁闷.我想呐喊:糖尿病患者您怎能如此上当受骗!诊断为1型糖尿病5年的患者,注射胰岛素原本病情稳定,看到电视广告称北京某医院干细胞移植治愈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运动疗法是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寿命的延长都非常有益,因此运动疗法是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运动治疗的原则运动治疗的原则是必须持之以恒,要有一定的运动时间、一定的运动量。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力活动为每13...  相似文献   

19.
邻居马大爷有两个当老板的儿子,他可谓衣食无忧。近年来,身体健康的马大爷爱上了锻炼。本来,老人锻炼是件好事,可是,他为了与众不同,却给自己层层加码,向一个个顶峰冲刺。起先,他每天的运动量是早晨慢跑1小时,做下蹲  相似文献   

20.
运动量与运动时间、强度及方式等因素有关,运动量不足达不到效果,运动量太大对健康也有影响。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目的的运动,每天30分钟,并且有中等强度运动量。但每个人身体素质、工作量等情况都不同,需要的运动量也不一样。如何估算运动量呢? 一.自我感知法自我感知法又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