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东北地区6 种不同品种的红树莓营养叶片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使用3 种方法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多酚类物质。结果表明,6 种红树莓叶片总酚含量高于总黄酮与原花青素含量。欧洲红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56±0.06)mg/g和(3.77±0.06)mg/g;哈瑞泰兹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3.06±0.04)mg/g。3 种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中,红树莓叶提取物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红树莓叶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和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9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出红树莓叶提取物中的13 种多酚类物质,其中有6 种酚酸和7 种类黄酮,主要酚酸为鞣花酸、绿原酸、没食子酸等;主要类黄酮为芦丁、儿茶素、表儿茶素、金丝桃苷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态深层快速发酵法发酵红树莓果醋,分析红树莓酿造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 种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醋酸发酵明显升高,醋酸发酵10 d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分别保留了68%、85%、38%,DPPH自由基、O2-·、·OH清除率分别为98.63%、83.82%、78.36%。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负相关;·OH清除率、O2-·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酿造过程分为3 个集群,代表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红树莓鲜果为原料,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研究不同溶剂提取对红树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以水、25%乙醇、50%乙醇、75%乙醇、100%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为提取溶剂,测定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研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对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0%乙醇粗提物的总酚、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57.19、10.48、406.45、22.47 mg/100 g;7种不同红树莓提取物中50%乙醇提取物的总还原力与V_C相近,50%和75%乙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能力强于V_C,7种溶剂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弱于V_C;红树莓7种溶剂提取物中总酚与对DPPH·的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的相关性较大。比较发现,50%~75%的乙醇水溶液能够更好的溶出红树莓中的活性成分,而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干燥方式对菊苣根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菊苣根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阴干、冻干和不同温度热风干燥处理过程中菊苣根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干燥根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提取液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2,2’-azino-bis(3-eht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 radical,ABTS+·)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确定菊苣根最佳干燥方法。结果表明:经不同干燥方式干制的菊苣根总酚含量差异很大,可能是干燥过程中剩余PPO活性和酚热敏性2 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合考虑总黄酮、总酚含量2 项指标,60 ℃热风干燥最优,冻干次之,阴干最差。菊苣根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中的总黄酮含量相关性较小,而与总酚含量相关性较大,DPPH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均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85,P<0.05)。为了保留菊苣根干燥样品中较高的多酚含量,建议采用60 ℃热风干燥法干制菊苣根。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福建产区主栽紫薯抗氧化物质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对7个不同品种紫薯中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及花青素组分进行了分析,并测定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福宁紫3号紫薯中所含抗氧化活性成分如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和花青素的含量均为最高。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紫薯中含有的花青素单体主要为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和矢车菊色素,不同品种紫薯中花青素组成及含量表现出的一定的差异性。福宁紫3号紫薯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0.5 mg·L-1紫薯鲜样提取液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及ABTS清除率分别达到88.4%、49.1%、90.1%。 相对于其他品种,福宁紫3号紫薯在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苦荞纳豆酱总黄酮和总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OH清除率、O2-·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并且与黄豆酱、甜面酱进行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苦荞纳豆酱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OH清除率、O2 - ·清除率均高于黄豆酱和甜面酱;Fe3+还原能力略低于甜面酱。被测样品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总酚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桑树叶片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作降糖和降血压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与活性成分含量有关。评价桑叶提取物不同生物活性,包括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抗α-淀粉酶活性。方法:采用SPE(固相萃取技术)将多酚粗提液分离纯化为花色苷、非花色苷多酚和水层三个组分,采用HPLC-PDA和HPLC-ESI/MS2对桑叶中的多酚物质进行系统地定性和定量。利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和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三种方法测定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福林酚法、pH差异法和比色法测定桑叶提取物总酚、总花色苷和总原花青素含量。结果:桑叶中共鉴定出6种花色苷、42种非花色苷多酚,其中,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和原花青素衍生物含量很高;桑叶中总酚、总花色苷和总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14.09 mg GAE/g DW、0.17 mg C3G/g DW和17.24 μg PA2/g DW;多酚粗提液、花色苷、非花色苷多酚和水层对α-淀粉酶活性的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8.31、13.70、0.25和12.00 mg/mL,由此看出非花色苷多酚的抗α-淀粉酶活性最高。结论:桑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花色苷显示出最高的抗氧化活性。这些数据可以为蒙古桑叶用作功能食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颜燕 《中国酿造》2022,41(9):176
以酵母JK10酿造蓝莓果酒为对照,以富硒酵母酿造富硒蓝莓全果果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富硒蓝莓全果果酒发酵工艺,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各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蓝莓全果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富硒酵母接种量4.5%、初始糖度22 °Bx,初始pH 4.0。在此优化条件下,富硒蓝莓全果果酒感官评分和酒精度分别达到88.12分、13.23%vol,硒含量、总多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21.43 mg/L、1 256.28 mg/L、268.23 mg/L、19.56 mg/L,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2.43%、53.47%、82.16%,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总多酚、总黄酮、总花色苷与硒呈显著正相关(P<0.05),硒、总多酚、总黄酮、总花色苷与清除自由基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蓝莓果酒发酵期间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蓝莓果酒发酵期间的花色苷含量、总酚含量、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用R2.5.1相关性分析对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残差自相关性诊断。结果表明,发酵期间花色苷及总酚的含量缓慢下降;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主要呈递减趋势;花色苷含量、总酚含量、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1);在聚类树状图上总酚与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距离更近;以总酚含量预测抗氧化活性效果最佳,其与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的回归方程依次为Y1=0.2976X+11.2918和Y2=2.052×10-3X+0.4608。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红树莓对人肝细胞脂肪积累的影响,本文以红树莓果和籽的提取物为原料,测定了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体外油酸诱导建立HepG2细胞脂肪积累模型,以噻唑兰染色吸光度(OD值)、甘油三酯(TG)含量、细胞内脂质含量三个指标,探索红树莓果和籽提取物对肝细胞脂肪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红树莓果提取物中总酚15.18±0.94 mg GAE/g、黄酮1.25±0.05 mg RE/g、原花青素20.35±1.06 mg CE/g、花色苷1.15±0.70 mg CGE/g;红树莓籽提取物中总酚15.35±1.55 mg GAE/g、黄酮11.22±0.66 mg RE/g、原花青素27.08±0.99 mg CE/g、花色苷未检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溶剂配制的1000μmol/L油酸造模剂孵育HepG2细胞24 h可成功诱导肝细胞脂肪积累;红树莓提取物能显著降低1000μmol/L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积累,其中200μg/mL红树莓果提取物处理细胞时,与模型组相比,胞内脂质含量降低了25.93%,TG含量降低了37.23%;4mg/mL红树莓籽提取物处理时,胞内脂质含量降低了47.12%,TG含量降低了46.23%。红树莓提取物中富含活性成分,能够降低高脂细胞模型内脂肪的积累,对脂肪肝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矮丛红豆越橘为研究对象,用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评价乙醇粗提取物和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齐墩果酸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清除能力)。红豆越橘粗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最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0.27 mg/m L)与ABTS+·清除能力(IC_(50)为0.05 mg/m L)。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方博文  齐睿婷  张英 《食品科学》2015,36(10):158-163
将常山胡柚全果分为白皮层、油胞层、籽、果渣和果汁5 部分,除果汁外其余4 部分烘干后用70%乙醇溶液热回流提取制备不同部位的醇提物,分别测定醇提物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并采用4 种自由基评价体系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研究表明,常山胡柚不同部位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高低依次为:油胞层(3.78%)>白皮层(2.38%)>籽(1.67%)>果渣(0.77%),总酚含量最高也为油胞层(21.30%),最低为果渣(1.73%);油胞层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2-·和·OH的效果最佳,IC50值分别为0.37、0.24 mg/mL和1.31 mg/mL;而清除ABTS+·效果最好的则是白皮层(IC50值为0.015 mg/mL)。同时,测得胡柚果汁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0.021%和0.19%,清除DPPH自由基、ABTS+·、·OH和O2-·的IC50值分别为8.55、18.97、35.17 mg/mL和23.30 mg/mL。研究表明,胡柚果皮含有丰富的强抗氧化成分,且其质量约占全果的1/3,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是常山胡柚这一宝贵资源高值化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郭丽  王鹏 《食品科学》2015,36(7):137-142
为获得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分别以香菇、平菇和金针菇3 种食用蕈菌为发酵菌株,对含有蓝莓果渣的固态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发酵时间对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3 种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总酚、黄酮、蛋白质和花色苷含量影响较显著(P<0.05)。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3 种食用蕈菌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有的总酚、黄酮和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P<0.05),其中,香菇发酵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香菇发酵产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活性达71.77%,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达65.2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54.77%,固态培养10 d抗脂质过氧化率达到89.63%。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产地羊肚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组成,以3 种不同产地(云南、西藏、新疆)尖顶羊肚菌为原料,提取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2,2’-联苯-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其组分。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平均总酚含量为5.958 mg GAE/g,游离酚约为结合酚的25 倍;云南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高((6.157±0.192)、(0.250±0.018) mg GAE/g),西藏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低((4.928±0.045)、(0.188±0.026) mg GAE/g)。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和黄酮,组成较一致,但含量差异显著。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西藏尖顶羊肚菌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最强;新疆尖顶羊肚菌多酚的ABTS+·清除能力最强,ORAC值也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去离子水、50%乙醇和石油醚进行萃取,测定各提取物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4种体系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水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丙酮提取物总还原能力最强。结果表明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  相似文献   

16.
宁夏枸杞体外抗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宁夏枸杞中主要的4种抗氧化物质(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和VC)的抗氧化能力,分析它们对枸杞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率,探索宁夏枸杞果实的体外抗氧化机理。方法: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和清除羟自由基法4种体外抗氧化方法来评价枸杞鲜果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4种方法测得枸杞黄酮对枸杞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率均大于96%,VC对枸杞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率均小于4%,高质量浓度的枸杞多糖(642.7170 mg/L)和类胡萝卜素(109.9280 mg/L)检测不到抗氧化能力。结论:枸杞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决定着枸杞果实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罗娅 《食品科学》2014,35(23):88-91
以5 个新西兰主栽费约果品种为试材,比较不同费约果品种果实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费约果果实富含多酚类物质,特别是原花青素,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基因型和果实不同部分(果皮、果肉和果浆)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差异。在5 个品种中,“Anatoki”具有最高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且费约果果实的果皮积累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最多,其次是果肉,果浆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 L.)茎和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的方法测定了黑果悬钩子茎和叶的抗氧化活性。优化的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70 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90(g/mL)。通过比较AB-8等14 种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茎、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从中筛选出AB-8大孔树脂是理想的吸附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AB-8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为: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0.32 mg/mL、上样体积80 mL,吸附饱和平衡后,以40 mL 60%乙醇溶液1.5 mL/min的流速动态洗脱。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叶和茎总黄酮含量为纯化前的1.4 倍和2.4 倍,叶和茎的的ABTS+·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 2.5 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2.6 倍。这些结果表明:黑果悬钩子叶和茎均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