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43髋)行手术治疗,通过髋臼周围截骨、旋转髋臼向前外侧移位恢复髋臼的正确位置,并增加髋臼覆盖面。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术后髋痛、跛行完全消失或有明显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CE角和Sharp角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髋臼周围截骨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方法:该术式通过髋臼周围截骨,旋转髋臼向前外侧、内侧及下方移位,以恢复发育不良髋臼的正确位置,并增加髋臼覆盖面。结果:在1990~1997年间,应用该术式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病人12例(13髋),年龄在18~48岁间。所有病人均获随访1~7年(平均3年8个月),术后髋痛、跛行完全消失或有明显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CE角和Sharp角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该术式设计合理,适应证广泛,术后疗效确切,是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择优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田川法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共28例(29髋),随访时间3.2年。手术前后X线变化及临床评定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可使髋关节疼痛消失,功能改善,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恢复了正常匹配关系。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是从根本上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髋臼成形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 沿髋臼上缘截骨 ,截骨后将骨瓣尽量向下翻转以加大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截骨间隙采用髂骨植骨填充并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18例平均随访 3 5年 ,根据Gordon标准评定疗效 ,优 9例 ,良 7例 ,中 2例。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和分析使用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严重髋臼发育不良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2年12月对18例(20髋)严重髋臼发育不良(Severin分级Ⅳb级)的患者接受了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21岁,平均随访时间6.2年.本组患者术前患髋均已出现疼痛,术前功能位片显示关节面吻合.术后影像学评价畸形的矫正范围,截骨处的愈合情况及关节炎的进展.临床结果和髋关节功能由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前Harris评分平均78.5分.结果 比较术前和术后X线片,外侧中心边缘角(CE角)、前方CE角和臼顶倾斜角均有显著改善.所有髂骨截骨均愈合.患者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1.1分.18例患者中的14例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20髋中16髋临床结果优.但有5髋存在畸形矫正不足.结论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是治疗严重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术式.这一截骨术可以在各个平面对严重的骨缺损进行矫正,中期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棚架式髋臼造盖术治疗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棚架式髋臼造盖术治疗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方法 :手术是在髋臼或假臼上缘 ,以髂骨嵴为轴掀起髂骨外板 ,在关节囊与掀起的骨板间嵌入一骨块 ,从而融合成一稳定的外加臼盖。结果 :在 1 987年 9月~ 1 996年 3月间应用该术式治疗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 1 9例、2 3髋 ,平均年龄 1 6 8岁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3 5年 ,疗效评定采用周永德评定标准 ,优良率占 83 %。结论 :该术式设计合理 ,手术简单、确实 ,形成的臼盖不会被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联髋臼周围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34髋)因髋臼发育不良造成髋关节疼痛的患者行三联髋臼周围截骨术。结果 34髋关节活动度保持正常,髋关节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三联髋臼周围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关节活动度正常,跛行改善,对控制和延缓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或髋关节脱位(DDH)是年轻人继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见原因。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延迟或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育不良髋的特征主要为平直、陡斜的髋臼顶,不能充分覆盖股骨头。如出生后早期采用蛙式位支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未予治疗或治疗不恰当的患者,经常残留髋臼发育不良。骨骼生长结束后,残留的髋臼发育不良不能自然恢复正常解剖结构,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 沿髋臼缘截骨,通过髋臼的整体旋转来加大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结果 6例平均随访2.5年,根据Gordon等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经改良的经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内壁行Bem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方法] 10例髋关节发育不良造成髋关节疼痛的患者行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并对原截骨方法进行适当改良.患者平均年龄29岁,术前患者平均疼痛2.5年,髋关节活动度正常或基本正常,髋关节间隙正常或轻度狭窄.术前术后均测量CE角和AC角及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0例经12 ~28个月(平均20个月)的随访.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髋关节活动度保持正常.术后CE角和AC角及Harri评分明显改善,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盆内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重度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法目前还存在争论。作者采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16例,其中8例合并髋关节半脱位,8例合并继发性髋臼。6例同时行股骨近端截骨。术后摄片分析畸形矫正程度、截骨愈合和骨关节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髋臼畸形矫正满意,所有截骨完全愈合。Harris评分从73.4分提高至91.3分。主要并发症为:1例髋臼固定失败需重新手术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 ,观察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19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跛行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年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6分改善为88分,优9例,良4例,一般3例.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3.
改良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改良的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自2002年10月~2007年8月采用改良的Ninomiya方法治疗27例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其中男3例3髋,女24例27髋;平均年龄29.4岁(15~42岁).术前、术后拍摄骨盆正位、双髋侧位及外展位像,测量髋臼的CE角(中心边缘角)和AC角(臼顶倾斜角),记录髋关节旋转中心及Shenton氏线变化、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并进行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截骨术后股骨头覆盖均得到改善,CE角由术前的3.2°(-15°~15°)矫正为28.5°(20°~40°),AC角由术前的26.6°(15°~38°)矫正为3.9°(0°~12°),髋臼旋转中心内移率为63.3%(19/30),Shenton氏线不连续率由67%降为23%.平均随访4.2年(1.5~7年),1髋失随访,28髋疼痛减轻、骨关节炎得到控制,1髋疼痛加重,Harris评分由术前82.7分(67~96分)改善为97.8分(87~100分).术后2例患者出现耻骨纤维愈合,1例出现耻骨下支应力骨折,无截骨块或大粗隆不愈合病例.[结论]改良的髋臼旋转截骨术能有效地治疗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臼翻转造盖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力学机理。方法收集适宜行髋臼翻转造盖术的成人髋臼发育不良12例的术前术后X线片,建立有限元网格,分析其力学变化并与正常髋关节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与术前各部位受力明显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术前髋臼应力集中于外上缘,术后髋臼应力分布于臼顶,应力分散,与正常髋臼受力接近。结论髋臼翻转造盖术可明显改善髋臼局部受力情况,使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术后髋关节受力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采用髋臼旋转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术同时行骨移植金属或可吸收螺钉固定.通过手术改变髋臼角及关节负重点,同时增加了股骨头的包容.本组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为28.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5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满意度、日常活动、关节功能、疼痛、步态、行走是否借助辅助器等进行了综合性评估.患者均接受了影像学检查.结果 Harris评分从术前的70.6分上升到术后的89.7分.主要表现为疼痛减轻、步态改善、髋关节功能改善,尤其是旋转功能.负重时明显感觉稳定性增加.影像学检查髋臼角明显减小,从术前平均31°减少到术后22°左右.结论 该手术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效果明显,对于不适合全髋置换手术者应是首选且有效的方法,同时可减缓继发性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3 2例 (年龄组 14~ 2 1岁 ,平均年龄 17岁 ) ,从解剖结构上矫正髋臼发育不良。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可使髋关节疼痛消失 ,功能改善 ,X线复查显示髋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得以重建 ,恢复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正常的匹配关系。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是从根本上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全髋关节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全髋关节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30例患者33髋。结果:随访25例28髋,平均随 访5.3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3髋,良9髋,可4髋,差2髋,结论:术前准确测定髋臼骨质分布、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术中正确重建髋臼,术后积极康复训练,患者大都可以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髋臼成形截骨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春红 《护理学杂志》2001,16(4):222-223
1991年 3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采用髋臼成形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1 8例 ,效果较好。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8例 ,男 7例、女 1 1例 ,年龄 1 9~ 34岁。1 8例均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病程 1 9~ 34年。其中 4例曾行髂骨旋转截骨术 ,2例行髋臼髂骨内移截骨术 ,2例行髋臼造盖术 ,1 0例为初次手术。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和疼痛 ,髋关节曲屈 50~ 85°(正常值 1 30~ 1 40°)、后伸 0~ 5°(正常值 1 0°)、内旋5~ 1 0°(正常值 30~ 45°)及外旋 1 5~ 2 5°(正常值40~ 50°)。 X线片示髋臼角 45~ 60…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2年开始,对59例晚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有髋臼发育不良的病人进行了髋臼重建术,其中左侧23例,右侧27例.双侧9例,均收到满意效果。本文通过59例髋臼重建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特殊体位,防止人工关节脱位,病情观察,大小便护理.预防切口感染,正确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及意义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参数马瑞雪吉士俊周永德杭俊德髋臼发育不良是先天性髋脱位手法复位后常见的残余畸形,或者是忽略了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当髋关节疼痛就诊时,已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故早期发现髋臼发育不良十分重要。国外有人提出了成人Sharp角和ACM角(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