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兴华 《东岳论丛》2007,28(6):170-173
与一般公司相比,信托公司遵循的是共同代理理论,信托公司中的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作为委托人与经营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之间构成共同代理关系。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引起"代理人问题"和产生代理成本。致力于降低代理成本,基于信托公司的共同代理关系和信托公司关键资源安排,提出了信托公司的治理内涵。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多重委托代理结构中的合谋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中合谋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中国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的存在,导致寻租行为和代理人恶意合谋行为的大量产生。解决契约双方恶意合谋的出路在于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培育竞争性经理市场,加大监督和惩罚的力度,从而保证现有委托代理体系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基金委托投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双方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代理问题:"逆选择"、不完备契约、"道德风险"等.为了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不偏离或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作为委托人一方的企业年金理事会必须加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设.合理的薪酬契约和资格拍卖制度的建立,将促使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基金管理公司实现信息自显,从而实现二者利益的最佳结合,达到激励约束相容状态.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基于契约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大型公众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成熟有效的公司治理理论体系,而家族企业的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理论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该领域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特殊的逻辑关系和动力机制,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契约理论模型,既能够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作出深入的解析,也有利于构建新的理论思想。通过契约理论模型研究可以发现,家族委托人可以利用显性的契约治理与隐性的关系治理相融合的治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两种治理机制之间具有替代性。这种双系统治理机制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代理人努力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家族代理人与职业经理人在不同工作类型下努力程度存在差异,进而证实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着独特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问题,即代理问题。经过30余年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已由传统的双边委托代理理论发展出多代理人理论、共同代理理论和多任务代理理论。这些代理理论都遵循着同一的研究范式、假说前提和基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目标偏差、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等代理人问题的存在,代理成本就无法避免.公司治理结构是为了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而出现的,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必须以效率为原则,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及监督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以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相关信息接受程度不同,掌握信息多的人比掌握信息少的人处于有利地位易获益。只要资本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就会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只要双方信息不对称,就会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目标不一致、委托人难以观察到代理人全部行动、委托人与代理人承担的责任风险不同以及代理人不理想等委托代理风险。为此,应采取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受托人和管理人激励机制、强化年金运作的约束机制、优化年金理事会人员构成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组织的解释是现代契约理论的重要应用之一,而企业代理理论就是从契约关系角度去阐释企业的性质。为此,本文以现代契约理论为逻辑起点,以代理理论为主线,评析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的内部结构和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中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委托人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理论 ;实施股票期权制对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治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减少企业现金支出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股票期权制的实施范围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股票期权的授予者应是企业经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基金投资的风险研究非常重要。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 ,风险控制就是对不确定性的控制。基金投资的双层代理关系是投资者获得较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的绝妙制度安排 ,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 ,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包括两个层次 :通过对基金的治理和监管控制第一层次代理人 (基金管理人 )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通过公司治理控制第二层次代理人 (公司经理 )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然 ,在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方面也可有特殊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传统审计理论框架是以完备契约理论为逻辑起点研究审计本质与功能的,由于现实中的契约总是不完备的,因此,完备契约理论的审计观无法解释独立审计在动态环境中契约缔结与履行过程中的本质作用.与完备契约理论审计观相比,不完备契约理论审计观认为,审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其功能不单纯是验证和证明,更多的是在契约的动态"完备"过程中对缔约各方的产权信息进行明确与界定.  相似文献   

12.
企业股权结构安排与公司治理机制安排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相关联系。两权分离基础上的现代股权结构产生两个问题:不对称信息与代理成本。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指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克服小股东治理激励不足与大股东内部控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国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国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于我们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卫敏 《东岳论丛》2005,26(3):168-170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形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与机会主义行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委托人(所有者)的利益。应该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正确企业价值观的塑造等方式来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风险,治理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4.
激励和约束是公司治理的两大主题,激励只有在有效约束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没有约束的激励等于鼓励机会主义行径,而约束能否硬化则取决于委托人能否方便地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本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低效率的逻辑源头在于市场缺乏竞争和政府代理下企业内部权利安排失衡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5.
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与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 ,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间权利、利益和责任的相互制衡 ,即通过对恰当契约安排的选择来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应。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而解决中国企业的代理问题 ,即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选择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规范的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节约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来影响企业绩效.然而,契约理论的研究视角过于狭窄,没有研究公司治理的战略指导功能对绩效的影响.基于战略理论的分析表明:公司治理通过参与战略管理的系列活动,可以获取垄断租金、李嘉图租金和熊彼特租金,从而影响绩效.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综合契约理论与战略理论的公司治理影响绩效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代理问题是指公务员有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而谋取个人利益的倾向,它是困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转型期我国公务员代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有:公务员败德行为、短期行为、共谋行为、过度开支行为、俘获行为.公务员代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政治领域的两权分离、公众与公务员效用不一致、公务员自主性强化、信息分布的不对称以及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性.通过推进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政务公开、公务员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监督和惩处可以有效遏制公务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的主旨是 :从信息 (不对称 )的角度对代议制政府中政治代理人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的问题行为进行理论透视 ,并以此反观实践。这一主旨的底线逻辑是 :只要政治代理人是信息优势者 ,即拥有一些为政治委托人所不知的信息 ,而政治代理人的本性中又包含有自私自利的成分 ,那么 ,理性的政治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政治代理问题。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除了对文章的方法论作些说明以外 ,主要是在比较的基础上阐释了文章的中心概念———政治代理问题 :政治代理问题与经济学中的“代理问题”在概念上有何相通和相悖之处 ?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腐败在手段和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部分述议结合地对政治代理人的“败德行为”、“短期行为”、“共谋行为” ,以及政治代理人利用其信息优势造成的“非选择性选举”、“代理人主权”现象进行了揭露和分析。第三部分首先简略地分析了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成本。然后针对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和机会成本提出激励对策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相似文献   

19.
侯东德 《兰州学刊》2009,(5):133-137
基于公司契约理论的解释,一股一权原则的经济逻辑在于使股东的投票权权重和剩余索取权权重相配比,以使作为监督者的股东的监督更有效率;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经济逻辑在于解决大小股东在面临公司重要决策时产生不同的动机和不同的选择偏好问题:而集体行使原则的经济逻辑则在于建立股东讨价还价的契约机制,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了代理成本。由此。我国公司法立法必须正确反映投票权行使原则的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20.
委托———代理理论是将行为作为一种模式来考察关于企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基本假设。在这个模式中 ,存在着委托方和代理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代理关系。现实生活中 ,在实行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组织过程中 ,我们也存在着这种代理关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代理问题 ,我们要根据代理人的经营业绩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 ,使代理人的目标和委托人的目标趋于一致。这其中对代理人的业绩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从代理人业绩评价的实质、方法和标准方面进行论述 ,以期对实际的企业代理人业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