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升采油厂雷家地区位于高升油田南部,共有机械抽油井开井114口,偏磨井96口,导致油井生产周期短、偏磨躺井频繁、偏磨严重的现状。以往的防偏磨措施主要是金属尼龙材料扶正器,现将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代替传统尼龙材料,开展抽油杆整杆防偏磨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有效预防和治理杆、管偏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抽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抽油杆在上、下冲程往复运动时与油管接触摩擦,杆管发生磨损,这种磨损能损害抽油杆及接箍,同时也损坏油管,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造成油井杆管偏磨因素主要有井斜、载荷、产液等。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分析,并采用防偏磨措施,有效缓解了油井偏磨现象。对油井偏磨导致的抽油杆断脱和泵卡等问题,提供解决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兴茂油田偏磨井增多的实际问题,在统计分析管杆偏磨现状的基础上,对抽油井井下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已采取的防偏磨措施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它相应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兴茂油田偏磨井增多的实际问题,在统计分析管杆偏磨现状的基础上,对抽油井井下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已采取的防偏磨措施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它相应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的后期注聚开发的发展,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现象逐渐严重,严重影响了机采井的产出,偏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油井产量与时率的严重问题。虽然我们在作业起出现场换料的过程采取了加装扶正器和加强洗井防止结蜡造成的偏磨等措施,但根据近些年的现场观察,抽油杆在井下偏磨情况多为非均匀的一侧偏磨,在2013年,我矿由于抽油机杆管偏磨造成杆断检泵109口,占全矿检泵总井的65.1%。本文提出采用抽油杆旋转保护器进行探讨,该技术是通过加装旋转设备使抽油杆缓慢旋转,不断改变抽油杆转动使扶正器偏磨部位分散化,以达到延缓抽油杆偏磨的程度,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和停井影响产能的目的,因此该项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抽油机井防偏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杆泵抽油杆柱偏磨是造成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失效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有杆泵抽油杆柱面临的偏磨问题,从抽油杆柱、油管、井身结构等因素出发,开展抽油杆柱偏磨原因分析。得出井身结构、封隔器坐封力、生产参数、油管弯曲和抽油杆柱弯曲是造成有杆泵采油井抽油杆柱偏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偏磨杆柱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抽油杆柱扶正器配置方法,通过优化抽油杆柱组合、合理配置扶正器等措施来防止或减少抽油杆柱偏磨,有效保障了有杆抽油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杆管偏磨井上,通过调整抽汲参数、安装抽油杆扶正器等措施,有效地减缓了杆管偏磨的程度,见到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扶正器窜位现象、抽油杆偏磨区域上移,导致了扶正作用的失效。通过在40余口井上应用了防磨助抽增效扶正器。不但提高抽油泵泵效,而且改善了抽油杆的受力,减轻了偏磨的程度,见到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8.
油井管杆偏磨现状及防偏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济北公司抽油井主要采油方式为有杆泵采油工艺,其中27%的井存在不同程度的管杆偏磨现象,对曲堤油田的原油生产和经济效益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抽油杆管偏磨机理分析,采用抽油杆扶正器、抗磨副、抽油杆旋转器等工艺治理偏磨,对目前各种管杆偏磨工艺进行论述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实际生产中的抽油杆、抽油管偏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杆、管偏磨的直接原因是抽油机井管、杆间具有的相对位移运动,而偏磨的程度又受井身结构、管柱组合、生产参数、原油物性、井液水力参数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结合杆、管偏磨成因,合理优化机、泵、杆设计,采用大泵径、低冲次,采取同级抽油杆柱,同时加大油管锚的应用和泵下加长尾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偏磨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抽油杆偏磨特征,分析了抽油泵直径与工作状态、游动阀座或游动阀罩结蜡、含水率、沉没度、抽汲参数、热洗周期、柱塞偏磨对杆管偏磨的影响,提出抽油杆偏磨机理。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抽油井中抽油杆与油管偏磨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造成抽油杆的磨脱断裂,而且还会磨漏油管。头台油田2013年检泵井中杆断脱、油管漏井占检泵井数比例分别为17.1%、44.4%,两项已经占检泵总井数的61.5%,而造成油管漏、杆断脱的主要原因就是杆管偏磨。由此可见,分析研究偏磨规律及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检泵数量,延长检泵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理杆管偏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抽油机井杆管偏磨问题十分突出,抽油杆柱受力状况变坏,抽油杆在下行程时纵向压缩载荷增大,使得抽油杆柱失稳产生纵向弯曲的屈曲变形波数增加,因此抽油杆与油管偏磨加重,杆断率增大,检泵周期短,作业井次明显增加,使得作业费用增加,采油成本加大。根据现场出现的偏磨情况,对偏磨位置进行了统计以及对偏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杆管受力分析出发探讨了偏磨现象产生的机理,分析了油井含水、井斜和腐蚀对杆管偏磨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偏磨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抽油机井在正常抽汲生产过程中,由于井本身特征以及地面地下参数匹配等因素的影响,抽油杆和油管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磨,严重时会造成泵况变差,检泵周期缩短。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杆管偏磨的原因,并结合本队治理偏磨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得出结论。这些结论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偏磨问题,但是可以有效地减缓偏磨程度,对延长检泵周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抽油杆偏磨现象逐年呈上升趋势,为了认真分析原因,找出防治措施。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对杆偏磨井做了细致的分析。并从中找出了切实可行的降低杆偏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河口采油厂大北油区95口管杆偏磨井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抽油井管杆偏磨的诸多因素,列出了防治偏磨的一些工艺,针对性的采用多种技术措施治理了27口偏磨严重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治理大北油区抽油井的管杆偏磨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有杆抽油井管杆偏磨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传统认为是由于井斜造成的。其实,大多发生管杆偏磨的油井不存在井斜问题。本文在引入了振动偏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产生振动偏磨的机理,并论述了发生振动偏磨的几何和力学条件,为预防管杆偏磨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庆宋方屯油田抽油机井管杆偏磨现状调查,斜井、深井所占比例在47%以上,因井况差造成偏磨严重的井数占45.0%以上,抽油杆接箍磨损严重。造成管杆偏磨的因素主要有井身结构、杆柱受交变载荷、配套工艺不完善和不合理、封隔器坐封以及产出液腐蚀等。为此,提出了防止或减轻偏磨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到中后期,综合含水不断升高,地层供液能力变差,平均动液面下降,泵挂不断加深。同时,井况越来越复杂,斜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和小套管、套管变形井等比例不断加大,管、杆偏磨、腐蚀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管、杆偏磨、腐蚀造成的杆断、杆脱等倒井比例不断上升。机采井维护性作业有相当的比例是由于井斜造成管杆偏磨,导致抽油杆断脱或油管漏失,直接影响油井产量;缩短了检泵周期;增加了油井维护性作业费用;造成大量的油管抽油杆报废。为了有效减少这种损失,通过分析不同井造成偏磨的具体原因,利用防偏磨优化设计软件,研究与应用了全方位立体防偏磨工艺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偏磨引起的修井作业,延长了油井的免修期,从而提高油井的生产时率,建立和推广从井口到井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防偏磨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田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上下载荷交变产生管杆震动,及井斜、安装不对中等原因造成上下行程中的刮碰震动,对抽油管杆以及地面抽油机设备的持续性损坏,造成抽油杆脱扣、断裂以及游动凡尔罩断裂等现象频繁发生,2011年油田引进了防偏磨减震装置,在对3口偏磨严重油井进行现场安装试验,工艺成功率100%,减震、防偏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斜井抽油杆主要作用是解决斜井有杆抽油泵生产时抽油杆扶正,降低抽油杆和油管偏磨,延长油管、杆使用寿命和油井生产时间,防偏磨技术一直在斜井特别是中深井、斜度较大的抽油井完井时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