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丁香挥发油进行体内外抗茵活性试验.方法 体外抗茼试验采用微量琼脂法.结果 丁香挥发油体外对产酸克雷伯茵、肠炎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的小鼠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 丁香挥发油在体内外对常见细茵具有显著的抗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美岑  林文宏 《海峡药学》2013,(11):162-164
目的对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我院抗茼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以B-内酰胺类药物为主,其中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和DDDs均居于首位。DDDs排前十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以头霉素争广谱青霉素加酶抑削剂为主,口服抗菌药DDDs排前十以头孢类、广谱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为主;大部分抗茼药物DUI大于1,DUI为1的较少。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盲目性和不舍理性,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天然联苄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苄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结构新颖,类型多变,具有神经保护、抗肿瘤、抗茼、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从联苄类化合物的植物来源、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报导进行综述,为今后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含药血清的抑菌活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银杏叶厦其含药血清的抑菌活性效果。方法 采用最低押菌浓度(MIC)测定方法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 银杏叶提取液(GB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茼、幽门螺杆茼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8%,6%,5%,6%,6%的GBE浓度。结论 GBE抑菌活性为低敏,而其舍药血清基本无抑蔺效果。  相似文献   

5.
林柳卿 《海峡药学》2013,(11):167-168
随机抽空莱院2013年2-4月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243份,对其围术期抗茼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合理性。所有病例术前均有使用抗茼药物,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术前给药时间方面基本合理;术后预防用药持续时间≥72h的病例占本组病例97.11%,最长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和沙保弱培养基分离鉴别酵母样真菌的差异。方法:取临床标本263例,同时分别划线接种于两种培养基上,分离鉴别酵母样真茼。结果: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别酵母样真茼快速、简便、准确,通过茸落显色易于观察、假阳性低、检测效果好。沙保弱培养基尚需改进本身质量。结论:CHROMagar显色培养基的质量在分离鉴别酵母样真苜上优于沙保弱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陈素津 《海峡药学》2013,(11):113-114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探讨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8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茼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500mg),3天1次,连用2次。治疗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500mg)。3天1次,连用2次,结合氟康唑150mg口服,72h加服1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80例患者分别于用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治疗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茼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导致念珠茼性食管炎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合理诊治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25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患者并不存在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表明念珠菌性食管炎可发生在正常人群中,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食管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聪,高于国外研究。结论氟康唑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等优点,为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吴斌  郑宓  郑沁鈊 《海峡药学》2013,(11):139-141
复习头孢茼素过敏文献报道,分析过敏反应机理,指出头孢类抗生素皮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呼吁规范管理,减少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病患者抗茵药应用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患者抗茼药使用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42例老年患者中,应用抗菌药人数为104人。占患者总人数的73%;抗菌药处方为595张,占总处方的7.39%;用药总天数为4 694.6 d,平均每人44.29 d,常用生素类药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结论:我院老年病房患者抗菌药选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性传播疾病后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波中病菌的分布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药敏情况,更好的指导性传播疾病后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对500例性传播疾病后CP患者前列腺波作病原体培养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250例(50.0%)患者前列腺液中分离出病原体,其中革兰阳性茼164例(MRS102例,40.8%),革兰阴性茼58例,性传播疾病病原体28例(5.6%);药敏试验显示MRS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MRS为性传播疾病后CP的重要致病菌,MRS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性传播疾病后C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药混淆品种应属于假药范畴。主要来源于自古错误沿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外形、名称相似,代用品使用正品名及处方用名不规范等。笔者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析,目的在于纠偏正名。 1 产生中药混淆品的主要原因 1.1 中药的混淆品部分是自古沿袭而来。由于古代中药知识大多靠口授师承流传下来,其中难免有误。虽经历代本草考证,但因受种种历史条件限制,混淆品种难以彻底澄清。如中药冬葵子,历代本草所载之冬葵子几乎全为“茼实”的种子,应以茼麻子的名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执业药师》2009,6(6):16-17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革誓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茼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农原体仃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盐、甲磺酸盐、盐酸盐注射制剂,剂型包括粉针剂、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的医源性感染,是导致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作就乙型肝炎病毒在检验科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疫苗不再仅有预防作用,现在研发中的许多疫苗是可以治疗肿瘤的。肿瘤疫茼通过解决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耐受,让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明玉  杨萍 《黑龙江医药》2004,17(3):215-215
目的:准确测定通风口的质量,以免进入无菌室的风带茼,影响生产。方法:用风速仪准确测出通风口各处的风速,以确定是否有漏风处。结论:测量过程中如果各点风速相差过大,则证明有漏风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抗茼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300例急诊ICU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我院急诊ICU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率迭96.5%,共涉及8大类41种,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多数患者使用了联合用药,平均每名患者用了2.51种抗菌药;应用最多的为头孢匹罗,其次为莫西沙星.结论:头孢菌素类在急诊ICU抗感染治疗中占主导地位;我院急诊ICU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每一次干预效果的分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007-2011年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结合医院抗菌药物信息统计数据,对每次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至2011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下降7.08%,住院抗茼药物使用比伽下降10.03%,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15.28%,抗茼药物使用强度下降38.51DDD。微生物标本检测率上升30.53%,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内科上升31.31%,外科上升42.75%。结论干预措施的不断完善和有力执行。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直接有效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临床护士在输注抗菌药物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为临床药师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九江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对抗菌药物的配制及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上大部分临床护士使用抗菌药物比较规范,但有少部分人员存在不规范使用情况,需要改进.结论 临床护士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误区,临床药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深入临床开展宣传,减少导致抗茼药物使用不当的医源性因素,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呼吸内科330份病历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情况,推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4月~lO月份住院病历394份,对使用抗生素的品种、疗程、联合用药及合理用药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330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使用率为83.7%.抗生素的品种迭35种,主要是头孢茼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基糖甙类等。用药过程中,一联占46.06%、二联占43.33%、三联占7.5%、四联占3.03%,疗程最长为31d。结论应用基本合理,部分多联应用抗生素、疗程过长的方案值得商榷。合理应用抗生素仍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