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摘要以往对下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进行动力学计算时,都把机构刚度和摇臂比视为常数.实际上,这种机构的刚度和摇臂比都是随凸轮转角变化的,且有时变化范围较大.本文目的是考察刚度和摇臂比变化对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动力学计算结果的影响.作者采用两种模型对492QA汽油机配气机构多种转速下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变刚度、变摇臂比和定刚度、定摇臂比的动力学计算,并将两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在刚度和摇臂比变化较大的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动力学计算中应考虑这种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发动机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用Visual C V 6.0语言编制了顶置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分析程序,对471Q型发动机配气机构单气门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比较吻合,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广泛采用的顶置气门下置凸轮轴的配气机构进行了变摇臂比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分析,为配气机构的准确设计计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通过配气机构适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 ,使之与活塞运动相配合 ,实现进气充分、排气干净、耗功少的目的。配气定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性能。配气定时的检测是柴油机日常保养、检修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配气机构分上置式和下置式两种型式。对于下置式配气机构 ,其配气定时的检测是通过手捻推杆判断其转动情况来实现的 ,其主要弊端是仅凭手感 ,准确度低。上置式较下置式传动机构复杂 ,采用传统方法检测其配气定时费时费力。该方法的要领是 :在正向盘车的同时 ,扭动气门调整盘 ,调整盘由不动到动的瞬时为气门打开时刻 ;由动…  相似文献   

5.
高速柴油机顶置式配气凸轮机构的动力学计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高速柴油机顶置式配气凸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语言变摇臂比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动力计算通用程序,利用通用程序对CT484Q高速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了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柴油机转速增高到2800r/min时,凸轮与摇臂发生脱离现象,速度曲线波动较大,建议通过改进凸轮型线设计或提高配气系统和气门弹簧刚度来改善配气系统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顶置式凸轮轴配气机构凸轮载荷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电阻应变片测量摇臂气门端载荷,间接计算凸轮与摇臂滚子之间接触载荷的方法。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该配气机构的虚拟样机,求解凸轮载荷,仿真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并为此类配气机构的研发设计、磨损估算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电液驱动无凸轮配气机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传统下置凸轮轴驱动式配气机构的驱动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无旋转机构的特种发动机配气机构及对配气机构有柔性调节要求的传统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驱动需求,实现了电子控制液压驱动的无凸轮柔性调节配气.与原凸轮轴驱动的配气机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气机构在气门开启速度、气门时面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原机;同时实现气门正时、气门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等参数的柔性调节.  相似文献   

8.
将多体动力学理论应用于配气机构,以ADAMS/Engine为仿真平台,建立了配气机构刚柔耦合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不同转速下该配气机构系统主要运动件间的作用力,描述了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适合于高速车用发动机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论述了用有限元法对配气机构动力学进行模拟研究的优越性。用有限元模型及多质量模型对493车用增压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自振频率计算及动态响应计算,并在台架上实测了该柴油机气门加速度曲线。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适合于高速车用发动机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 论述了用有限元法对配气机构动力学进行模拟研究的优越性。用有限元模型及多质量模型对493车用增压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自振频率计算及动态响应计算,并在台架上实测了该柴油机气门加速度曲线。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陆传荣  马炳杰  王志刚 《柴油机》2012,34(6):46-48, 52
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对柴油机运动件,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配气机构的凸轮轴承力、气门落座力和摇臂激励力等激励力。建立某柴油机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配气机构激励力对柴油机整机及主要部件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气机构激励力对柴油机整机总频段振动有一定影响,其中对1 000 Hz以下频段影响较大,而1 000 Hz以上频段影响不大;对气门室罩、气缸盖和机体上侧振动影响比较大,对机体下侧和油底壳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增压柴油机要求配气凸轮必须具有较大的时间截面和良好的动力学性能,一般常用的配气凸轮很难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本文针对增压柴油机配气凸轮的特点,提出了两种适用于增压柴油机的新型凸轮,阐明了基本原理,给出了计算公式,拟定了计算方法,最后以实例表明了这两种新型凸轮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X6V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柴油机配气机构任意自由度的分析模型 ,并对 X6 V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了较精确的分析。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复杂叉型摇臂的应力分布情况 ,获得了摇臂的精确刚度和质量分布 ,便于机构的精确计算 ;将摇臂的等效刚度和质量代入机构动力分析模型中 ,对机构进行动力分析。在动力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了各主要部件的强度和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电控配气柴油机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TBD234V6型柴油机的配气系统,设计了电控可变气门系统,并应用相关软件模拟气门运动规律。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该柴油机的模型,计算柴油机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参数,并用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研究分析了柴油机配置电控可变气门后的工作过程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该电液控制配气机构代替传统的配气机构,设计与柴油机运行相对匹配的气门运动规律,有利于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进行了柴油机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对配气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同时构建了配气机构动态测试系统,进行了参数同步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模拟与试验测量的气门运动曲线变化规律基本吻合,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确认了模拟计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刘金星  李全 《柴油机》2014,36(6):14-17
分别采用ADAMS软件和AVL/TYCON软件对某型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仿真研究.采用ADAMS进行了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采用AVL/TYCON进行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比两者的气阀落座力特性,对配气机构的工作平稳性、落座冲击力对配气机构工作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气机构的气阀运动规律比较平稳,工作状况较好,但落座时存在轻微的跳动现象;凸轮轴转速越高,气阀的落座力就越大,在低转速下增幅较慢,在高转速下增幅度较快.两种方法结合可以得到完整的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及其支撑软件ADAMS及Pro/E和ANSYS,实现了对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仿真。通过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和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柴油机的运行,获取了仿真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数据,为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对机体的激励力的优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车用电控柴油机配气机构性能的仿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VL发动机配气机构模拟分析用Tycon软件和发动机性能模拟分析用Boost软件,对一车用电控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仿真评估和改进。研究表明,采用经优化的多项凸轮方案,可对原方案进排气凸轮的丰满系数得到改善,并较大幅度地降低进排气凸轮与从动件的接触应力水平,而使发动机仍保持原理想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中薄板部件的辐射噪声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降低4102柴油机的辐射噪声,通过试验进行了4102柴油机噪声源的识别研究。然后针对主要发生部件如油底壳及气门罩盖,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模态试验的方法对附加阻尼前后的自振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整机试验结果表明对柴油机中薄板部件(如油底壳、气门罩盖等)附加阻尼能有效降低柴油机的整机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