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和金相组织分析,研究采用MAG、CMT、PAW、TIG方法焊接的3 mm 1.4003铁素体不锈钢对接接头的常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4种焊接方法下接头的常规力学性能均较为良好;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丝的MAG、CMT、TIG接头,其焊缝组织均为板条状或网状铁素体和奥氏体,接头硬度较高。PAW不填加焊丝的焊缝组织为与母材同质的块状铁素体,其焊缝硬度不及母材。铁素体晶粒的粗化对接头的强度和硬度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厚8 mm的SUS304(06Cr19Ni10)不锈钢采用等离子弧焊接,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分析了SUS304不锈钢等离子弧焊接特点,并对其焊缝进行了X射线检验、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弧焊接可以一次穿透8 mm厚的SUS304不锈钢,且焊缝表面美观。经X射线探伤无缺陷;拉伸试验断裂部位在焊缝处,抗拉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均能达到母材的抗拉强度值,焊缝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热影响区与母材组织均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车体减重对于节省能源有着重大意义。利用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对4—0.8 mm SUS301L-MT不锈钢搭接接头进行工艺研究,获取最优工艺参数;同时,观察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测量其力学性能及变形。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下,焊缝成形美观,无明显缺陷,焊缝区组织主要为奥氏体柱状晶和枝晶状铁素体;焊接接头最大拉伸剪切力达到22 234.42 N,硬度测试最小值均出现在焊缝区;此外,焊后试板呈现波浪变形,最大Z方向变形量出现在试板边缘。  相似文献   

4.
汪认  马明菊  陈卫林  戴为  张航 《电焊机》2017,(12):99-103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车体减重对于节省能源意义重大.采用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对4-0.8 mm SUS301L-MT不锈钢搭接接头进行了工艺研究,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同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宏观形貌、微观组织观察、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测量.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下,焊缝成形美观,无明显缺陷,焊缝区组织主要为奥氏体柱状晶和枝晶状铁素体;焊接接头拉伸剪切最大力达到了22 234.42 N,硬度测试最小值均出现在焊缝区;焊后试板呈现波浪变形,最大Z方向变形量出现在试板边缘.  相似文献   

5.
《电焊机》2017,(12)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车体减重对于节省能源意义重大。采用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对4-0.8 mm SUS301L-MT不锈钢搭接接头进行了工艺研究,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同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宏观形貌、微观组织观察、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测量。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下,焊缝成形美观,无明显缺陷,焊缝区组织主要为奥氏体柱状晶和枝晶状铁素体;焊接接头拉伸剪切最大力达到了22 234.42 N,硬度测试最小值均出现在焊缝区;焊后试板呈现波浪变形,最大Z方向变形量出现在试板边缘。  相似文献   

6.
我厂以前焊接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采取的方法是手工电弧焊 ,该方法焊缝成形不美观 ,焊缝易夹渣 ,焊接质量难保证 ,且工作效率低。而一些压力容器制造厂家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 ,焊缝成形美观 ,焊接质量好 ,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焊材、焊缝稀释率以及焊接工艺参数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焊接工艺试验 ,研究焊缝力学性能和焊接工艺参数 ,为奥氏体不锈钢埋弧自动焊在我厂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1 焊接工艺试验1.1 试验材料采用两块 2 0mm厚的 0Cr19Ni9奥氏体不锈钢试板 ,尺寸为 10 0 0m…  相似文献   

7.
采用TIG焊接工艺连接3 mm厚纯镍N6与1.5 mm厚304奥氏体不锈钢,通过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分析,确定不同厚度纯镍与304不锈钢板材的合理焊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可达636MPa,金相分析焊缝区形成铁镍合金,焊缝区与N6熔合线比较模糊,较多晶粒贯穿其中,但304不锈钢与焊缝区熔合线较为明显,晶粒生长贯穿熔合线较少,拉伸断口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锈钢薄板(δ≤0.3 mm)的TIG焊工艺,焊接电流为10~35 A,焊接速度为120~180 cm/min.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焊缝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与焊接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在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匹配的条件下,厚0.15 mm、0.2 mm、0.3 mm不锈钢薄板焊缝均可获得优良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性能指标与母材基本持平.金相检验表明,焊缝的金相组织为铸态奥氏体,组织粗大会导致焊缝的力学性能下降.X射线探伤表明,主要焊接缺陷是内凹,在焊接工艺参数合适的条件下,焊缝的一次探伤合格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SAF2205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焊接工艺和层问温度下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焊接工艺参数下,GTAW和SMAW均能得到合格的焊缝,GTAW获得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相比例优于SMAW,冲击韧度高于SMAW.连续焊时得到的金相组织严重奥氏体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复合不锈钢焊管制造,采用4种焊接工艺对厚度为3mm+10mm的1Cr18Ni9Ti+Q235复合钢板对接焊缝进行了自动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拉伸、内外弯曲、冲击试验、电化学和晶间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IG焊焊接复层,复层焊缝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在1moL/L的盐酸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其抗电化学腐蚀性能与母材复层相近,无晶间腐蚀现象.基体采用TIG焊的焊接接头,基体焊缝组织为较高强韧性的板条状马氏体,满足力学性能要求.而基体采用SAW焊的焊接接头,基体焊缝力学性能和复层焊缝抗腐蚀性能均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